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16岁“读博士”的神童,如今卡里就剩几千块:天才陨落,都是有迹可循的

2023-09-22发布于北京

关注


最近,关于“16岁读博士神童张炘炀现状”的纪录片在社交媒体上火了。

张炘炀曾因10岁参加高考而备受媒体关注,之后13岁读硕士、16岁读博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等,后又因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而受媒体批评。

如今他又因“可以靠父母一辈子不工作”“混吃等死反而能幸福一辈子”等言论再次引发大众的讨论。

有人说他:“这孩子学明白了也活明白了”,“意识很超前”,“他很清醒”;

也有人说他:“书白读了,废了”,“砸那么多钱读书、出来还啃老”;

更有人说“是父母毁掉了他想选择的人生”,“平庸的父母不配有个天才的孩子”

“嘴上说的是父母欠他一套北京的房,其实是父母欠他一个自主选择的人生”。

据相关媒体报道,张炘炀现状是:在高校当过一年外聘老师,现在没有固定工作,卡里就剩几千块,父母每两三月会打来1万用于他开销...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有人是少年天才,长大却谱就一曲伤仲永;有人看似平庸,最终也能顺遂一生。

天才陨落,从不是突然起来的悲剧,而是有据可循的因果。

天才是如何养成的?

1995年,张炘炀出生于辽宁盘锦市的一个高知家庭,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张炘炀的父亲曾因为家庭贫困错失读博的机会。

所以张父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好在张炘炀不负众望,对学习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张炘炀两岁半时,就已经学会了1000多个汉字,到入学的时候,张炘炀远远的将同龄人甩在身后,不管是学习还是自理能力,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在从小对子女的教育中,张炘炀的父母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提高分数,并采用了最高效的方法,牺牲掉所有在成长中和分数没必要的事情

在家张炘炀几乎没有做过家务,在外也极少社交,这导致了张炘炀即使在成年后也难以生活自理。

而父母的那种必须让孩子比别人“超前”的思想,提前透支了子女未来的可能性。

小学时张炘炀一直跳级,10岁就参加了高考,而分数只达到了二本线。

有人建议张炘炀复读。一则是他年纪尚小,二来是频繁跳级可能导致孩子学得不扎实。

完全可以放慢速度,继续打磨一下心智和学业。以他的资质,经过充分准备,可以进入更好的大学。

但他的父亲为了让儿子留住“十岁上大学的神童”称号,替他做了决定:不复读,帮他填报了天津师范学院(现更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为了生造天才,张炘炀放弃了很多东西,比如生活能力、善良感恩、天真活泼、人际交往、热爱自然……

过早进入社会的他曾直言,自己的童年不完整,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过度控制
养成了天才巨婴

张炘炀本科只读了三年,就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的研究生。

本来他的老师劝他多读一年,等到14岁就能去德国留学,那边的学校也已经联系好了。

但他的父亲为了保住儿子“全国最年轻硕士研究生”的名头,不愿多等一年,让他直接在国内攻读硕士,从而错过了这难得的机会。

2008年,张炘炀在北京工业大学数学系非线性分析方向读研,2011年之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读博。

去北京读博时,北京的房价有些下跌,张炘炀认为这是买房的好时机,让他爸在北京买房。

他当时的理由是,自己读的专业偏科研方向,即便是博士毕业,一个月也就拿上万块工资。

未来房价涨起来,即使有了工作也很难再买得起北京的房子。

但在媒体报道中,变成了"张炘炀以学业要挟父母在北京买房,表示不买房就不读博",这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

最后在张炘炀强烈的态度之下,父母思前想后,最终决定租下一套房子,骗儿子说是买的。

对于买房一事,张炘炀曾在采访中表示:“本来最希望我留在北京的就是你们,你们应该为此努力。”

“如果连套北京的房子都没有,那到最后博士毕业又有什么用?”

自从“北京买房风波”之后,张炘炀似乎变得有些“自暴自弃”。

到了今天,张炘炀这样说:“12年前我热衷于北京户口北京房子,现在完全反过来了,完全没有买房的想法,无业无房无贷一身轻不好吗?”

有网友这样写道:

他人生两个无比正确的选择都被他父母毁了,所以他现在看透了吧。父母想操控他的人生,他就完全把人生交给父母了。如果付了首付现在这个房子最少一千多万,如果去了德国,他专业领域更强,回来以后不管去哪发展都会很好。结果既没有买房也没有去德国。两头都没有沾,他父母相信他是个天才,又不信他是个天才。

张父在自己的书《神奇的学习》,曾经记录过一件小事:

张炘炀很小的时候,曾经迷上读《西游记》,父亲怕影响他学习,就把书偷偷藏了起来。

父母的过度控制和过高期望,到头来却反噬了自己。

“可以靠父母一辈子不工作


而他的“躺平”也让人唏嘘。

博士毕业后,张炘炀在宁夏师范学院当外聘教师,2021年8月辞职,与朋友合伙接项目赚钱,没有固定工资。

差不多每两三个月父母就会主动给他打一万块。

张炘炀说,现在自己银行卡上就剩几千块钱了,但他不愿意给别人打工。“给别人打工了你还想财富自由?开什么玩笑呢。我现在至少不用看别人脸色。”

对自己现在的生活,他是比较满意的,“无业一身轻,我不工作一辈子都可以。不止可以靠父母,还有父母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的父母。家产到现在不一定还剩多少,但是至少我们家是辉煌过的。”

“真的需要什么的话给我爸打个电话就好了,他们还欠着我一套北京的房子,到现在也该值一千多万了。”

对于跟父母观念的冲突,张炘炀说:“我感觉他们对我的控制欲超出了一个我认为合理的范围”,“关于我职业发展的事情,他们明明什么都不懂还要指点江山。”

可以说,在张炘炀人生的每一个重大节点中,父母都替他做了决定。

而父母的认知局限性和对虚名的迷恋,让张炘炀“开挂”的人生走了不少弯路。

比孩子天赋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远见

从「天之骄子」到「泯然于众人」,张炘炀的故事让人唏嘘,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和思考:

真正的父母之爱,应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哪个父母都有。

但过度控制孩子的人生,最终的结果,只会毁掉孩子,造成两代人的痛苦。

真正的爱,应该是一场恰到好处的退出,自然而然的分离。

急躁短视的父母,会葬送一个孩子的未来,有远见的父母,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比尔盖茨小时候,能在1小时读150页书,并记住其中90%的内容;他数学极好,获得过全州的数学竞赛冠军……

他的父母没有心急火燎把他打造成天才儿童、少年大学生,而是竭力培养他健全的人格,让他充分经历人生每一个阶段。

如今风趣幽默、热心慈善、善于交流的比尔盖茨,曾经叛逆、不合群、书呆子。

父母耐心帮助他参加夏令营、带他外出运动、为他精心设计许多活动。

如果没有父母精心培养,也许,我们看到的比尔盖茨,要么成为偏执天才,要么泯然众人。

才女武亦姝在诗词大会大放光芒,父母没有让她去牟名牟利,而是拒绝一切邀请采访,让孩子安心学习。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场哗众取宠,他们三观尚未建立之时,父母要做那块稳稳的压舱石,让他们跟随生命的节律,踏实学习,充分享受生命的过程。

周国平说过,做父母,重要的是要做个有心人,要帮他用自然力促进智力的生长。让他拥有良好的素质,让孩子将来具备自己争取幸福和承受苦难的能力。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