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加拿大留学生留加找工作有多难?

2022-09-09发布于广东

关注

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事务部(IRCC)日前透露,加拿大是国际学生的首选目的地, IRCC去年批出近56万份学生签证,比2019年以来的纪录高出31%,借此吸纳更多留学生毕业后留在加拿大发展。


今年6月在温哥华岛大学(Vancouver Island University)商科硕士毕业的余同学表示,毕业后三个月选择留在大温发展,但至今仍未找到工作,投了数十份简历都石沉大海,身边不少同样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亦面临同样处境,大家正考虑是返华发展,还是继续在加拿大找工作。


余同学续指,由于自己并非卑诗省的「三大」毕业,即UBC,维多利亚大学,西门菲沙大学(SFU),自己所学的专业亦并非市场紧缺,所以难以在温哥华立足,在面临高房价、高物价的生活成本下,现时成为了「啃老族」,每月须由父母亲支付生活开支。



同样是今年6月毕业的西三一大学(Trinity Western University)商科毕业生李同学则说,「我毕业至今仍在找工作,大多数雇主仅能给最低时薪。现在联邦快速通道(EE)移民项目分数极高,卑诗移民省提名的分数亦高居不下,想申请移民难如登天,我可能过段日子便返回中国发展。」


他补充说,北美就业市场十分重视IT及电脑科技人才,而且薪酬非常高,他计划近期报读相关课程,决心增值自我,增强自己在加拿大的竞争力。




本文提供一篇来自蒙彼利埃商学院 Veronica Ye学姐的求职分享,非常具有参考价值。来源公号:Admitwrite内容自留地。


分享如下:


今天我的这篇文章想和大家谈谈加拿大留学生找工作的问题,咱们今天不诉苦,不倒苦水,就来说点实在的,我的文章分为四部分:

1. 普遍现象
2. 看人
3. 看专业
4. 找工作关键:靠关系


希望能给各位小伙伴在工作上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1. 普遍现象

加拿大工作的普遍现象是:

99% 大学期间有加拿大实习经历的,没毕业就找到了。
80% 大学期间有任何实习经历的,毕业两个月后找到了。
剩下的没有任何工作经历,只有成绩的同学,在毕业后6个月内找到了。
工程专业普遍减少到2个月,任何其他专业都会在六个月左右。


但以上分析的只是我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经历,所以不能够概括所有人。因为每个人的经历,简历水平,表达能力都不一样。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大部分表达能力没有本地人好,所以只能靠实习经历或者文凭来撑。但毕业后真的发现,大学期间浪费了太多时间“刷gpa”或者“早毕业”,真正重要的还是找不同的实习,积累经验,事实证明,除非你要读研究生,gpa真的没什么X用。


建议:

- 需要做准备的,本地找工作肯定比回国找要难。由于背井离乡,没有关系户,表达能力不好,并且中国没有“self branding” (自我推销)的概念,所以在面试时候并不具有优势。


说白了,北美教育就是教小孩“怎么变自信”,“怎么让雇主要我”,“怎么让自己看起来目中无人”。


所以很多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都会觉得北美人有说不来的自豪感。因为这些东西,都是贯彻在教育中的,从小他们都是这么被教大的。

- 学会靠关系, 参见4


2. 看人

之所以说看人,并不是因为留学生天生不具备优势。换句话说,留学生不仅有优势,优势还大了!留学生会说至少2个语言,对于北美90%的当地人智慧1个语言来说,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再加上中国近年发展好,哪个国家不想分一杯羹?


其次,中国学生好学刻苦努力!这个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哪个图书馆不是被中国人占据的大半江山?但是,中国学生刻苦,大部分人都花在学习上了,真正的找工作培训什么的,却常常被忽略。


最后一年,中国学生专业选择主要是:工程,商科。这两个专业是最吃香,拿钱最多的,相比北美人大学选修英语,文学,哲学这种99%失业或者找和专业完全不对口的工作来说,中国人找工作照理说是应该容易很多。


但是,事实却是,每个人都说不容易。


这几类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要求太高

这类人在过去经历上已经有辉煌的几笔,在国内的四大工作实习过,gpa也很高,但是在国外经历却不那么被认可。这类人对于自己要求比较高,不想为所谓的小的,不知名的公司工作。所以也就导致了一直找不到工作的状态。


· 工作,专业不对口

这类人要求并不高,但只是想找一个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可能方便移民,可能个人爱好)。对于这类人,都是不断的申请新的工作,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位。


· 表达能力差

表达能力是直接决定你面试后果的选项,另一句话来说就是印象分。有些工作可能用不了太多表达(比如工程类,计算机等),这些注重考你的硬技能。我这表达能力主要指,与人交流的能力,做演讲的能力。因为公司需要保证你能和其他人正常交流,有至少是朋友之间的关系。


3. 看专业

专业方面来说,自然有好就业和不好就业的。

就我的经验以及身边朋友的经历来说,

工程 — 金融,商,工程类工作

商,金融 —各大银行,咨询,市场

其他—hr,市场,以及客户代表


这些只不过是大概发展方向。因为像很多人都知道的,学工程本科的话,相当于万能金牌。因为工程难,也难毕业。很多公司并不是因为看学历而选择你的,而是因为知道你大学四年撑下来了,所以你的各方面一定还行!


至少你学会了工程学士的思维方式,而这个思维方式便是可以转换成工作上的transferrable skills 可转换性技能。


学商科,金融经济类的同学大部分都进银行了。因为他们目标明确,很多人“好面子““好品牌”,一开始就想进银行享受稳定的生活。还有人是进咨询或者市场。


相对来说,市场比较简单。当然这方面也不乏有学计算机的,后来做分析类工作也是很多的。


任何其他专业的,不带歧视的态度,相对来说是比较难就业的。然而,好的是选择其他的人并不多。大部分本地人会选择语言,哲学历史类的专业。因为专业没有实际性学到可以应用到当今社会的东西,很多人选择了读研。或者是选择一个起点比较低的职业,比如hr或者市场,客户代表什么的,从基层做起。


总体来说,专业方面层次分别很清。


值得一提的是,专业的重要性> 学校名次。比如你的专业在名次低的学校,但有实习,找到工作几率远比名次高的学校要高。


因为如果你想在当地找工作,从和你一个学校毕业的一大笔。所以在拼成绩之后,公司会更在乎你的经历。


实习方面,也是工程最好找。在这里,给大家建议暑假的时候不用着急回国或者上暑假的课,因为实习真的更加重要!我身边很多认识之前做过实习的人,99%都拿到了return offer,并且薪资翻倍,所以稳赚。


最好的打算就是在大一开始前,给职业做一个更加细分的安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4. 找工作靠关系

我的大学学了hr。当时教授在讲台上就说到,现在80%的员工都是通过内部员工推荐(employee referral) 进的公司。

这说明了啥?认识人真的很重要。


而身为国际生,在当地没有人脉,唯一有的就是大学四年认识下的塑料姐妹情。


在这里想说的是:不管是在什么场合,都是可以认识人的场合,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会给你带来什么。


还是身边人的经历,有人找到工作因为一起上兴趣班的朋友;有人找到工作因为微信上好友的朋友圈推荐;也有人通过一起上课的同学;还有是一起做义工的伙伴。真的,找工作,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而往往,这是中国学生最常忽略的东西。


因为,在中国没有networking这一说。更重要的是拼爸妈的关系。


所以这就导致了在国外的难就业,因为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我之前一直有个思维误区:我和别人关系不熟,凭什么别人推荐我?


而后来工作实习了才知道,很多公司员工推荐的人如果被录用了,那个员工还有奖金拿。(少则400美刀,多则上千)。


因为往往员工推荐的人,是各方面更值得信赖的。为了公司省了很多心思,光投递在hr的费用就远远不止这些了。


再加上,如果该员工表现的好,推荐的人也不会差。像大家都听过的一样,一个人的社会状况就是他身边最接近的5个人的中间,这个法则几乎错不了。




接下来谈本地人找工作。如果本地人没关系的话,那他们是怎么找关系的呢?


最多的方法就是coffee chat喝咖啡,也就是说在领英,或者tenthousandcoffee上找到自己喜欢的简历。比如,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上想要变成的职位。然后找到那个人,给他发信息,看他愿不愿意喝咖啡,或者单纯聊一聊。


我的经验上来说,因为人种原因,大部分亚洲人态度会比其他人好,推荐你进他们公司,或者带来人脉的几率也比较高。


因为我们之间相似度更加多。而对于其他人,你可能不会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但多多少少你可以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多的规划。也有可能因为这些喝过一杯咖啡的人,拿到一份工作。


最后一点,就是各大城市都有networking社交的活动。我最长看见的是在facebook上每周一次的社交,举办方都不大一样。但通过这个活动,你可以认识到各行各业的人。相似的app还有比如meetup之类的,也是不可以保证社交质量,但可以总体上认识更多的人。



结语

最后想说一下,找工作不难。但找到喜欢的工作,不简单。


我强烈介意在申请每一份工作前,把公司类型看清,职位描述看好,再决定申请不申请。不然一份简历投500遍都是没有用的,有的时候就算公司要了你,你也不一定想去。


我知道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个excel表格,把所有申请过的工作描述,follow up,申请结果都写在上面,这样来说对于你自己的方向,也有个大概的选择。


我认识的朋友间,大概都在申请了50-300个工作后找到了自己想呆的地方。对于完全没经验者,都是200个以上。并且这些人都是靠自己一个一个网申,才有最后的offer 的。


如果你觉得累了,想放弃,就扪心自问一下:我申请满了200个了吗?我有工作经验吗?要是都没有,那就继续申!


长路漫漫,加拿大工作还是很多的,总有自己归属的地方。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