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究竟要如何奔跑,才能快速成长?国际学校老师应知道的那些事儿(二)

2019-08-24

关注


 K12谈:   关于王老师的音频微课《第二期微课重磅来袭:国际学校中方教师如何活得风生水起-IB教师专业及职业发展规划》,上次写了篇听课感受,次条里有重新推送。今天为听课笔记的下篇,分享在此。国际学校老师的专业及职业发展,我们当然可以谈很多技巧,那些属于“术”的层面,也是老师能立马上手,拿来即用的内容,但如果只注重“术”,我们的成长终究有限。技巧有所长,因而也有所短,适合你的,并不一定就适合她/他,反而是那些你觉得那些不怎么重要的,听上去有点像心灵鸡汤的内容,也许才能让我们真正持续进步。读过那么多鸡汤文,你真的都有好好消化吗?王老师的很多话语,听起来很熟悉,但你若肯好好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去验证,感悟,定能有不一样的收获。我们所有的成长,不是为了别人,只是为了更好的那个自己。愿你有思考,有成长,更有行动!


第三节:《职业化与专业化意味着什么?》


王老师在此节提及了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方方面面,涉及非常多细节,为了不过多剧透,此处仅选取两点来谈谈。


金句一:“学校没有明确的约束,就越需要高度的自我约束。


此句为王老师针对学校教师着装问题提出来的,大家知道,有的国际学校对于师生着装有明确规定,学生穿校服,教师个个穿得跟公司高管似的,而有的学校则对此完全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及教师都可随意穿着,当然基本常识,比如太暴露的穿着显然是不被允许的。


好吧,有的老师借此彻底放飞自我,要么每天搞得跟时装表演似的,要么天天随性的很,恨不得随时扮嫩,穿“学生装”,要知道,你嘚瑟地和同事说被家长或领导误认为是学生之时,你的专业性其实已经大打折扣


不是说我们就得时刻注意表面功夫,但这条路,坦诚下来,我其实在最开始也走得跌跌撞撞。


读北语研究生那会儿,旁边就是热闹到不行,有“小日韩”之称的五道口服装小店,一到周末,没有完成功课的压力,也无需兼职或聚会的时候,逛五道口那些形式各异的服装小店曾成为我的一大乐趣。自此,积累下来各种韩式风格,日式风格的衣服,在工作最开始,我几乎乐得每天变换风格,还喜各种叠穿,可后来,我很快意识到,当所有同事都在夸你的衣服怎么可以多到一个月不重样的时候,这是有问题的。毕竟,你希望被别人看到的并不是衣服,而是工作本身,况且,回过头去看,我那时的衣品搭配真的一言难尽啊


渐渐的,当我不再对尝试不同风格着装感兴趣,而更多注重简单,大方的基本着装搭配时,我得以腾出更多精力在工作本身,而非时尚穿着的讨论上。对自我的约束,是对自己和工作环境的尊重。


当然,你也无需用力过猛,每天都倒逼自己穿职业装,那样太累。我虽然这样说,其实我大多时候仍然穿得很随性,但少了很多花花绿绿的韩式风,在没有特定穿衣风格的学校里,找到适合自己职场风格的着装,并坚持,容易过滤掉很多不必要的声音。你看,我都把我之前的反面例子告诉你了,够真诚的吧?
金句二:“工作量大是正常的好学校常态,不忙的学校一般是有问题的,接受工作量大为常态其实是职业化的基本要求。


“学校工作量大,今年又是好多个班,还让我教很多不同类别的课程,快累死了......”,诸如这样的话,我估计大部分人都抱怨过。


但五个班,甚至是六个班,几乎是很多国际学校里的常态。国际学校的工作确实不轻松,但高薪也摆在那儿,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抱怨归抱怨,当领导无法做出很好调整时,面对学生,良心使然,我们能做的最有效的也许就是转变好心态,积极应对,比如王老师刚才说的那段话。


工作量大,某种程度上说明学校生源也许不错,但可能班级安排不太合理,但制度上的东东,一般无法短期内改变,最起码我们的心态可以有所变化。有的老师恨不得每年教一样的课,一样的年级,短期看确实舒服很多,也不用备很多课,长远看,当洗牌来临,那个常年挑最舒服课程教的老师往往最容易被踢出局


想想当年,我除了当中文主管,因为学生的不断增加,从一开始带一两个班到后来要同时教和大家数量差不多的课,为显尽可能公平,我排课时首先是排各个老师擅长教的课,剩下老师觉得不是特别有把握的课,又征得老师多方意见后,很多老师不太愿意教的课就这样自然到了我的名下。就连后来被领导拉去教英文TOK,英文ATL,除了英语好,最大的现实原因其实是没人教!大家都满课时了,看来看去,好像也只有我的课时比较弹性,那就我来教吧。What?


搞不清楚状况的同事还以为我多努力去跟领导争取教这些课,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怎么被临危受命的。抱怨没用,那就索性放开教吧,虽然到现在都觉得自己仍然只是个TOK小白(真没谦虚),但事实证明,这段丰富的从教经历,对我后来无论是写文,或参与IB的其他教师培训工作坊,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毕竟,在外人看来,哇,她能教TOK,还能用英语教,太牛了!真不牛,到我当时的那个角色及时间点,谁都能牛!


好,有点扯远。总之,工作量大,当无法改变时,转变心态最重要。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变强大。虽然也许当时连你自己都无从知晓,但要相信那句老话,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


除此,王老师还分别提及了阅读员工手册handbook,注意言行及正确合理使用社交网络/平台的重要性,如何离开学校才能呈现出优雅状态等等。若想知道更多细节,还是自己去收听吧,收获会更大。


第四节:《培养有效沟通的能力》

金句三:“沟通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口才好并不代表你的沟通能力一定好。”


王老师的这句,我特别赞同。当我们说一个人口才了得,很多时候,会将其和沟通能力自动挂钩,但是口才好,真的不代表你在人际交往上的吃香。律师口才不错吧,但谁也无法就此保证这行业的人群在人际交往上就能拿大满贯。


最近某综艺节目《各位游客请注意》,由明星与素人共同旅行,其中有一个95年的剑桥人类学博士“小麻雀”几乎被团里所有成员公开diss,论口才及知识渊博度,人家是有的,但论沟通技巧,完全是反面教材。


为什么被叫“小麻雀”?因为被大家公认为话痨,几乎不分任何场合显摆自己的聪明及能力,这样的人,随便放到某工作场合,注定要碰壁。


好为人师是天性使然,学会闭嘴,沉默及适时倾听则是修养,很多问题,不在于你有没有帮我解决,更在于你有没有听对方好好说话,小到恋爱双方,大到人生哲学。


王老师在音频中提到了培养沟通能力的六个小技巧,我知道,你上网一搜,便能搜出各种不一样的版本,可以是五大技巧,七大速成法,八大习惯等等,但王老师给出的每个点都结合了国际学校这个独特的大环境本身,因而也更具有针对性。


比如在第五点中,她提出了“要培养自己多元文化意识,学会在观念碰撞中寻找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并能以集体思考的方式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训练培养自己能参与强硬对话的能力”。


针对国际学校这个多元文化环境,王老师举了个例子,比如,下班前后,你只是想向你的外国同事表达一下关心,随口来了句:“You look very tired (你看上去好累啊!)” 


Well,关系好的,可以理解为你是出于关心。关系很一般的外国同事,也许就会大开脑洞:“我今天哪里表现得不对吗?你为什么那么说我?我有看上去那么糟糕吗?”  你看,简单的一句问候话语,很可能因为文化的不同,带来不同的理解。


我们如何更好培养我们的多元文化意识?如何不卑不亢,求同存异?外国人历来重视沟通技能,动不动就喜“我们来开个会?”这样的想法,我们是避之唯恐不及,还是愿意欣然接受类似这样的邀请?
我之前的很多同事问过我,为何我和外国领导们聊天时,总能表现得不疾不徐,落落大方,想知道秘诀吗?原因很简单,除却文化差异本身,我不会刻意当对方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大家就事论事,我不会因为你是我的领导,而需要刻意放低姿态。因为,当我想要讨论的事情,并非为了私利,而是为了部门时,我的底气会很足,我不是去央求某人,大家都是来工作的,为着解决一件一件事情而来。沟通,是为了成就彼此,成就团队本身,而非其他


当然,此处的沟通,如果大家意指如何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搞好各种人际关系的那种,那我刚才说的,你权当没听过。我自认达不到那样,也不想达到那种境界,所以没法接招。


此外,王老师还提到了说话要有目的性,以及可以考虑做专业的性格测试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某方面欠缺的交往能力。


讲真,说话要有目的性太重要了,来找我做咨询的有些读者朋友,我一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信息及对方需求,聪明的咨询者会很快罗列出关于自己的重要点及要求,而有些则半天说不到重点,连自己都不知所云。无论是咨询,还是面试,或者任何其他需要与人交流的工作场合,说话最好有目的性,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啰嗦半天,真的无法给人留下好印象。



第五节:《创造性与归零精神的重要性》


金句四:“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一点收获都会很清晰。在积累很多经验后,反而容易自满,看不清自己。”


王老师在这里引用了乔布斯的那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她说自己不喜欢“饥渴求知,虚怀若愚”这样的翻译,反而更钟情于“保持饥渴,保持愚笨”这样的简单译文,因为后者更有明显的持续进行时状态。“无论我们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们都需要有时刻归零的勇气。”


经验可以正面,也可以负面,好的经验能让我们遇事不慌,坏的经验则很容易形成惯性思维,捆绑住自己,无法创新。


王老师在音频里将自己每年教学心得比喻成一个个存钱罐,每逢新学年伊始,她都会尝试将这些“心得”硬币全部倒出来,然后重新装上新的硬币。


资深如她这样的前辈,都对这份工作时刻抱有好奇及敬畏之心,年轻的老师们,难道不应该更受激励吗?


金句五:“创新不意味着要打破一个旧世界,改变所有事情,创新是指做改变,并让事情因改变更美好。”


王老师在音频中举了个例子,我们现在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开办了很多年的学校,不一定就经过了时间的坚毅洗礼,有时仍然可以风雨飘摇;反观有些刚开办不久的学校,却能迅速崛起,这其中的创新意识功不可没。


但创新并不意味着你要来场天翻地覆的革命,有时一点点小改变也许就能让人耳目一新。


年轻老师新进到一个学校,这里不满意,那里不满意,觉得和自己的期待值相差甚远,转眼间变成一个愤青,非常不可取。你觉得有不满意的地方,先反思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对方的问题,亦或是大环境的问题。自己的,积极改正;对方的,积极沟通;大环境的,努力适应或改变。

我们都不是身手了得的悟空,即便精通七十二变的大圣,也得受制于头上的紧箍咒。想改变,可以,慢慢来,一点一点来,期待静水细流的效果,无他,因为我们在做教育,并非商品。


第六节:《终身学习与持续成长》


金句六:建立起个人专业发展网络,获取大量信息资源。在所有的碎片信息资源中,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努力践行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与标题相呼应。这个其实有点不言而喻,对不对?IB学习者档案十大特质之一便是“life long learner(终身学习者)”,我们期待学生是什么样的,首先我们自己就得践行好,争取给学生,也为自己的孩子努力树立好榜样。


王老师在此节里首先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IB的workshop leader你如何翻译?有的会翻译成教师培训官,王老师更喜将其理解为教师培训员。为何?一个“官”,一个“员”,一字之差,却也许能很好反映出教师在面对此种身份时的心态


“官本位”的心态要不得,当我们把获得IB各种职业头衔作为炫耀的资本或战利品时,很容易让自己困在权利的桎梏里,迷失自己。真正卓越的IB教育者,目光永远专注在自我提升上,而非外界的名和利


此外,针对老师们可以参加的各种培训,除了IB的培训会外,王老师在音频里还针对沟通,课程开发/教学策略,创新/探究等专业领域的培训,给出了具体的课程培训名称及建议,赶紧去听听有没有合适自己的吧


愿你在奔跑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星球,积攒一点又一点微小光芒,期待你终可以发光发亮的那天!加油!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乐林国际学校(海滩道)

课程设置:香港课程

学费区间:145920港币/年

郑州一八联合国际学校国际高中

课程设置:AP课程,Alevel课程

沈阳东方剑桥国际学校

课程设置:IB课程,Alevel课程,IGCSE课程,国际艺术课程

学费区间:7.8-10万/年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