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深度对话,链接未来:清澜山学校创新教育新篇章

05-28 08:16发布于广东

关注



清澜山学校的夏季,微风中夹杂着书香和智慧,为来自远方的宾客提供了一个思考和交流的完美环境。5月24日(上周四),上海市教育学会名校长一行和深圳万科梅沙书院的校长、教师同仁们,一同走进了美丽的清澜山校园,与清澜山学校展开了一场跨越地域、跨越校际的心灵交汇与教育理念的深度交流。



群贤毕至话创新,共探教育革新路



上海市教育学会名校长培养工程参培校长一行约40人,与深圳万科梅沙书院窦连辉校长、学术院长Dr. Andri 一行10人来到清澜山学校,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访,更是一场关于教育创新与未来人才培育的深度探索。清澜山学校的独特教育理念和卓越的实践成果,成为了他们本次交流学习的重要一站。来宾们深入了解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聆听李文平校长谈学校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并深度参观了学校。



上海市教育学会名校长培养工程参培校长包含了在教育领域内有显著成就和影响力的中小学校长,他们因教育管理、教学改革、学校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而被选中成为代表团成员。他们参与各类教育交流、研讨会、考察活动或竞赛,旨在分享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学习先进教育模式、促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提升上海乃至全国的教育水平。



清澜山学校林静姿副校长首先致欢迎辞,她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学校从初创到如今规模的快速发展,并提及李文平校长对教育的热忱与激情。学校特别强调以学术为本,注重活动与学术的并重,通过“深耕学术,发展内涵”“赋能、成长、激励”的策略,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氛围的学习社区。


在李文平校长的带领下,清澜山学校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即“中国根基、中西合璧、国际品质、清华特色”,也形成了“校风正、学风浓、爱阅读、重体育、重创新”的校园文化特色。教育不能是静止的湖泊,而应是奔腾的河流,不断吸纳新知,勇于自我革新。林静姿副校长介绍学校如何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推动项目式学习,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个性化教学等举措,访校团来宾对清澜山理念、规模、成果和对教育的看法有了全面的认识。


随后,李文平校长就创新教育主题深入展开,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背景下,教育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机遇。核心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保护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全球化问题的解决者。此外,教育体系需要适应未来的变化,重塑教学和学习的方法,注重个性化学习支持,并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升级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生存和发展。李文平校长热情澎湃的发言为访校团来宾们打开了一扇洞察未来教育趋势的窗口。



清澜山学校积极响应李文平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提出的关键词“链接”,学校致力于打造一个互动共创的清澜社区,鼓励所有成员——家长、学生、教师乃至领导者,都能在这个社区中发挥主人翁精神,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学校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鼓励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考,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和与顶尖学术资源的对接,如“清翔计划”、“澜途计划”,学生拥有与清华大学杰出的科学家、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和去实验室实习做项目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育未来的问题解决者。



创新教育实践:跨学科与科研融合



清澜山学校通过整合科技创新和跨学科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包括开设高研实验室,与大学教授合作进行科研,以及参与各类实践活动。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术成长,如发现新微生物并发表论文,还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如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和社会活动。此外,通过跨学科项目的实施,如将美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结合,展现了教育创新的力量,为学生打开了通向未来广阔天地的大门。



清澜山学校不断创新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未知。李文平校长分享了如何通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螺旋式培育跨学科项目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和知识增长。从小学到中学,学生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科学展览项目、艺术展项目等,这些活动不仅关注学科知识,还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和社会责任。此外,该教育模式注重全人教育,包括情绪智力的培养,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和成长。通过国际合作和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获得成功。



探索教育革新与心理健康培育



在教育创新的征途中,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两翼。访校团通过参加专题研讨会,了解到清澜山学校如何通过持续的专业发展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清澜山学校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包括近100名外教)和对学生个体潜能的深度挖掘,展现了在教育创新与实践中的领先地位,赢得了来访者的广泛认同与尊重。


关于清澜山学校是如何通过教育创新和注重心理健康培育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首先,强调了在学校教育中融入更多创新元素的重要性,如设置个性化项目、提供导师制支持,以及举办创新教育论坛,邀请各领域专家共同探讨。



李文平校长还发起了清澜山家庭教育论坛,教育大咖们以爱育未来之名齐聚清澜,盛况空前,今年5月已经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汇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教授,著名媒体人、金话筒奖得主、前央视主持人李小萌女士等知名大咖,来到清澜山学校,就家庭教育理念和心得进行主题分享,给予家长们方向与力量。



清澜学生志愿者带队,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



访校团的行程中,最令人难忘的是漫步于清澜山学校的每一寸土地上,亲身感受其独特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在11年级章睿芯Ruixin Zhang和12年级太馨苡Cindy Tai两位清澜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访校团成员从图书馆的静谧到运动场的活力,从艺术长廊的创意展示到学生社团的丰富多彩,每一处都散发着教育与人文的光芒。以及技展厅和实验室、高研实验室,CG-Lab,机器人教室等,展示了学校的STEAM教育。清澜山学校不仅注重学术成就,更重视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包容、创新的学习社区。访校团成员在与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中,深切感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力量,它激励着每一个人追求卓越,勇于探索未知。




面向未来,持续创新



未来,清澜山学校将继续坚持创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清澜山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在这次访校活动中,清澜山学校与访校团的成员们共同分享了教育理念,探讨了教育实践,并对未来的教育发展进行了展望。我们相信,通过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开创教育的新篇章,为孩子们的未来铺设更加坚实的基石。


清澜山学校以其实干精神和创新实践,为教育的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蓝图。访校团成员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心中充满了对教育创新的憧憬和实践的决心。在教育这条漫长而光明的道路上,每一次的学习与交流,都是向着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迈出的坚实一步。 清澜山学校将继续与所有教育同仁携手共进,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精神和共享的行动,共同绘制教育的未来蓝图,打造“链接、合作、共赢”的教育生态!


文字 Writing|Amy Gong

编辑 Editing|Amy Gong

审核 Auditing|Cathy Chen, Wenping Li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清澜山学校TsinglanSchool

每天限50个名额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清澜山学校

课程设置:AP课程,美国课程,双语国际课程

学费区间:19-26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