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一个焦虑的妈妈,杀伤力有多强?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2023-07-03发布于北京

关注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当今的中国家长,逃不开的一定是“焦虑”。

焦虑,这个一直潜伏在家长群体的词,反映出当代父母养育孩子痛苦、纠结的一面。


“你的孩子10点睡,我的孩子11点睡,他的孩子12点睡;你上两个兴趣班,他上四个兴趣班。”在这种“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恶性比较中,孩子的生活彻底被 KPI 化,家长们也疲惫不堪。


多少父母迫切渴望用自己的资源、财力为孩子铺垫一条康庄大道,指望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却无奈地发现:越紧张,越使劲,孩子越没有动力。


近年来,父母的焦虑症状明显上升


特别是妈妈



人民大学学者曾在“双减”后做了一项研究,发现孩子的学业负担确实降低了,但父母的焦虑症状明显上升,增幅约12.8%。


特别是妈妈们。


《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指数报告》中显示:70后至90后中,“焦虑妈妈”占比均突破了50%,80后妈妈高达67%。


导致焦虑的因素中,“孩子的健康”和“孩子的教育”位列前两位,成为家庭教育的焦虑重心,牵动着妈妈们最敏感的一根神经。


从怀上孩子的那一刻开始,妈妈们未雨绸缪,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学好的,以期用最大的能力,托起孩子的成长。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每一条起跑线上,妈妈们在焦虑中煎熬着。可那条由妈妈披荆斩棘后铺成的路,真的是对孩子最好的成长助力吗?


答案明显不是。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对孩子影响最糟糕的妈妈,就是着急的妈妈。”


妈妈的情绪就像成长的催化剂,时时刻刻弥漫在孩子的周围,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在焦虑情绪中养出的孩子,身心无法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焦虑的母亲,养不出从容的孩子


你越焦虑,孩子越容易脆弱



被誉为“硅谷教母”的埃丝特·沃西基在《硅谷超级家长课》中说:


一个考试焦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往往过于执着学业上成功。


作为一名出色的高中新闻学教师,埃丝特一生培养出了三个杰出的女儿,数千个学生在她的创新教育法下走向卓越成功。


然而,36年的教学生涯也让她发现:


安慰一个失败的孩子,这个工作,一年比一年困难。


(埃丝特和三个女儿,长女苏珊(右)为YouTube的CEO,二女儿(中)珍妮为加州大学教授,小女儿安妮(左)创办了基因检测公司)


埃丝特回忆了执教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女学生。


彼时孩子竞争校报主编失败,如何通知孩子竞选结果,却让她这个做老师的,无比为难。


正如预期的那样,得到消息后,女孩很快含着眼泪敲开老师的办公室哭诉:她不敢相信,自己没能当选。


埃丝特承认,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也为校报写过很多重要的文章,可有时候竞争就是一件残酷的事,有成功者,也就必定有失败者。


她试图安慰女孩,无需对竞选介怀,因为即便她没能当选主编,将来也有能力进入好的大学。


可遗憾的是,老师的这番语重心长,孩子根本就没有听进去。


从第二天开始,埃丝特就发现,女孩对当选的孩子心怀嫉妒。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从失败中走出来,埃丝特决定与女孩的母亲聊一聊。


然而让她想不到的是,电话接通,女孩的母亲却大哭:“孩子落选,是我做错了什么?”


原来这位母亲把孩子的竞争失败,当作自己教养的失败,以及对女儿价值的评估失败。


很快,母亲又问:她究竟要怎么做,才能确保她的第二个孩子赢得竞选?


在教学生涯中,埃丝特见过太多不能从失败阴影中走出来的孩子。


她原本期待着母亲能够帮助孩子走出失败阴影,到头来却发现,问题真正的根源在这位母亲身上。


《行为研究与治疗》曾经刊登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


如果父母表现出更多的焦虑行为与思维方式,孩子在这种示范作用的影响下,也会对学业测验表现出更多的焦虑与回避行为。


焦虑的母亲,养不出从容的孩子。


当父母把自己的恐惧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孩子感受着恐惧,也会因此寸步难行,更无力发挥自己的能力。而在面对挫败时,孩子只会越来越脆弱。纵然父母本无意,可在养育过程中,父母的情绪却会源源不断传输给孩子:焦虑的更焦虑,乐观的更乐观。


有远见和智慧的父母


深知放平心态的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文·马歇尔说过:


“当我们种下的花没有我们预期的长得那么好时,我们不应该怪花,而是从自己的种植等方面寻找原因。”

如果孩子的成长和原本的预想不同,这可能跟孩子无关,问题根源在于父母。


父母爱孩子的热情和心意,这毋庸置疑。但孩子未来的造化,其实充满不确定性,不是父母想怎样就会怎样的。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鲲在《自主教养》中讨论过一个问题:


“父母为什么养育孩子?”


在他看来,搞清楚这个问题,比为孩子做什么、怎么做好父母更重要。


见过各种各样在育儿问题上焦虑过、混乱过的家庭,他总结出这样的答案:


“养育,是父母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不要妄想把孩子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而要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我相信,这是帮助你从育儿焦虑中解脱的真正的父母之道。”

周国平说:


“孩子的未来一半掌握在上帝手中,另一半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前一半父母无能为力,只能为他祈祷;后一半父母是可以起很大作用的,给他以正确的教育,让他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具备自己争取幸福和承受苦难的能力。”

最好的养育,是用一种生命状态,影响另一个生命成长。与其跟在孩子身后拼命鞭策,不如从此比肩带领孩子一起奔跑,父母积极的引导力量,才是对孩子潜移默化最深远的影响。


从今天开始,放下固执的念头,粉碎不切实际的奢望,踏踏实实回归到养育孩子的初心。理解孩子的特点,接纳他的一切,相信孩子展示出来的自有意义。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自如、淡定地陪伴孩子一同成长,和孩子努力一场。


面对这个浮躁的世界,父母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心态常常是焦虑、恐慌和盲目的,这也使得孩子们在巨大的压力下感到窒息。


要知道,孩子的成长,不是光靠父母使劲就行。相反,父母的紧张兮兮、焦虑暴躁,成了孩子生长的坑,毁掉孩子的生命活力。


教育不是要灌满一个水桶,而是要点燃一把火。唯有父母内心丰盈,不焦虑,才能给孩子和家庭带来真正的安全感,才能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