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星光熠熠,赋能成长——清澜山学校第二届家庭教育论坛精彩回顾!

05-16 08:17发布于广东

关注


论坛嘉宾、学校家长代表、访校团队合影留念


5月11日,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和清澜山学校共同主办的“家校协同,立德树人”第四届家庭教育发展论坛系列活动暨清澜山第二届家庭教育论坛成功举办!密度且含金量满满的主旨演讲、顶峰圆桌和家长分享等环节犹如一幅精心织就的教育经纬图。


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优秀校长以及家庭教育领域的专家,汇聚一堂,不仅分享了前沿的家庭教育理念,还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数智时代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拥有坚韧不拔的品格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互动讨论和实用策略的传授,家长们获得了宝贵的见解,学习到如何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最佳引导者与伙伴。


既有深度研讨的理论高峰,又有家庭教育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更有前瞻性的趋势解读与创新思想的激荡碰撞。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盛宴,一场启迪智慧、凝聚共识、推动变革的链接与合作!



01

开幕致辞,激情澎湃



2024年5月11日上午9点, 清澜山学校李文平校长以一席饱含教育深情、洋溢热情真诚的欢迎致辞,如春风拂过般悠然开启本次论坛的庄重序幕。表达了论坛赋能家长成长,促进家校共育的举办初衷,并为热爱学习的家长点赞。


本次论坛的主题“家校协同 立德树人”,清澜山学校一直以来都重视家校协同合作,立德树人,注重赋能家长成长,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合力,让每一颗教育种子都能在合作的土壤中蓬勃发展,发现每一位孩子身上的一切可能。


去年李文平校长提出年度关键词“赋能”,不但要赋能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而且要为家长赋能,提升家长认知。李校长建议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学习本身,呼吁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孩子回归孩子的身份,家长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给予孩子学习之外的力量。她由衷期盼,每一位参会者都能在此汲取养分,碰撞灵感,携手探寻家庭教育领域的未来航向,朝着同一个方向,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奠定爱的基础,共同肩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与使命,共同书写教育的未来与明天,也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贡献彼此的力量。


广东省关工委副主任、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王玉学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王卫国,也依次为论坛致辞。




王玉学先生和王卫国先生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提到自2015年以来,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积极参与实施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的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政府、部门和社会的支持,建立一个常态化、规范化的家庭教育模式。此外,本次论坛还提出了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机制,深化家庭教育的发展格局,力求通过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来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只有通过强化家校合作,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才能更好地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实现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02

主旨演讲,情感共鸣



著名媒体人、金话筒奖得主、前央视主持人李小萌女士;教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储朝晖先生;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总校长万玮先生;苏州湾外国语学校副总校长罗天涛先生依次为参会者带来了四场精彩的主题演讲,把大会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李小萌女士以“善意养育”为题同与会嘉宾分享。首先,提出使用同理心和关注来应对不同个体的需求,无论是商业客户还是家人,都需要细心观察并适应对方的喜好和需求。结合成长经历、育儿经验、职业旅程,以孩子为圆心,分享了善意养育的内涵,鼓励父母给孩子恰如其分的爱。最后,建议家长要明确自身的角色,既要有责任感地选择家庭成员,也要懂得放手让孩子自主成长,并且鼓励家庭内部成员间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李小萌女士还提到,对孩子的教育应注重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学术知识的学习,也涵盖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认知的提升。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孩子们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找到独特的位置,并且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呼吁家长们改变观念,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自我,坚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潜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储朝晖先生从爱的智慧、知的智慧、行的智慧三个角度告诉大家如何做智慧的家长。并讨论了现代育儿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和改进方法。首先,提出了“僭越主体”、“期待补偿”、“单向享受”、“过度感性”几种亲子爱中常见的误区,指出了父母不应过多干涉孩子的自主权,并且表达爱的方式不应该基于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接着指出,单向地给予而不求回报的爱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超前兑现”的好处,即推迟满足能促进孩子更好的发展。此外,强调了控制情绪的重要性,避免过度感性导致的育儿方式波动过大。最后提出,了解并支持孩子的个性和特长是提升育儿效果的关键,特别提到了孩子需要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万玮先生围绕如何通过教育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展开。提出关键要点包括父母应采取的支持而非控制的态度,鼓励孩子发挥主动性、乐观性和创造性,以及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核心理念是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和犯错,并相信他们的潜力。此外,还探讨了父母与子女沟通的方式,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在充满挑战的时代中自信地前行。以“在家社恐,在外社牛”案例入手,鼓励家长退后,孩子向前。


罗天涛先生围绕“孩子教育成功的关键要素”这一主题进行深度剖析,教育的成功被广泛定义为涵盖健康、学业、性格等多个领域内的良好表现。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鼓励孩子克服挑战、追求兴趣和超越自我,从而在自我提升的同时实现人生的多方面成功。进一步地,倡导全面育人的理念,注重课程的多元化和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以及构建自主德育体系,这些都是实现教育成功的重要途径。此外,提倡好教育应是一种能量场,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社交能力和创新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的个体,而非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家庭教育的成功体现在孩子愿意与家长分享生活,降低过度期望,使用积极鼓励的策略,以及发现并发展孩子的独特性。强调陪伴和理解的重要性,家长的角色从指导者转变为支持者和观察者,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激发其内在动力和创造力。



03

顶峰圆桌,聚焦未来教育 

《数智时代的育人之道》 



顶峰圆桌环节由上海协和教育中心总校长卢慧文女士作为主持,与清澜山学校理事会理事长王殿军先生、理事王颐先生、理事白峰杉先生、松山湖教育促进会会长徐小军先生等教育界的权威专家,共同探讨了数智时代的育人之道,分享了当AI时代来临,未来人才的需求画像和核心竞争力。专家们共同倡导,家庭教育要用发展眼光为孩子铺就成长之路,用智慧和思想共同唤醒教育,唤醒学校、唤醒家长、唤醒社会。


王殿军理事长分享到,家庭要培养孩子做人的能力,学校培养孩子做事对能力,能力是可迁移的,培养人的综合能力是应对未来的最有效方式。同时强调家长陪伴的重要性,鼓励提问和探究精神,尤其是对于低龄孩子的成长。进一步讨论了教育的本质。人工智能带来了教育方式的革新,如自动化学习工具的使用,但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王殿军理事长强调,面对这一趋势,需要从适应到引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面对未来。同时,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探索和实践,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王颐理事用清晰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了AI时代来临,对未来教育的重要影响。他强调了AI在塑造未来就业市场、改变教育方式、以及挑战传统思维模式方面的巨大潜力。不但对未来进行了描绘,而且深入探讨了如何为孩子们提前做好准备,使孩子们能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顺势而为


作为哈佛中心上海执行董事,他表示哈佛录取本科生时更关注个人成长及潜力、兴趣及活动、性格和特质、社区贡献这四大能力,因为大学更关注的是学习知识的能力,而非知识本身。通过对于美国本科教育的观察和反思,王颐理事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能力是寻求就业及个人发展机会的基础,比专业、大学、成绩都重要;美国大学本科提供的是通识教育,旨在培养“T”字型通才;美本录取过程中寻求的是优秀的人,通过教育培养他们的能力,助力他们长远成功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学生的思想远比成绩重要;在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发力是美本招生官最希望看到的。


白峰杉教授指出每个人都在重复生命演化之路,教育要重复人类文明演化之路。通过让孩子体验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发展阶段,如农耕、工业革命等,有助于其全面成长和发展。最终,强调面对未来社会的变化,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出能够提出有价值问题,并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问题的个体


徐小军先生结合企业用人招聘需求的时代底层逻辑,来倒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教育,提出不管数智时代怎么变,家庭教育的底色不会变,AI只是工具,人的思想无可替代


顶峰圆桌讨论涵盖了基础教育、国际教育和高等教育面临的变革及挑战,以及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变化。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讨论指出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更加强调跨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最后,建议家长对未来保持开放态度,不要过于执着于当前教育体系的成功标准,以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全面发展。



04

2场家长圆桌论坛,合作赋能共筑梦想

《当“爱孩子,懂孩子”的家长》 

《家校合作,共促孩子成长》



家庭圆桌环节,分别由清澜山学校心理中心主任张旭生老师和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唐屹老师主持,多位清澜山优秀的家长代表分享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心得与经验,就懂孩子、放手孩子成长展开交流,帮助更多家庭读懂孩子、理解孩子、成就孩子,助力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有的家长讲述了自己通过误解孩子行为中的一次反思和转变,认识到孩子的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探索世界的渴望。

有的家长分享了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如何通过故事和互动增加孩子的动力,例如通过数学题目恢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增强孩子的成就感。

有的家长提到,从小让孩子参加夏令营等活动,逐渐增加自我照顾的能力,甚至学习做饭和去医院看病,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独立面对生活。

还有家长则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如何从孩子的早期教育开始慢慢放手,包括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选择重大人生决定,并且在过程中保持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清澜山学校家长代表


在家庭圆桌讨论中,家长们都表示作为一位家长,不仅要有倾听孩子心声的耐心和能力,还需要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支持,以帮助孩子实现自我探索和发展。教育的意义不应仅限于书本知识,而是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培养孩子们的能力。此外,学校的文化和氛围也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理想的学校应该是开放和支持的,让学生和家长都能自由地表达观点和想法。理想的学校应鼓励孩子们跳出舒适区,挑战常规思维,同时也应该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孩子们探索未知领域。清澜山就是这样一所理想的学校,让孩子尝试一切可能。



05

清澜学子自信洋溢,尽显阳光风采



交响乐团的小乐手们以及文艺汇演的环节给来宾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学生们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路的优秀学子!他们的热情、活力和才华为清澜山学校增添了别样的风采,彰显了学校学生的无限魅力和潜力。 


舞台外,学生社团展现出了清澜学子的典型特质:阳光自信、流利表达、灵活处事、热情温暖。 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清澜学子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成为了学校的最佳代言人,为清澜山学校增添了光彩,展现了最美的一面。


05

星光熠熠,璀璨落幕



清澜山学校成功举办第二届家庭教育论坛,其深远意义在于搭建了一个家校沟通与协作的高端平台,促进了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经历一整天的头脑激荡和心灵碰撞之后,相信每一位家长们都能够深思熟虑地去思考一下,我们未来怎么能够更好的引领我们的孩子,陪伴我们的孩子更好的成长。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如何通过有效合作为孩子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成长支持。它强调了情感链接与教育赋能的重要性,鼓励家长与教师共同成为孩子潜能开发的引导者和激励者。


此外,论坛还促进了教育创新思想的交流,引入数智时代下的教育新视角,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这不仅是对孩子个体成长的一次重要投资,更是对社会未来人才培育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为构建更加和谐、高效的教育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清澜山学校第二届家庭教育论坛不仅是知识与智慧的碰撞,更是家校合作精神的一次升华,共同为孩子们铺设了一条通往成功与幸福的宽广大道。让我们在智慧与温暖的交流中,共同体味教育的真谛,共同探寻育人的奥秘,共同见证家庭教育的力量,为未来发展注入活力与能量,托举起未来之星,去谱写成就与辉煌!


清澜山学校第二届家庭教育论坛璀璨落幕















文字 Writing|Amy Gong

编辑 Editing|Amy Gong

审核 Auditing|Cathy Chen, Wenping L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清澜山学校TsinglanSchool

每天限50个名额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清澜山学校

课程设置:AP课程,美国课程,双语国际课程

学费区间:19-26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