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为逃避写作业“熊孩子”有多拼?5条法则,教出自律的孩子

2023-07-21发布于上海

关注

作者 | 夕暖





01



为了不写作业,

我贡献了史诗般的演技


被一则新闻逗笑了。

江苏淮安一个5年级的小男孩,坐在书桌前,突然就狂打喷嚏。

随后,他捂着鼻子,“难受”地告诉妈妈:

“写不了了。过敏,对作业本的味道。”

图片来源江西晨报

当妈妈质疑他:“为什么之前5年都不会过敏?”

他竟然一本正经回道:

“有点潜伏期。”

图片来源江西晨报

都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你永远想象不到,孩子为了不写作业演技有多高。

“作业被劫匪抢了”

广东一小学生,回家对父母说自己上学途中遭人绑架了。

孩子说,有陌生人要强行拉他上面包车,幸好他果断放弃书包逃脱了,坏人才没得逞。

只不过后来他回去找书包的时候,发现书包里的作业本都不见了,课本也被撕毁了。

图片来源凤凰网视频

没想到,经过调查发现,“绑架事件”竟是孩子自导自演的一场大戏。

只为了能够不!写!作!业!

图片来源新京报

孩子,长大后导演这个职业,考虑下!

“装失忆”

山西太原一位14岁女孩,因作业没写完挨批,赌气离家出走,只身去重庆,最后身上钱花光了,无奈之下求助民警。

图片来源STV新闻坊

可当问及家庭基本情况时,女孩却装失忆,说自己全忘了。直到女孩表哥赶到警察局,女孩还坚称不认识他。

图片来源STV新闻坊

一个人演了一整部戏,孩子“奥斯卡”欠你一个奖。

“作业被狗撕了”

把作业撕碎,说作业被狗啃了。

图片来源网络

自己把作业扔洗衣机,然后嫁祸给妈妈。

图片来源网络

孩子下次拍照离“犯罪现场”远点!

“一夜醒来,字全不见了”

老师检查作业,我告诉老师,我就写在这本子上,结果一觉醒来,字全不见了。老师让我站在讲台两节课,把字找出来。


“苦肉计”

为了逃避写作业,孩子留了封遗书打算离家出走。

遗书里落款还不忘写上:爸爸妈妈等我走了,麻烦你们帮我把作业写完交给老师,感恩!神特么感恩!

身为小学生,没有一些不写作业的技巧,怎么敢在江湖上混呢!


为了不写作业, 各位小朋友们也真的是煞费苦心啊!

在生活中,只要提到“作业”两个字,不仅孩子头疼,当父母的也犯愁。

其实,如果父母能懂得这5条心理学法则,一定能找到培养孩子自律的正确“路径”。



02



超限效应:
父母越唠叨 孩子越逆反


知乎上,看到这么一个提问:

“为什么父母越催我好好学习,我越烦躁生气不想学?”

博主说,自己已经上大学了,明明一开始对学习兴致满满,结果父母突然发来信息,叮嘱他要好好学习,顿时就没了动力。

因为挂了两科,父母每天都会发视频监督他学习。

本来好好看书复习,父母一督促,他就特别烦躁,彻底不想学了。

为什么父母越唠叨,孩子越逆反呢?

心理专家胡慎之说:

“妈妈越催促,孩子动作越慢,系鞋带、吃饭、写字,都越来越慢。这其实是孩子对妈妈的攻击,或者说,是孩子针对妈妈对待自己的方式做出的反击。”

这和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是一样的道理:

当孩子受到外界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很容易会产生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

甚至会陷入一个死循环:

催——不动——再催——磨磨蹭蹭动——三催四请——更不愿意动了。

所以,改变孩子磨蹭,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规则代替催促。

先和孩子讲好规则,比如孩子想先看电视,再写作业,可以的。但事先约定好“只能看两集,看完之后自己关掉。”

当孩子接受了规则,慢慢地也会学着自我约束,习得自律。




03



德西效应:

不恰当的物质奖励,

扼杀了孩子的内驱力


河南一位妈妈为督促孩子学习,特意和孩子签订“成绩奖惩表”:

90到95分不奖励不处罚;
90分以下1分罚20元;
95分以上1分奖励10元;
100分奖励100元……

图片来源打鱼晒网

这种奖惩法,其实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只要考几分就奖励你……”,表面看似激励孩子,久而久之却会扼杀孩子的内驱力。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

他随机抽取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组有去的智力难题。

第一阶段,所有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能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

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的自由休息时间里,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更愿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

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

所以,奖惩式教育,表面上是激励、鞭策,实际上给了孩子被动下的选择。

一个孩子会主动去做事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自身喜欢,而是因为能得到回报。

喜欢是在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主动“想去做”;而得到回报会导致孩子分不清“回报”和“喜欢,更倾向于“物质交换”。

培养孩子的自律,先要化被动为主动,把兴趣和需求融入到教育中,孩子才会有“我想做”的状态。

就像知乎上的一高赞回答:孩子数学不好怎么办?

我不会觉得孩子不行,而是会反思自己的教育问题。



04



定位速效实验:
精细化目标,提高孩子效率


如果他对汽车感兴趣,我就会从汽车讲起,从而激发他对数学的兴趣。

父母找到孩子真正的热爱,孩子内心才能产生自我驱动的力量,

深夜,朋友发来求救语音:

“我真的是要疯了!放假大半个月,心力交瘁。只要不安排他打卡,他就坐在那各种磨蹭。

真像个木偶人,提一下才会动一下。”

听完百感交集。

现在的孩子,作业真不是一般的多。

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统统都要打卡,什么都要过一遍。

自从儿子上小学,每次一打开家校群,都是各科各类细碎的作业安排。

别说孩子看了头晕,就连我自己,也一时不知从何下手。

有时候,不是孩子喜欢磨蹭,而是目标太多太杂了,孩子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就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这种现象:

参与实验的学生被分为3组,分别前往10公里外的村庄。

第一组的学生,由于不知道村庄在哪里,跟着向导走不到两三公里,就开始叫苦。走了一半,抱怨的学生越来越多,负面情绪迅速蔓延。到最后,整个队伍情绪低落,溃不成军。

第二组的学生,事先知道目的地在10公里外。只是走的途中没有任何路标,他们只是跟着向导走,根本不知道走到哪里,还有多久。因此也有人开始抱怨,行走的速度越来越慢。

第三组的学生,情况截然不同。他们不仅知道目的地在哪里,还能看到路牌,心中有数,走得也很顺利,最终全员完成任务。

这就是“定位速效实验”

其实,孩子的磨蹭拖拉,跟目标不明确、过程漫长有关。

所以,每天放学的第一件事,我都会和儿子商量制定学习计划:

先了解他有哪些作业,帮他把作业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目标,然后估算每个目标大概需要的时间,让他做到心里有数。

比如前半小时做语文,完成后休息放松十分钟,,再花半小时练习英语,继续放松十分钟……以此类推,当每一个短期目标完成时,孩子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这样做,不仅消除了一次性完成所有作业的紧张感和压力感,还预留了时间让孩子放松,调整状态重新投入学习。

而且,当孩子一次又一次拿下小目标时,也是他收获成就感,重拾信心的高光时刻。



05



登门槛效应:
设定小目标,引领孩子向上生长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助手做的一个实验: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到各家各户向主妇们提出一个小要求,让她们在一份“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

大部分主妇们觉得只是签个名而已,很简单。

两周以后,研究人员重新找到这些主妇,问能否在她们的前院立一块写着“谨慎驾驶”的警示牌。

结果显示:先前在请愿书上签过名的大部分人(55%以上)都会同意立警示牌;没有签过名的主妇,只有不足17%的人接受了这一要求。

在实验中,“签名”就是第一个门槛,这个门槛迈过去之后,第二个“门槛”(树立警示牌)就比较容易跨过去。

弗里德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难度较高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还不容易成功。相反,大家都乐于接受难度较小、较易完成的要求。而在接受了较小的要求后,会更容易接受较大的要求。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很好地运用这个效应。

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积极奋发向上。

比如,面对孩子做作业时坐不住现象,我会先把要求降低,一开始只需安坐5分钟,等孩子接受了,再慢慢地加大难度。

这样的“得寸进尺”,不会引来孩子的反感和抗拒。慢慢地,孩子的自律能力也逐渐被塑造和提高起来。



06



路径依赖:
从小培养好习惯,是孩子自律的关键


前不久,看到一个非常自律的男孩。

这个男孩8岁,已经坚持晨读400天了。他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然后会大声朗读十分钟。

为什么他能坚持得这么好?

就是因为他已经将晨读变成了一种习惯。

图片来源众视频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路径依赖”:

人一旦进入某个路径,不论是好是坏,都可能对这个路径产生依赖,并且很难改变。

男孩就是进入了晨读路径,它已成了一种惯性,所以很容易坚持。

孩子3-6岁,是大脑发育、性格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的孩子有很强的可塑性。

父母日复一日地坚持,就能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高考状元杨晨煜的妈妈有一套教育智慧:

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能力的时候,就要监督养成习惯;监督的过程很苦,你必须时刻留意他;等孩子定型了以后,路就好走了。

图片来源人民网

父母用正向的“路径依赖”,去监督孩子。比如:放假期间,给孩子规定每天练字的时间,要读多少本书。

有了小目标,孩子就会有动力,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将它变成习惯。



07



有句话说得好:

“每一个孩子,自律上进的火花一直都存在,他不是被暴力压制的,而是被智慧点亮。”

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不自觉,其实这不是毛病,而是成长过程中需要修正的问题。

他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看见孩子的需求,用温柔的方式沟通,用同理之心去理解,孩子才会在最大程度上自觉、自律。

愿你我共勉之。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