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体系 | 教育部宣布:2028年起调整初级学院和励仁高中的入学标准
教育部指出,过去五年,进入初院的学生占每届约27%,进入理工学院的占约43%,比率持稳。
从2028年起,初级学院的入学标准改为根据第一语言+最佳四科(L1R4)的成绩,比现有L1R5要求的六科少一科。中学生因此可选择少修科目,以腾出时间发展其他兴趣,有更多全面发展的空间。
今年2025年的中二生将是首届受调整影响的学生。算入L1R4的科目仍须包括:人文、数学和科学,对母语科的要求也不变,以维持课程严谨,让学生继续在各学科打下良好基础。
届时,初院的入学门槛将相应地从原有的20分调整为16分,三年制的励仁高中(Millennia Institute)入学门槛保持20分。L1R4是第一语文和最佳四科的等级总和,每一科的最佳等级为1分。

▲图/新加坡联合早报▲
学生如果达到特定条件,例如课程辅助活动表现佳,还是会继续享有优待分(bonus point);由于少了一科的积分,新制中的优待分顶限将从原有的4分调至3分。
另外,据教育部提供资料,申请并获选参加华文、马来文或淡米尔文语文特选课程的学生,则可在优待分上限之外继续获得额外两个优待分,即总共最多五个优待分。
▲图/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星期四(3月6日)举行的国会拨款委员会会议上,教育部长陈振声宣布了这一入学标准调整,以配合教育部的最新规划。
他指出,L1R5 作为初级学院的入学标准自1989年实施,最初是为了筛选能够适应初院课程的学生。当时,许多学生因难以跟上课程进度,在 A 水准会考 中成绩不佳。然而,如今 A 水准的整体及格率已从1990年的 约65% 提高至90%以上,学生难以适应初院课程的情况已不再是主要问题。
基于此,教育部决定调整入学标准,让学生可以选择减少修读的科目,或者在较基础的水平选修某些课程,从而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发展个人兴趣,并在课外活动中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
尽管如此,陈振声强调,这次调整并不意味着降低入学门槛,仍会确保学生具备完成初院课程所需的扎实基础。同时,这一调整也不会提高门槛,只是相应地将入学分数标准调整为 16分。教育部预计,此次调整不会显著改变进入初院的学生比例,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
过去五年数据显示,每届学生中约 27% 进入初院,43% 进入理工学院,整体比例保持稳定。在不计算直通车计划(Integrated Programme, IP)学生的情况下,符合初院资格的学生中,有约 42% 选择理工学院,这一趋势在过去五年间同样维持不变。
首先是年龄要求,学生若已满7周岁:想要从国内的学校进入新加坡政府学校,就必须参加由新加坡教育部为有意申请就读新加坡政府中、小学的国际学生统一组织、安排的入学考试AEIS考试(Admissions Exerci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年龄需要介于7-16周岁。
要考入顶尖中学,学生必须先进入本地小学,再通过PSLE考入理想中学。年龄需介于7-12岁。若超过12岁,学生需通过AEIS考试后,再被教育部自由分配到邻里中学。
小二入学:7岁或以上
小三入学:8岁或以上
小四入学:9岁或以上
小五入学:10岁或以上
*申请人年龄在入学年(政府学校)不能比同年级的新加坡学生超出2年。
(资讯来源:教育部官网)
进入了政府小学的学生就可以凭自身实力在小六会考PSLE考入理想的学校
年龄介于12-16周岁,学生通过了AEIS考试后虽不能自主选择学校,但进入中学的学生也可以通过“O”水准考入初级学院,再通过A level考进亚洲顶尖学府。
*申请人年龄在入学年(政府学校)不能比同年级的新加坡学生超出2年。
(资讯来源:教育部官网)
年满16岁或以上的学生也同样可以通过新加坡剑桥“O”水准考试(GCE”O”Level)成绩申请进入新加坡18所初级学院或理工学院。
16岁或以上的孩子仍然可以通过先前提到的新加坡剑桥“O”水准考试(GCE”O”Level)成绩申请进入新加坡18所初级学院(相等于国内高中)、5所理工学院(Poly)、南洋艺术学院、新加坡私立学院开办的"A"水准课程或大学先修班课程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大学先修班和大学等继续深造。
新加坡“O”水准考试是由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局共同主办的统一考试,也是新加坡的中学生在 4 年中学教育结束后参加的考试。考试成绩为英联邦各个国家所承认和接受。“O”水准考试的科目有英文、华文、高级数学、初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会计、历史、地理、综合人文等;私立院校(如新加坡汉桥学院)一般开设英文、华文、高级数学、普通数学、科学等科目,适合中国学生学习。
对O水准考试还有更多问题的家长同学们可以观看以下的学长姐分享。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