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第24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分论坛出圈!

2023-10-31发布于广东

关注

10月26日上午,第24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CACIE2023)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全体大会开幕式并致辞。本届年会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以“突破·联通:共聚教育的力量”为主题,包括全体大会、平行论坛、合作洽谈和教育展览等百余场双多边活动,吸引了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500名中外教育界人士、驻华使领馆官员和企业代表等参加。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全体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10月26日下午,一场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港澳子弟学校和香港中学文凭试(HKDSE)的年会平行论坛引发了观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这场平行论坛由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香港维港教育集团联合承办,以“传承·融合·开放——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内地和港澳地区教育界的领导、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和媒体记者参会。


平行论坛由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汤凌艳主持

全场无一空席,大湾区教育话题关注度超高


嘉宾致辞 高屋建瓴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路钢出席论坛并致辞。路钢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到广东考察时提出,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总书记赋予了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路钢出席论坛并致辞

路钢表示,希望本次论坛能够围绕大湾区教育传承、融合、开放的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充分释放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为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内地与港澳教育交流合作机制,拓宽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提出有益思考,为促进粤港澳教育融合发展提供生动的案例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共谋“中国特色国际教育走出去”的发展大局。



主旨报告 思想盛宴


平行论坛的主旨报告环节,四位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享了他们对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的精彩见解和实践经验。


#01

发挥香港教育优势,着力打造大湾区国际教育枢纽


第十四届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了题为发挥香港教育优势,着力打造大湾区国际教育枢纽的主旨报告。从国家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和香港教育发展的微观背景出发,系统性阐述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枢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十四届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作主旨报告

黄锦良认为,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枢纽建设应有着眼全球的发展战略,探索和主要产业高度融合,更加充分发挥各种创新要素作用的教育发展模式,定位于为打造全球科技创新枢纽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他分析指出,香港高等教育具有国际化水平高、师资学术力量雄厚、教育资源丰富、申请难度低、就业机会多、环境相对安全等优势。在建设大湾区国际枢纽过程中,香港应该发挥人才培养方面的示范作用、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高等教育与大湾区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作用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示范作用,充分利用香港在语言、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多元性和开放性,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战略,加强与内地和世界各地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02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广东省教育厅交流合作处处长、广东省教育厅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李金俊了题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广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所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广东省教育厅交流合作处处长、广东省教育厅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李金俊作主旨报告

李金俊表示,近几年广东省围绕创新开展办学创新合作,支持人才培养协同对接,强化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协同创新,全面谋划交流合作,持续深化粤港澳交流融合,深化教育对外开放等六个方面开展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李金俊表示,广东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互通互利、共享共赢的理念,按照国家的决策部署,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做法,与港澳携手并进,从四个方面大力推进湾区建设:一是重点加强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二是大力推进粤港科研合作,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三是创新做好粤港澳人才合作,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四是继续努力做好青年师生的人心回归工作。


#03
从百年侨校的办学使命谈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融合创新

南大学对外联络处处长、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燕了题为从百年侨校的办学使命谈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融合创新的主旨报告。她回顾了暨南大学作为百年侨校的办学使命和办学特色,重点介绍了暨南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取得的显著成果,特别是在指导创办港澳子弟学校方面的创新探索和成功经验。


▲暨南大学对外联络处处长、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燕作主旨报告

梁燕表示,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时代背景下,暨南大学结合“侨”教特色和五洲四海的办学资源,释放学校基础教育品牌势能,通过“名校+名企”合作模式指导创办的定位于“暨大本色、湾区底色、港澳特色”的港澳子弟学校。2021年至2023年,三所港澳子弟学校先后在广州、东莞、佛山落地揭牌,其中广州、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作为全国首家和第二家港澳子弟学校,开创了由知名高校指导创办港澳子弟学校的先河。创办过程中,暨南大学在品牌打造、科研合作、学生培养、人才培育四个方面给予三所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大力支持。


梁燕认为,港澳子弟学校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建设“双一流”高校和扩大暨南大学基础教育领域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是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融合发展一次有益的尝试,极大程度促进了粤港澳三地基础教育互融、互通、互享。她表示,未来暨南大学将在推动暨大港澳“一门三校”高质量创新发展,共同探索构建幼、小、初、高与大学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一带一路”发展等方面重点发力,希冀经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所实现的大湾区基础教育交流和融合成果,在服务大湾区内港澳子弟之余,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讲出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04
积极融入祖国发展大局,为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港澳子弟学校的实践路径与使命担当

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理事长、香港维港教育集团董事长邓强光了题为积极融入祖国发展大局,为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港澳子弟学校的实践路径与使命担当的主旨报告。他认为,港澳子弟学校这一大湾区新兴教育模式的出现,是国家所向、民众所盼、湾区所需。


▲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理事长、香港维港教育集团董事长邓强光作主旨报告

2019年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鼓励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邓强光分析指出,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最新人口普查数字,目前在广东生活和工作的香港永久居民约有53万人,14岁以下的港籍子女占33%,这些港籍学生普遍面临着无法有效适应内地教育模式的问题。同时,越来越多的港澳人士希望到大湾区发展,他们普遍希望子女能够在内地就近接受教育,从小就培养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支撑,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高质量教育的发展。


邓强光认为,作为大湾区全新且独有的国际教育新生态,港澳子弟学校不同于现有的国际学校教育模式,它既借鉴了港澳地区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又遵循内地的法律法规和教育管理体制,从而培养港澳学生对祖国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能为他们在报读大学时提供内地、香港和海外高校的多元化升学通道,为内地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示范。


邓强光从契合国家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厚植爱国情怀、协同发展四方面重点分析了广州、东莞、佛山三所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实践路径和教育挑战,并强调了港澳子弟学校的使命担当。他认为,港澳子弟学校不仅要完成其基本的教育功能,还要承担其特有的使命担当,包括教育使命、文化使命、国家使命。


他表示,港澳子弟学校将积极融入祖国发展大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平台上,发挥先行先试的机制优势,在加强国际教育交流、粤港澳基础教育协同融合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课程体系与办学模式、培养国际化教师群体等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储备人才与资源,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用中国的国际课程,开办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校,发出中国基础教育的好声音, 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圆桌讨论  精彩碰撞


#05
开设香港DSE课程的核心要素与升学路径

平行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由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总校长张晔主持,香港培正中学前校长、现任校董谭日旭,香港慕光英文书院前副校长兼英文科主任金礼贤,北京市日坛中学校长李克明,香港维港教育集团运营副总监谢鹏程等嘉宾围绕“开设香港DSE课程的核心要素与升学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分享。


▲圆桌讨论环节,研讨嘉宾观点碰撞,精彩纷呈

研讨嘉宾从不同角度,分析探讨了香港基础教育的底层育人逻辑和教育特点,香港DSE课程实施和考核的重难点,内地公办学校开设香港DSE课程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以及DSE考生的升学情况和升学路径等。


谭日旭校长分享了香港12年基础教育的底层育人逻辑,他结合多年在香港教育界的从业经验,观察到香港基础教育具有四个显著特色:一是多元的学校类型选择,二是两文三语教学,三是训导与辅导双结合,四是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金礼贤校长分享了香港高中DSE课程实施的重点,以及DSE考试评估的重点、难点和要点。


李克明校长分享了日坛中学作为北京第一所公办学校开设香港国际课程中心DSE课程的现实意义、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应对挑战。李克明指出,在内地开设DSE主要三个难点是师资教学、课程衔接以及学生升学路径规划。他提到,在香港维港教育集团的帮助下,日坛中学和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结成姊妹学校,共享DSE教材、教辅资料等教学资源,组建“香港+内地”师资团队。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与日坛中学师资团队还结成“一对一”教学伙伴,通过共享香港DSE教学专家培训资源、同伴互助和自主学习等方式,日坛中学香港国际课程中心得以快速成长和发展。


谢鹏程副总监则分享了香港DSE升学情况以及不同身份学生通过DSE考试升学的不同路径。研讨嘉宾们一致认为,将DSE课程引入内地,有利于满足生活在内地的港澳同胞的教育需求和期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升学选择和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的融合和协调,有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的国际化和创新。


▲圆桌主持人张晔校长进行研讨总结

▲区域校长对话


本次论坛从大湾区教育竞争、融合、创新、发展的角度,结合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学生培养、升学路径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了如何有效地促进湾区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助力湾区成为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共谋“中国特色国际教育走出去”发展大局,打造中国教育品牌,传播中国声音。论坛得到了与会嘉宾和媒体记者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来源:维港教育集团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

每天限50个名额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

课程设置:IB课程,香港DSE课程

学费区间:8.8~16.8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