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五年级小学生“叩拜”语数外: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成绩,很多时候由他跟学习的关系决定

2023-11-09发布于上海

关注
作者:多丝剑



01




前阵子有句话比较火:现在的年轻人在上进和上班之间,选择了上香。结果,现在竟然有孩子面对学习时,在作业和做法之间选择了后者。





一五年级小男生“叩拜”语数外的视频,让人哭笑不得。他对着三本书念叨:“皇天在上,厚土为证,学生以笔代香,拜见三位文坛大哥”,按科目念完词礼成才结束。






(来源:桂林生活网小红书号)



这可笑又无奈的方式,让人忍俊不禁。以为这只是个例,没想到评论还不少,还有全科跪拜的。









虽然孩子的行为看起来很幼稚,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排解焦虑的方式,因为学习压力真的很大。





只是,很多时候孩子学习表现不如人意,并不是真的笨没能力学好,而是跟学习本身的关系出了问题。





在学习与学好之间,需要搭建一个桥梁——想学,但是很多孩子被心情卡住了,跟理想的成绩拉开了距离。






02



哪些因素使孩子开始自行与学习拉开了距离?



经常听家长们吐槽:“我家这孩子是跟学习有仇吗?”似乎他天生就站在学习的对立面。





但事实并非如此,想想孩子小时候,面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好奇和求知欲。





第一次迈出去脚步学走路,宁愿摔倒也不想让大人扶。第一次自己吃饭,哪怕糊的满脸,也愿意把勺子握在自己手里……





对那时的他们而言,学习是一件快乐而充满成就感的事情。但为何到了学龄期,却变成了负担,产生抵触心了呢?





首先,受孩子个人因素影响。





我们通常觉得孩子按时上课,回来认真写作业,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需要去思考别的。可是,他们是人不是机器,随时会产生各种反应。





比如,身体是否健康,情绪是否稳定,这门课是否喜欢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学习的动力。





但是,往往我们不去观察孩子这些现象,只把注意力只放在学习上,也进一步加重了孩子对学习的负面情绪。





其次,学习的形式比较枯燥。





心理学家Daniel Willingham在他写的《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学校》书中,批评了教学方法,说没有考虑而同的认知需求和能力。





国外有篇有名的文章展示了“学校让我”的谷歌自动补全提示,最初发布在家庭教育/非学校教育facebook页面。





结果搜索框中的内容名单让人触目惊心,学校让孩子们感受到的是抑郁、焦虑、悲伤、压力、想哭、想死……







(来源:知乎)





上课、写作业等日复一日的单一循环,让他们把学习当成了任务。再加上被纪律束缚缺乏自由等,使孩子们尤其是爱动的孩子,光坐在课堂上都有点难熬。







第3,  跟老师的关系比较紧张。





尤其低年级的孩子,经常根据对科目老师的喜好,来选择对这门学科的投入程度。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爱上一门学科成绩优秀,反之亦然。





有个朋友聊到,他小学时有一次数学得了满分,老师为了检验他的真实程度,拿了一份空白试卷让他重新做。





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没有被信任,从此以后,再也不学这门课了。现在想来有些幼稚,但小孩子真的会因为老师的一个态度发生大转弯。





相信老师的初心都是好的,但如果沟通不适,很可能使孩子对一门热爱的科目瞬间丧失学习兴趣。





第4,  被父母唠叨谩骂催促太多。





之前在网上看到个视频,一年级小朋友逻辑清晰地给妈妈上了一课,获得了网友点赞。





他吐槽道:“你总是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凶我,不想忍受你这种发火像野兽一样的声音,我是有脑袋的,我是有心情的。”











(来源:江北融媒抖音号)





孩子面对父母过多的唠叨吼骂,尤其是关于学习的催促和指责会非常生气。他们会觉得父母因为学习不爱自己了,甚至会故意不学习来表达对家长的愤怒。





关系大于技术,孩子跟学习的关系受周边环境中方方面面的信息影响,帮他们建立好与学习的关系,有求知的欲望,才能有动力去用功,找方法。






03



用好这三招,

帮孩子重塑与学习的关系



因材施教,尊重和鼓励,帮孩子搭起学习之路的阶梯。





广东佛山的一名小学老师姚雅倩,帮助一个爱打架的男孩蜕变的故事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这个男孩梦想是成为世界级的拳王,于是每天不停地找茬跟人打架,不学习不写作业。





面对这样的学生,姚老师非但没有嫌弃还想方设法帮助他。比如他一打架,就让他跟同学牵手、拥抱,发现他一个星期没打架了,就当着全班同学面夸他。







从他开始学习做对一道题的时候,就循序渐进地帮他建立学习自信。那句“要向学霸迈进了呀,加油”,让孩子充满力量,从此以后开始主动交作业让老师检查。





后来,男孩在给老师的信中写道:“我这么调皮,不好好学习,你都没有放弃我,谢谢你,你是我的恩人”。





(来源:安徽卫视)




孩子的性格和对校园学习的适应程度各不相同,但都有向好向上的潜能。我们不能按照应试教育的统一标准来强求他们。





别拿孩子去跟别人比较,而是尊重他的想法,去看见他的每一分进步及时鼓励,总有一天,他们会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闪闪发光。



多措并举,尝试和体验,让孩子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





将学习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去启发他通过探索,体验到知识的作用。





泰国有一则很有名的励志公益短片《豆芽引发的梦想》,改变自真实故事,让很多人受到了鼓舞。





小女孩跟妈妈在菜市场一起卖菜,发现了豆芽销量不错,就问妈妈:“我们可以种来卖吗?”



妈妈告诉她:“我们试试。”





可是,种植的过程并没有像她们想象中那样容易。但在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过程中,妈妈的那句“我们再试试”成了持续点亮孩子内心希望的光。





经过不断地翻阅资料,改变之前的误区,创造适合豆芽生长的环境,最终终于成功种出来了。





这个经历激发和鼓舞了小女孩探索知识的勇气和力量,后来他完成学业拿到奖学金,在瑞典从事了科研工作,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来源:腾讯视频)





学习不局限于学校和课本,抓住孩子感兴趣的点,陪伴他去深入研究,让他通过沉浸式操作,自己意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而且,当他通过查资料、动手试验,取得一些成就时,那种“赢”的感觉,会对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



与人为善,正向地沟通,关系的滋养使教育事半功倍。





有些孩子提出不想上学的时候,可能并不是不爱上课,而是与周边人的关系出了问题。





跟人的互动直接影响孩子在任何环境中的心情和做事动力,而对孩子学习影响最大的人际关系有:家长、老师和同学。





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把爱孩子放在督促他学习的前面,当他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关注点在他本人身上更多时,就不会跟父母嘴里的成绩去“吃醋”故意摆烂。





老师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学习的心情,家庭教育高级讲师石芳逐在演讲中曾说,“你的孩子跟老师关系不好,实际是你和老师的关系不好。







我们要做孩子和老师的沟通桥梁。多与老师联系,主动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共同摸索适合的育儿方式。





也要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尊严,不随便议论老师尤其是人家的不足,引导他看到老师的优点。





而且老师也的确不容易,面对那么多学生工作压力很大,我们要多去理解她们而不是只提要求。









(来源:父母教育课堂)





同伴关系对孩子来说是第一道人际关系,不要干涉孩子交朋友,而要引导他跟积极向上的同学多交流。





此外,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保证上课精力充沛,学习效率最大化。




04




学习对于孩子,并不仅仅是一份作业一次考试或者一张文凭,而是个会影响一生的行为。





尤其在这个多元化的终身学习时代,持续的学习力和正向的进取心,与工作能力、财富积累、幸福生活都息息相关。





帮孩子从小建立好与学习的关系,会使他在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吸收新知的潜能,从而获得更多更实用的知识和本领。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一句话,被全世界的教育专家引用:“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我们与周边环境形成合力,用爱去点燃孩子心中学习的内驱力,使教育更有力量。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