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学子故事 | 全奖直博!从洛阳到西浦,再到世界的科研探险!

05-24 08:39发布于江苏

关注


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伴随着这一重大事件,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的天文社应运而生。


2018年,热爱天文的苑航在进入洛阳一高后成为了天文社的社长。除了参与每晚的观测活动,苑航还订阅了很多天文科普的杂志。在《天文爱好者》这本杂志上,他经常会读到一个名叫“柯文采”的作者写的文章。后来通过查询,他发现柯文采就是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物理系的Mattheus Kouwenhoven教授,这是他第一次知道了西浦这所年轻的国际化大学。


2018年在洛阳进行路边天文夜讲解


宛如星轨交织天际,苑航和西浦缘分的开始也带着一丝宇宙的神秘与浪漫。


2023年暑假,苑航和女朋友共同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被全球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所属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EMBC接收,他们代表西浦参加了在悉尼举办的盛会,结识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在苑航介绍了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并表示出直博的意愿后,十几所知名学府的老师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加入课题组攻读博士。


EMBC会议上,苑航和女朋友与IEEE EMBS分会前任主席Metin Akay和现任主席Paul Sajda合影


2024年毕业季,他收到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塔夫茨大学化学专业、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和辛辛那提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全奖直博offer。


尽管苑航在西浦的故事即将进入尾声,但在他看来这并不是结束。


宇宙浩渺,天际的星轨却总能找到交汇的点,思维也是如此。“只要不停下探索的脚步,那么无论走到哪里,我们思维的火花依然会相遇。”


苑航一路走来有哪些故事,一起听听他的讲述。




我的家乡河南洛阳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父母在大学时也都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在这种氛围熏陶下,我从小就对机械很感兴趣。


在高一的寒假,我参加了清华大学的创新集训营,在那里认识了我的第一位导师,也申请了第一个发明专利。高中的后两年,我又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陆续提交了三份机器人手相关的发明专利,经过尝试还在国际会议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第一篇英文论文。


2019年在高校科技创新营交流


有了这些尝试和积累,我打算走“自主招生”赛道考入大学。但在高考前的六个月,受到疫情和政策调整的影响,本以为“稳了”的途径没有了,我忍不住觉得自己实在是“时运不济”。但那时消沉一秒都是浪费,必须马上调整到备考状态。尽管最后高考结果不算太差,但在115万河南高考大军中实在算不上太有竞争力。


秉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我已经做好了复读再战的准备;但还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在志愿表上填满了我肯定录不上的顶尖211大学以及我和父母都很认可的西交利物浦大学。


填下的志愿仿佛买了六张彩票,没想到最后居然有三张都中奖了!跟父母商量后,我们还是决定选择西浦。既然我一直都跑在和别人不同的赛道上,为什么不选择中外合作大学再去跑出一条新路呢?



在高考前,我本以为自己是个运气极差的人,但却“侥幸”被西浦从复读的边缘拯救,所以我来到西浦以后难免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我告诉自己:在这里的四年绝不能荒废。



在大一的社团分享会上,我了解到西浦有一支由赵策洲老师和赵春老师指导的机器人战队“GMaster”,这与我一直以来的研究兴趣不谋而合,于是马上就递交了入队申请。


在西浦的第一个国庆假期,我没有回家也没有出去玩,而是在图书馆里抓紧完成战队机械组的绘图考核。



大一结束后的暑假,在台风“烟花”影响的恶劣天气中,我和队友在嘉兴站赶上了停运前最后的一班火车,护送机器人到深圳参加RoboMaster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全国赛。我担任双枪步兵机器人的操作手,最终拿下了两胜一平的成绩。在经历了4月惨痛的省赛后,我们在2021赛季迎来了久违的胜利。


在那之后,因为即将升入大二,未知的学业压力让我一度考虑过退役。我挣扎过、纠结过、反复过……但我们还没有站到最高的舞台——这也成为支撑我再战一年的动力。


2022赛季,在常州举行的区域赛中我依旧担任步兵机器人的操作手。关键一局的最后30秒里,我方只剩下一台没有战斗力的工程车在硬扛对面的攻击。


赛场上回响着战队成员们越来越激昂的倒数声……5、4、3、2、1!大屏幕上显示出“西交利物浦大学胜利”的字样时,大家忍不住激动地抱团痛哭。我们创造了西浦队史最好成绩:东部赛区8强、全国32强,拿到了全国赛的入场券。



虽然全国赛因为疫情未能成行,但是我和队友用了两年的时间实现了蜕变。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操作间,无论是疯狂的通宵、身心的煎熬、比赛失利的痛哭还是胜利的欢笑,我都收获了最好的团队和更好的我自己。


西浦用两年教会了我重要的一课:“团队首义是忘我”,这是GMaster战队的核心精神。这里有亓教练、李先生……我只是“苑师傅”,大家都只为了团队而服务。


2022赛季后我知道我要告别战队了,但我明白永远有人在贡献力量。而我也要踏上在西浦新的征途。




大一选专业时,我注意到智能工程学院有一个刚刚开设三年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不同于父辈时代的纯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的引入让传统的机械工程有了更多的可能。


新东西,新赛道,这符合我一贯“剑走偏锋”的观念,再加上父母和学长学姐的推荐,我最终加入了这个相对年轻的专业。



SURF(暑期本科生研究项目)是很多西浦学生科研的开始,我也不例外,只是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这个决定会影响我整个学术生涯。


大一暑假,我进入陈敏老师和张权老师的SURF团队做工程机器人的相关研究。张权老师看到了我继续科研的潜力和对交叉学科的兴趣,于是把我推荐给宋鹏飞老师(下图右)做项目。


在第一次和宋老师面谈的时候,他很认可我在机械制造方面的经历,但也提前打了预防针:“我们的项目会融合很多生命科学、医疗与药学方面的东西,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你能不能接受?”我说我就是为了这个来的!


在第一次见面的末尾,宋老师笑着跟我说:“你是洛一高毕业的,算起来我也是你的学长。”从洛阳到苏州,跨越千里,没想到西浦将我们两个素未谋面的高中校友又以师生的身份聚在一起。



宋老师的主要研究围绕用于即时检测的纸基微流控芯片展开。纸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材料,还具有吸收和导液的特性,通过在纸上制造通道就可以实现在微小尺度上的流体控制,快速显示检测结果。


我研究的试纸条就是一种常见的纸基微流体。在宋老师和课题组博士生学长学姐的帮助下,我学习了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纳米粒子的化学合成、流体离心控制和人文社科的用户心理等知识。这些知识的交叉应用让我们的“纸基芯片”成为了快速、灵敏检测妊娠、粪便潜血和阿尔茨海默症等病症的有效工具。


这也是我加入这个项目的初衷:为家庭场景或资源有限地区提供低成本、快速准确且方便易懂的诊断工具——我也将这个初衷写在了后来的申请文书中。



在我看来,学习的所有知识都是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些应用最终旨在提升各类人群生活质量。



大三那年,我有了直博的想法。宋老师也曾经有海外直博的经历,所以他非常支持:“只要你有动力,我一定会全力帮你。”


直博非常看重科研能力和经历,宋老师尽可能地为我提供了专业训练的机会,无论是科研项目还是参观交流,我珍惜每次良机去锻炼提升。


西浦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有各种各样的资源,有无数的良师益友,你要做的就是在不断探索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走的方向。



整个大学期间,我以第一/第二作者身份发表了9篇SCI/SSCI/EI学术论文,进行了4次国际会议报告,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机器人竞技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成功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某种角度来说,我的确实现了刚入学时“不能荒废这四年”的目标。


但这与高中时多少带着一丝功利心态去做项目不同,我是真的享受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中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直博也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开展新的研究。


在选择直博offer时,比起学校名气大不大,我更关注导师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契合程度。最终我选择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博士项目,在可穿戴和植入式医疗设备方向深入研究。



虽然在西浦这个平台,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对于未来的人生以及学术生涯来说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我一直用“学徒”这个身份自居,因为是好的平台、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优秀的老师和前辈的鼓励与支持才让我成为今天的自己。


无论何时,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我都只是一个“赶山的学徒”。永远谦卑,不停向上攀登。



记者:胡秋辰 

摄影:王左夫

其他图片提供:苑航

新媒体:马雅君

监制:胡秋辰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西交利物浦大学

每天限50个名额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