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朗途留学 | 中国外交部已强烈回应抗议美议员致信6所顶尖高校交出所有中国学生信息

03-26 08:29发布于广东

关注


美国国会对中国学生在美参与敏感科研的关注进一步升级。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近日致函六所全美顶尖研究型大学,要求校方在4月1日前提交所有中国籍学生的详细信息,尤其聚焦于主修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领域的学生,以及参与联邦政府资助研究项目者。



收到该要求的六所大学分别为:

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这些院校不仅在科研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也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就读,比如南加大中国留学生人数为5,439人,占学生总数的11.5%,而伊利诺伊大学2024年-2025年更是高达6,226名中国学生注册就读。


根据信件内容,委员会要求学校提供包括以下方面的详尽资料:

  • 校内STEM学科就读的中国籍学生人数;

  • 学生来美前就读的中国高校;

  • 学费来源(例如自费、奖学金或资助);

  • 所参与的科研项目类型与领域;

  • 毕业后的去向与签证状态;

  • 学校是否设有内部机制监督外国学生参与敏感研究


信中指出,这些大学“持续招收大量中国学生”,并允许他们参与“对国家安全高度敏感”的研究项目。委员会担忧,部分学生可能将美国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成果带走,间接协助外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战略科技领域追赶或超越美国。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四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学生约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他们在美学习和交流“促进了美国的经济繁荣与科技发展”,符合中美双方共同利益


毛宁指出:“我们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有效保护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要对中国学生实施歧视性限制措施。”



此次调查背后,反映的是美中在高科技领域日益加剧的竞争格局。


《南华早报》报道称,近一段时间,美国政府又频频将矛头指向中国留学生,大肆炮制所谓“中国学生帮助政府规避出口管制和国家安全法律”的谎言,为共享信息和打破壁垒而建立的中美学术合作关系带来了巨大压力。

上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共和党籍众议员赖利·穆尔(Riley Moore)宣称“中国利用了美国的留学签证计划”,在美国国推动立法,以全面禁止中国公民获得美国留学签证,引发在美华裔人士和部分民主党人的强烈不满。港媒指出,穆尔所提法案草案的广泛性,使其成为迄今为止美国针对中国学生出台的“最直接的法律工具”。

当地时间3月18日,由众多知名美国华人组成的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谴责了穆尔的这项法案,并称此举“不仅排外且会弄巧成拙”。

该组织的主席、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当天也回应表示,“美国一直因欢迎世界各地最聪明的人才而繁荣,而向中国学生关闭大门不仅违背了我们的价值观,还会削弱我们在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我们必须捍卫机会,而非恐惧,确保人才和进步在我们国家继续蓬勃发展。”

尽管穆尔的法案目前还只是设想,但美国在限制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上早就罄竹难书。特朗普在首个总统任期时,就曾发布了一项名为《禁止部分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的行政命令,即所谓“10043号行政令”,无理取消了一千多份中国公民的签证申请。

在学术界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也是特朗普当时提出的。该计划宣称要打击所谓的“与中国相关的间谍活动、知识产权盗窃”,在拜登政府执政期间被终止。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这一毒计大有“死灰复燃”之势。

众议院中国委员会在2024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尽管联邦政府投入巨资扶持本土科研人员,但在多个关键领域,如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与先进制造业等,仍有大量项目涉及外籍研究人员。一些原本可能选择留美的学生因种种限制流失回国,导致美国在“技术保留”方面失分。


据纽约国际教育研究所(IIE)数据显示,2023/24学年,美国共有超过27.7万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就读,占国际学生总数的重要比例。其中,超过一半(约50.4%)主修STEM类学科。尽管印度目前在人数上略超中国,但中国仍是美国高校中高端技术领域留学生的关键来源。


此外,信中还强调了高等教育对国际学生学费的依赖。由于大多数外国学生需支付全额学费,许多高校在财政结构上愈发倚重这一收入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外籍学生成为美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不可忽视的角色”。


目前,六所大学尚未公开回应该委员会的要求。但此举已引发学界对“学术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平衡的再度讨论。支持者认为,国家安全必须优先考虑,而反对者则警告这可能导致对特定族群的不公平歧视,加剧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