国际教育网

繁体

【教育聚焦】从一个留学生配仨异性学伴看骨子里的文化不自信

2019-07-14

关注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知名地理科普平台

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异性学伴?山东大学中外学生“学伴”( Buddy)项目引发争议。

有质疑声称,2018年的山东大学“学伴”项目升级为一个留学生配三个校内学生,且校内参与学生以女生为主。

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7月11日就此事回复澎湃新闻称,正在研究此事。

山东大学研究生部一名教师11日下午告诉澎湃新闻,“学伴”计划最初从2016年开始施行,施行后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报名积极,学生反馈也比较好”。对于网络舆论的质疑,该教师表示系恶意曲解。

2017年山东大学“学伴”活动现场合影留念。

引争议的“学伴”项目

山东大学“学伴”项目,7月6日被微博网友曝出后,引发争议。

该博文称,山东大学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学伴,从2017年的一对一配对,改革为2018年的每个留学生配三个健康学伴,形成三人学伴小组,落选学伴则列入学伴库。

学伴报名表以及学伴管理规定中,并不规避异性学伴问题。在报名表中,还特别强调学伴的性别,将“结交外国异性友人”列为选项之一,在表头用红字注明:“请同学们尽可能详细认真的填写,以便为你匹配心仪的学伴”。

有网友在微博中评论称,“真搞不懂,把那些未谙人事甚至可能连恋爱都没谈过的小女生,介绍给外国男性留学生当学伴,究竟意欲何为?”

澎湃新闻注意到,一份网传的《山东大学关于举办中外学生“学伴”活动的说明》文件称,山东大学举办中外“学伴”活动,合法且正当。中外学生“学伴”活动是为促进中外学生学习而举行的活动,中外学生互为学伴,全部为自由报名,并非为单独为国际学生寻找学伴。

7月11日上午,澎湃新闻就此份文件向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求证,一位国际事务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学校已经注意到相关舆情,具体情况需向宣传部联系。

“学伴”项目2016年开始施行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计划于2016年首批开始施行。

2016年10月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就曾发表《山东大学“学伴项目”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中表明,“学伴项目”是为增加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理解与交流,促进山东大学学生国际化的一项活动。

根据《规定》要求,参加“学伴项目”的群体面向全校正式注册的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可以参加。学生参加“学伴项目”,最长有效期一年,有效期满后可提交书面申请继续参加。

另外,《规定》中表明,如与学伴外出活动,须报相关负责人同意。超过一天的外出活动,须书面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2016年10月29日,山东大学研究生会官网上公开发布关于招募留学生“学伴”的通知,通知显示,学伴的学生须具备“有较高的英语或日语、韩语、俄语等外语水平”。

澎湃新闻在其官网上下载的一份山东大学交换留学生“学伴”报名表上看到,报名参加的学生除填写姓名、性别、民族等基本信息之外,还需填写饮食禁忌、兴趣爱好及特长,学伴的学生可以自由填写“希望学伴的性别”。

自招募留学生“学伴”通知发表后,澎湃新闻在山东大学官网查询发现,该校的齐鲁医院学院于2016年12月1日,在官网上公布了首批“学院”匹配结果及第一次“学伴”活动见面会的通知。官网公布,活动接受来自山东大学28个学院内共计360份报名信息,在报名的122名留学生和238名中国学生中,成功选拔出122对友好“学伴”。

齐鲁医学院官网发布的《公布2018“学伴”成组结果及第一次“学伴”活动见面Party的通知》显示,截至2018年11月15日,活动接收共计270份报名信息。在报名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中,现已成功选拔出141名中国学生与47名留学生组成47个友好“学伴”小组。

2018年山大“学伴”参与现场。图片来自山大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

2018年山大“学伴”参与现场。图片来自山大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

山东大学回应

针对近日网上关于山东大学举办中外学生“学伴”项目的评论,山东大学12日在官方微博回应称,由于审核把关不严,在相关报名表格中出现“结交外国异性友人”不当选项等问题,引发不良影响,深表歉意。

说明称,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审核把关不严,在相关报名表格中出现“结交外国异性友人”不当选项等问题,引发不良影响,对此学校深表歉意。向关心山东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对广大网友的批评建议诚恳对待。

学校实施中外学生“学伴”项目,旨在通过中外学生互相学习,促进学业进步及文化交流。该项目对自愿报名的中外学生进行选拔,要求参与项目的学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参与学生以小组制方式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不存在1名男留学生对应3名女生学伴的情况。项目开展以来,受到中外学生欢迎。

说明指出,下一步,学校将对“学伴”项目进行全面评估,认真总结反思,不断改进工作,不负社会各界对山东大学的期望。

中国高校凭什么给留学生配“学伴”

作者 | 曹林

对,我说的是山东大学“学伴”那事,如果不看到该校的文件,看到该校在回应舆论时理直气壮、一副老子怎么可能错的态度,还真不知道竟有“学伴”这种事。山东大学在回应中,还“出卖”了其他也实行此一制度的大学。其他大学是不是也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的是,只有山东大学这么高调且在舆论批评后毫无反思反而倒打舆论一耙。

问我怎么看,我看不懂,看不惯,看不起,看不下去!

正常人看不懂。为什么要给留学生安排学伴,而且还安排三个?我问了好几个在美国大学留过学的朋友,根本不知学伴为何物,多大的人了,学习还要伴?伴啥,生活不能自理吗?出国留学,融入当地社区,学习语言和文化,是自己的事,官方凭什么要给他们安排伴。

到一个新地方,寻找伙伴,交朋友,创造交流机会,是人的生存本能,也是一个学习和融入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艰难,却是他乡留学的必经阶段,连个“伴”自己都不会找、找不到,还怎么融入,留什么学。“伴”本就是两个人自己的事,官方瞎掺和什么,你出钱吗?出了事你负责吗?

自己人看不惯。来而不往,非礼也,“对外交流事务”讲究对等原则,我们到国外留学,别人不会给我们配个学伴,凭什么人家到我们这儿留学,就动用官方力量俯身为其配学伴。中国的留学生不舒服,“被学伴”的不舒服,校园内目睹着留学生种种超国民待遇的学生,更不舒服。

现在有些大学,不仅官本位,而且“洋本位”,以为校园里多几个洋面孔就是国际化了,留学生数量就体现了国际化水平,可“国际化”不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营造出来的,没有文化自信、学伴式的国际化,只会让一所大学三流化垃圾化。

外国人看不起。不要以为这样做,留学生就感恩戴德热泪盈眶说你好了,越是没有原则,越拿超国民待遇处处惯着,越让人看不起。世界一流大学是怎么塑造出来的?是高高的门槛和严格的学术要求,是硬的文凭,是学术在权力和商业面前站得笔直的腰。

什么叫硬,就是“平等的严厉”不为任何人而改变,不会为任何人降低门槛,不会为任何人改变规则,不会给任何人超国民待遇。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凭本事考,凭本事拿奖学金,凭本事在一所大学立足,靠人品赢得伙伴,靠学术成果赢得尊敬。大学越是这么硬,越让人高看一眼,让留学生觉得进入这样的大学学习是一种荣誉。

网传山东大学对“学伴”活动引发争议一事进行回应,称此类舆情不排除有背后操纵的可能。图片来源网络,未核实。

我没有看到过哪一所靠惯着、哄着、捧着留学生的大学,能惯成真正的国际化并成为世界一流的。动辄牺牲自己的原则,能有尊严能被人尊敬吗?

说实话,这样靠超国民待遇惯出来的留学生,也被人看不起。把他们当正常人平等看待,才是对他们真正的尊重。这是常识,平等对待,是最好的尊重,让自己有尊严,也让别人有尊严。有点儿尊严感的留学生,也会觉得这样的“待遇”是对其生活能力的怀疑和侮辱,更影响了他跟中国学生的关系,因为“特别待遇”会形成一种身份区隔,反而不利于其融入校园,找到真正的中国朋友。

对这种逆向歧视,我真看不下去。一直有种感觉,中国改革开放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普通人对世界早有了一种健康、理性、平视的视角,早就祛除了那种弱国心态,不崇洋媚外,不会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腰直起来了,而一些机构的思维观念远远落在公众后面,还停留于过去的惯性中,对外国的东西有一种超国民的仰视习惯。

开个会,以“洋面孔”凸显会的高端;发个论文,不问学术含量和水平,英文论文就是牛逼;外国人在中国丢个自行车,当成大事全城去找,最后还写成新闻高调宣传,与普通人丢车后的轻慢态度形成强烈反差。

还有前几天发生在某地的事,外国留学生蛮横攻击交警,最后竟然只批评教育了事,普通人在中国这么干,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如果这么做,可能早拘起来了。

什么叫公平?就是能经得起360度不同个案的对比。无论是“学伴”,还是“袭警后批评教育”,扪心自问,能够经得起这种对比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礼义之邦的待客之道,但待客没有了原则,凌驾于法律之上,不仅是对自己国民的逆向歧视,更是对规则和法律的践踏。那种洋本位的媚态,让人看不下去,更让人看不起。

网络声讨之下,山东大学就学伴制度致歉。

山东大学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审核把关不严,在相关报名表格中出现“结交外国异性友人”不当选项等问题,引发不良影响,对此深表歉意。山东大学同时强调,项目开展以来,受到中外学生欢迎,不存在1名男留学生对应3名女生学伴的情况。

2016年,山东大学国际事务留学生办公室发布通知称,办公室可为留学生介绍一位“学伴”,留学生可与学伴一起学习语言、讨论生活、参加活动、品味美食等,将有一个不同的留学体验。

到2018年,“学伴”制度升级为一个留学生配三个中国学生,留学生可选择学伴性别。根据山东大学公布的2018学伴成组结果,在270份报名信息中,选拔出141名中国学生与47名留学生组成47个学伴小组。从配对结果来看,申请学伴的中国学生以女生居多。

山东大学学伴制度一经曝光,立即引起巨大反响。目前,山东大学官方社交媒体下面的留言中,充满了粗俗留言。

7月11日,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回复媒体称,“正在研究此事”。另有山东大学教师表示,“学伴”制度施行后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报名积极,学生反馈也比较好”,并称网友的质疑系“恶意曲解”。

市界发现,山东大学2019年度来华留学教育支出远远高于出国留学支出。

山东大学公布的2019年预算报告显示,各类全日制学生达6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0734人,研究生23695人,留学生2247人。

支出预算显示,该年度普通教育支出72.38亿元,留学教育支出为5958.49万元,其中来华留学教育支出5950.72万元,是出国留学教育支出的765倍,后者仅为7.77万元。

“出国留学教育支出”是指资助出国留学生以及为出国留学生举办的专门学校的支出,“来华留学教育支出”是指资助来华留学生支出。

山东大学2019年部门预算截图

山东大学2019年收支总预算97.27亿元,在所有部属高校中排第十位。

市界制图,数据来源:各高校2019年预算报告

我们把视线离开山东放眼全国。

据澎湃新闻消息:来自于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部门预算显示,小学教育预算数为41661.72万元,高中教育为122569.77万元,来华留学生教育预算数为332000万元。

热衷留学生的不仅仅是山东。

早在2011年,浙江就走在了前列。彼时的报道说: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接收留学生人数的多少是一个地区、学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记者今天从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预算专题审查会上获悉,浙江省教育厅今年拟支出预算人民币158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7.13%。其中,拟安排500万元,用于“浙江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

中国社会治理的各种杠杆必须对外国人一视同仁,确保他们不对中国的社会秩序造成扰乱。有些专属中国公民的权利和福利他们也是不能享受的。一旦外国人在中国犯案,该怎么处理应当诉诸当地、也就是中国法律。这些都是国际化程度高的社会对待外国人的通常做法,也成为了国际社会通行的规则。

这两天,小编又没法儿淡定了……

主要原因就是登上网络热搜的山东大学国际部“学伴门”事件!

▲2017年山东大学“学伴”活动现场合影留念

“1个留学生配3个‘学伴’,‘学伴’以女生为主”。

日前,网友对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制度的质疑,让这一制度再次引发争议。

▲附图:2018年山东大学“学伴”结果公示

山东大学回应“学伴”质疑

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7日发布说明,“学伴”通知来自2018年,现在才被拿出来热传,是有人炒作,别有用心。

这份说明还称,“学伴”活动是为了促进中外学生学习,全部为自由报名,很受欢迎,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哈工大、中山大学等都有类似活动。

网友评论:

7月12日,山东大学在官方微博回应称,由于审核把关不严,在相关报名表格中出现“结交外国异性友人”不当选项等问题,引发不良影响,深表歉意。

专家观点:应对所有学生平等对待

对于“学伴”制度引发的争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学伴”制度的意义不用赘述,但质疑者,也并不是质疑“学伴”制度,而是质疑给留学生当“学伴”。

熊丙奇表示,我国大学重视留学生招生,从办一流大学角度,这并没有错。评价一流大学有一项基本指标,是攻读学位的国际生所占比例,世界一流大学这个比例大多超过20%,而在我国大学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比例还很低。

客观而言,我国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越来越高,可是,这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对国外一流生源的吸引力。虽然我国已经成为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但从留学生的来源国,和攻读学位的情况来看,留学生质量还有待提高。

我国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对留学生特殊对待的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大学应该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包括执行一样的培养标准。

据统计,来华留学人员中,亚洲学生占59.95%,非洲学生占16.57%,攻读学位的占52.44%。

除此之外,还有两件事!!!

最近,江苏徐州抓获19名吸毒者,其中16人是外籍,包括9名留学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规定,外国人从事与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动,或者有其他违反中国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宜在中国境内继续停留居留情形的,可以处限期出境。外国人违反本法规定,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部门可以处驱逐出境。公安部门的处罚决定为最终决定。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自被驱逐出境之日起十年内不准入境。

网友评论:

福州一名外国男子骑电动车违规被纠正时推搡警察的视频,推搡警察的男子也是一名外籍留学生。

对抗拒执法的行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罚款、拘留等相应惩处办法。只要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都应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在校学生没有豁免权。

这件事最终的结果,福建农大给予该生留校察看处分。

当然,中国社会治理的各种杠杆必须对外国人一视同仁,确保他们不对中国的社会秩序造成扰乱。有些专属中国公民的权利和福利他们也是不能享受的。一旦外国人在中国犯案,该怎么处理应当诉诸当地、也就是中国法律。这些都是国际化程度高的社会对待外国人的通常做法,也成为了国际社会通行的规则。

看完这些,你应该懂了山大,也懂了教育。

综合自澎湃新闻、曹林的时政观察等

点下"在看"开心每一天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