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大咖思想荟萃,共探教育创新——清澜山创新教育论坛圆满闭幕

2023-12-20发布于广东

关注


12月16日,清澜山创新教育论坛如期在清澜山校园里举行。虽然气温骤降,寒意袭人,但抵挡不住教育同行们对教育探索的热情。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微软公司、华为公司等教育界、科技界的领军人物们分享了他们对于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吸引了500多位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以及众多知名学校的校长、管理层和优秀教师汇聚在清澜,共同探索和思考——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如何赋能教育?

如何利用好人工智能?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国家督学、清澜山学校理事长王殿军为论坛作欢迎致辞。作为清澜山的“大家长”,他诚挚欢迎了所有到场的领导和嘉宾,表达了对东莞市教育局、松山湖宣教局、华为公司、清华大学等单位一直以来对清澜山学校的大力支持。王殿军理事长提到,创新教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面对已经到来的人机协作时代,教育者必须思考,教育应该怎样培养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我们的教育使命是‘为各行各业的领袖人才奠基’,我们的教育责任就是培育出未来的时代精英们,让他们成为具有高远的理想、高尚的品格、出众的才能、超常的耐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清澜山学校林静姿副校长为论坛进行主持


八位主旨演讲嘉宾聚焦创新教育,精彩地分享了他们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认知。通过丰富而启发性的言辞,他们引领着现场的听众共同探索教育的新思维,为创新教育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富有活力和前景广阔的画卷。

 

王鲁宁教授

健全科学教育体系,学会探索未知

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王鲁宁教授从一名大学教师的角度分享了他对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他分析了国家科学教育的现状、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表示新时代的科普科教工作中,因时代、世界和学习的边界变化,科技发展模式需要从“学习+消化”转向“科技自立自强”、学习模式从“高效掌握已知”转向“学会探索未知”。

 

王教授分享了他所理解的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体系,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框架。他提倡用实验实践走进科学,把“知识”还原回“认知过程”, 把“知识”还原到“应用场景”;既要像“飞播”一样针对非确定目标受众进行体系性较弱的信息输出,也要像“插秧”一样针对明确受众进行系统科学素质的培养。

 


陈伟坚教授

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

陈伟坚作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他详细地向听众介绍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交叉学科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这个学院分成3个中心、18个细分学科的实验室,18个实验室根据基础知识的根源,以现实应用问题为导向,进行纵向和横向的交叉研究,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陈教授还简要介绍了幼儿园蒙台梭利课程的交叉机制和教学模式。通过幼儿园和硕博阶段的交叉学科培养模式,向现场的教育同行提出思考问题——小初高阶段应该如何同样实现跨学科的能力培养?

 


饶培伦教授

从创造力出发,打造学科交叉培养新模式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全球创新学院(GIX)副院长饶培伦教授首先提出创新源于创造、创造源于创意;根据创造力交叉模型,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专业技能、创造性思维和工作技巧以及包括兴趣、胜任感、自主性等因素在内的内部动机。

 

他以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为例,分享了高等教育跨学科的创新教育模型:采取学科交叉的课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涵盖科学技术、创新创业以及设计思维三个领域,从授课流程到培养模式都实现:“创新-创新-创造”全流程,以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型知识结构的高层次、国际化的综合型人才。

 


白峰杉教授

让教育回归个性化,每个孩子都需要创新教育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零一学院副院长白峰杉教授围绕着“创新要从娃娃抓起”这一主题,逻辑紧密地从“Who(谁)/Why(为什么)/How(如何做)/What(本质)”分享他对于创新教育的理解与思考。他提到,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人类智力开始外包,创新是所有人的需求。他表示,创新的起点是开放的心态,要让标准答案走下神坛,让教育回归个性化,设立更高的教育目标,以人类文明的前途为使命。他说:

“拔尖创新人才是冒出来的,但几乎不可能从四川盆地冒出世界最高峰,大概率是在青藏高原乃至喜马拉雅山脉。”



侯阳博士

每个学生都应该拥抱AI

在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侯阳博士的发言中,他深入探讨了AI时代对教育的赋能和影响。他回顾了AI的发展历程与商业化之路:数据显示,近些年市场价值持续向科技行业转移,2023年,25%的市场价值与AI相关。他强调,人工智能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AI正在对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侯阳博士通过模型分享,非常清晰地描述了OpenAI赋能教育行业的四大方面:内容生产、内容总结、代码生成和逻辑推理;基于AI对教育行业的影响和教育行业需要解决的挑战,他号召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拥抱AI,因为——

“AI is not going to take your job, the person who uses AI is going to take your job.

译文:AI不会取缔你的工作,但使用AI的人会。


 

望岳先生

产教融合,共育鸿蒙人才

华为终端云服务开发者服务与平台部总裁望岳先生分享了鸿蒙生态的建立历程和面临的挑战。他表示,鸿蒙原生应用的全面启动,是成果,也是起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启动鸿蒙原生应用,也意味着专业人才需求将井喷式爆发。望岳先生表示,华为公司正在逐步构建鸿蒙生态学堂,但也期待在坐的各位教育工作者能够携手一起培养更多研发人员,产学研一起合作,共育鸿蒙人才。他说:

“鸿蒙是个花园,每一位师生都是改变世界的种子。”



李文平校长

勇于探索,守正创新

在基础教育的创新上挺膺担当

清澜山学校李文平校长向来宾们分享了清澜山学校创新教育的实践案例。她提到,“尝试,一切可能”是清澜山的校训,创新是清澜山的基因和传承,从幼儿园至高中,清澜山设计了15年贯通的全线协同育人的创新教育,融入到各个学段的课程设计、学科教学和教育生态中。

 

如从幼儿园就开始的STEM和PBL项目,高研实验室、多媒体交互实验室等等,引入顶尖的教授资源,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个性化教育、竞赛支持、特长支持,坚持过程性评价等等,全方位建立以人为本的清澜山全人教育生态。

 


刘铁梅校长

推动创新课程,引导孩子走在未来的前方

来自香港乐善堂梁銶琚学校(分校)的刘铁梅校长,细致分享了他们学校在STEAM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成果。刘校长推动全校性的校本创新课程的第一步,是让全体老师都成为STEAM老师,让老师们不仅善用科技,还能教授STEAM,教授技术的素养——

“推动创新课程,不是教孩子追逐未来,而是教孩子走在未来前面。”



在两场精彩的圆桌论坛中,嘉宾们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教育如何应时代之变”以及“国际教育环境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展开深入讨论,各抒己见,智慧碰撞,金句频出。以下是一些金句摘录:



大会期间,清澜学子还带来了交响乐、合唱、阿卡贝拉、钢琴等才艺演出,部分社团还进行了社团展示。他们以洋溢的才华、独特的创意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展现了清澜学子的风采,给予来宾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由高中生负责的清澜校园导览也顺利进行,他们细致的讲解将清澜山校园的深蕴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自信的谈吐也获得来宾的盛赞。


在论坛的尾声,王殿军理事长对整个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提到,人工智能时代,更是要将学生的权利还给他们,无论是日常教学中还是探究式的活动中,都鼓励学生不害怕失败,为他们提供成长和锻炼的机会和条件;也要将信任还给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他们选择的自由,如同清澜山学校的校训所言:“尝试,一切可能”。


最后,他强调真正的国际化教育可以在任何一个学校发生,教育的发生与理念和实践密切相关,同时国际化教育必须根植于中国文化,提供适应这片土壤的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具备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创新人才。


主旨嘉宾和圆桌论坛嘉宾与学校领导合影留念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清澜山学校TsinglanSchool

每天限50个名额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清澜山学校

课程设置:AP课程,美国课程,双语国际课程

学费区间:19-26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