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08:37发布于广东
澳洲本地生和留学生的择校差距
学费差异:
生活成本考量:
留学生倾向选择生活成本较低的二线城市(如阿德菜德、珀斯),而本地学生可能优先选择离家近的学校,以减少住宿开支。
原因分析&总结
澳洲本地学生和留学生的学费差距大,本地学生可能有政府补贴,而留学生需要支付全额学费。这就会影响他们选择学校的经济能力,导致留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学校,或有奖学金的学校。
另外,不同城市的生活成本差异很大,比如悉尼、墨尔本的生活费用很高,而阿德莱德、珀斯可能相对低一些。对于留学生预算有限的话,必须考虑这些因素,选择生活成本较低的地方。而本地学生可能更自由很多,如果选择住在家里,就可能优先选择就近的学校,节省住宿费用。
移民政策影响:
留学生可能选择偏远地区学校(如塔斯马尼亚大学)以获得移民加分,或优先选择技术移民清单(MLTSSL)相关专业(如护理、工程)。
签证限制:
留学生需满足课程进度和出勤率要求,可能规避高挂科率课程,而本地学生无此顾虑。
原因分析&总结
澳洲的移民政策可能会影响留学生的择校。比如,选择偏远地区的学校可能有移民加分,或某些专业在技术移民清单上,留学生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有利于移民的学校和专,比如:偏远地区担保签证491,直接引导留学生择校。
就业导向差异:
留学生重视QS排名及国际声誉(如Group of Eight大学),以提升回国就业竞争力;本地学生更关注本地雇主认可度及实习资源(如校企合作项目)。
工作签证限制:
留学生需在毕业后申请临时工作签证(485签证),可能选择紧缺行业相关专业;本地学生可直接进入求职市场。
原因分析&总结
就业前景方面,留学生可能更关注学校在国际上的声誉,以及毕业生就业率,尤其是回国后的认可度。
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留学生的选课和参与度,比如,中国留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有较多国际学生的课程,者提供额外语言支持的课程。而本地学生不会有这个问题,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课程。
签证限制:
留学生必须满足出勤率和学业进度要求,否则可能影响签证,所以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学业压力适中、通过率较高的课程,而本地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压力,可以更冒险选择挑战性高的课程。
录取门槛差异:
本地学生通过ATAR分数申请本科,留学生则需满足语言成绩(如雅思6.5)及学历等效认证。
专业竞争差异:
医学、法律等专业对留学生名额限制严格,有的可能为了保护本国学生学习,甚至不招收留学生;留学生则可能面临更高的学费,但竞争的都是常规热门专业。
原因分析&总结
大学通过留学生全额学费补贴财政,部分专业对留学生录取标准相对灵活(如商科),但对本地生保留严格名额以保障公平。
留学生语言门槛过滤了部分申请者,而本地学生需在ATAR排名中竞争有限名额。澳洲大学对本地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录取标准,比如通过ATAR分数,留学生可能需要满足语言要求(如雅思)以及学术成绩的转换。
信息渠道依赖:
留学生依赖中介机构及网络论坛,易受商业推荐影响(如中介合作院校);本地学生通过学校实地、家庭朋友、网络获取信息。
文化偏好:
留学生倾向选择多元文化环境(如悉尼、墨尔本),或华人社区支持强的学校;本地学生更关注校园传统,与社交活动契合度。
原因分析&总结
信息获取的渠道不同导致留学生可能被导向佣金较高的院校,而本地学生更了解本土院校声誉,可以通过学校、家庭、朋友或者本地教育展获取信息。
比如,本地学生因为已经有亲友在某个学校就读,或对某些学校有传统偏好,比如家族成员都毕业于某所大学而选择某所高校。而留学生可能更多依赖中介机构所提供的支持服务(住宿安排、签证协助等)、网络或者留学展(线下活动等)。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中国留学生对某些学校了解不足,或被中介引导到“特定学校”,这些学校可能提供佣金给中介,从而影响留学生的选择。
文化和语言适应方面,中国留学生考虑多的则是关于学校的语言支持服务,比如,是否有足够的国际学生社区。而本地学生可能更关注校园文化、社团活动是否与自己的兴趣契合。此外,中国留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位于大城市的学校,如悉尼、墨尔本,因为这些地方生活便利,华人社区大,适应起来更容易。
本地认可度高,留学生申请少的学校
01
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
02
昆士兰科技大学(QUT)
03
悉尼科技大学(UTS)
04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