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人活得太长了,对下一代没有什么好处”,王石的话对吗?

2023-08-30发布于河北

关注

01
近日,王石在出席2023年亚布力论坛夏季高峰会时谈到,人不要太贪婪,不要活得太长了,“……人活得太长了,对下一代没有什么好处”。


王石的这番话,很快就上了热搜,在网友当中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有人认为他说了句大实话,他们举例说,在现实中有失能老人多年卧病在床,子女几乎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照顾父母,把时间全都消耗在了老人身上,没有了自己的生活,老人痛苦,子女也痛苦。


有人认为他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活得久一些是绝大多数人的愿望,凭什么活得太长就对下一代没有好处。甚至有刻薄的网友说,让他自己先打个样做个表率。
02


似乎我们每个人在小时候,都听过“六十花甲子,不死便活埋”的故事,情节大同小异:


有一位皇帝觉得人老了没有用处,只吃粮食不能干活儿,于是下了一道命令,人一到六十岁就要活埋。


一个人不忍心让家里的老父亲这样死去,违背命令偷偷将父亲藏了起来。


有一天外国进贡了一只奇怪的动物,全国上下谁都不认识,皇帝觉得很没面子,只好张榜求贤。


那个人向父亲询问,知道了是什么动物,解了燃眉之急。


皇帝知道真相后,废除了人到六十岁就活埋的命令。


儿时,家里的老人一边说自己老了没用了,一边给我们讲这个故事,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嫌弃他们老,其实他们还有用处。


03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讲,人老了可能有以下“用处”或“好处”:


一个是知识和经验的传承。在过去,老人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比如上面故事中的老人,就是如此。


一个是经济价值的创造。比如有的老人拥有高额的退休金,除去他们自己必要的花费,还能够攒下较多的财富。


一个是政治影响力的延续。一些政治人物只要生命还存在,别人就会给几分薄面,就能够为后人带来好处。


但说实话,在这个“后喻时代”,绝大多数老人的知识是相对落后的,已经很难再有知识和经验的传承,而能够不断为后人带来财富和特权的人,也是极少数。


大多数人老了之后,都需要靠子女花费精力与财富去供养,成为子女的负担。


恐怕,这就是所谓“人活得太长了,对下一代没有什么好处”的原因。


04


在动物界确实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那些老了的动物会被种群抛弃,任其自生自灭。


但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不以是否有“好处”来衡量其存在的意义。


我们人类进化为万物之灵,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灿烂的文明,其目的之一就是在努力避免动物界那种优胜劣汰的自然悲剧。


哪怕是一个失能老人,他也是一个具有生存权的人,也不是一件可以随意处置的物品。


更何况,家里有老人也是我们每个人情感上的需求,所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是让我们的内心保持安定的定心丸啊!


只要良心未泯,只要条件允许,谁不愿意自己的父母长命百岁,活得越久越好!


人类的繁衍与生存不是一道商业利益的计算题,不能以有没有“好处”而论,这是一个基本的伦理问题
这也正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所在。


每个人都将老去,任何一代年轻人,都应该努力为老人创造更好的养老条件,而不是希望他们不要贪婪,不要活得太久。
您觉得呢?欢迎留言说出您的观点!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