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好书分享 | 14岁开始留学的远行少年

2020-12-08

关注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热爱生命》





14岁,你在做什么?


于多数人而言,14岁,可能还在教室走廊追逐喧哗,在校门口的零食摊流连,安逸地生活在父母的照料与保护中。或许从未离开生活的城市,也未曾在异乡的土地驻足,更别谈何谓诗与远方,求学与梦想。


如果说,14岁只身一人前往英国求学已是莫大的勇气。那么,在陌生困窘的新环境中,一步步突破语言与社交的障碍,拿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历史系的学士学位,随后又攻读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东亚研究专业。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王欣婷,在充满着未知与挑战的人生中不断前行。


王欣婷,出生于1992年,长于深圳

本科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历史系

研究生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专业

著有长篇小说《远行的少年》《蓝茧》等

现任职于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


显然,随着升学的日益紧张,留学低龄化已不是罕见现象。在芝士的办公室里,有很多学生就读于美国、英国、加拿大的顶级高中,他们比其他的孩子更早离开家乡,为了接受更地道的国际教育。然而也会有家长担心孩子年龄太小,尚不成熟的孩子出国留学将会面临什么困难?又该如何适应新的文化语境?接下来让我们听听王欣婷的真实人生经历,看看是否会给你一点启发?





我1992年出生在湖南,4岁时随父母来到深圳。小学在班里默默无闻,成绩平平,尤其数学分数堪忧。虽然父母对成绩的要求不是很苛刻,但费劲口舌给我讲数学题,我仍旧一脸疑惑时,也会忍不住发脾气。相比而言,三科成绩里语文比较好,写作文也从没觉得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我的小学当年是有名的实行素质教育理念的学校,每年都有很多大型活动。我们学校也比较注重阅读,每个假期都会布置长长的课外阅读的书单。学校有开放的图书馆,班里也有图书角。或许是学校和家庭氛围的双重作用,我从小还算是爱阅读的孩子。


初中我没有考上重点班,却是人生中比较大的一个转折点。第一次单元考,竟然考得不错,老师还把我作为成绩好的学生,叫到办公室里去了。这一下子增加了我的信心,在班里也变得更加活跃了。 


不过虽然对比小学,初中的我已经有了一些进步,但那时候除了认真完成作业,我并没有格外努力,也很少去想自己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



14岁留学英国


出国读书这件事是我自己决定的,并且从很小的时候就萌生了这个想法。三年级的暑假,因为爸爸在美国读研究生,我有机会在纽约待了两个月。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待了就不想走了,或许是发现美国小朋友暑假都不用写作业吧。


当然小小年纪的我没留在美国,但出国读书的想法就这样种在了我的心里。回想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我好像从来没有因为要独自一人离家远行而感到害怕。


初二下学期,我来到一所英国的寄宿学校学习。老实说我的准备很不充足,对国外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完全不了解,英语水平和聋子哑巴几乎无异。除此之外,我还是个插班生,一学年里的第三个学期才转学过来,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


刚到英国时有一个让我至今难忘的糗事。英国学校是走班制的,也就是每节课的同学都不相同。这一点我之前完全不知道,上完第一天的第一节课后,理所当然地跟着同桌走。她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她上什么课,我就上什么课。后来才发现,好多节课都完全走错教室了。


总得来说,到英国的第一个学期过得是谨小慎微、亦步亦趋、默默无声,比较压抑。但我这个人可能韧劲还可以,也没有觉得特别大不了。在《远行的少年》的开头,“我”到学校后的第一个晚上把自己蒙在被子哭。但其实我自己到英国以后并没有怎么哭。




除了努力,别无他法


到英国以后,我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比在中国的时候更努力了。当然,这主要跟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实在太大有关。我的学习从一种跟着老师和课程“随大流”的学习,变成了更为主动的学习。


我学习英语的一个主要途径是阅读。记得学校的图书馆有一个角落,那里的书都是给非英语母语的学生看的,还根据难度分了级。刚到英国的第一个学期,我总是去那个书柜借书,借得最多的就是图文并茂、简写版的名著,比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当然原著的精髓已经全没了,也就是读一个故事梗概。我有一个单词本,到哪里都揣着。每天晚上以及周末的空余时间,就看书学习。


第一个学期结束后,接下来我就开始了我的GCSE和A-LEVEL四年的学习。除了完成学校的学习,我很多的时间都用在了阅读上。等我的水平稍有提升,我就不读名著简写本了,改为直接读原著,比如《雾都孤儿》《呼啸山庄》《简爱》等。但一开始我仍然没办法全部看懂,只能对照着中文阅读。


除了读,有一段时间我还听名著的录音。通过参加一个讲座,我拿到一个有很多名著音频的U盘。因为很喜欢《飘》,当时主要听这本书。听一段,再看一段书。《飘》里面有挺多黑人的口音,所以有些我仍然听不太懂,就只能一次又一次重复听,整本书听了好几次。


除了阅读,我也比较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写作。我从小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到英国以后,很快就改成用英语写日记了。语法错误一大堆,现在回过头看简直惨不忍睹。不过就是因为错误一大堆,更得写了。


最后再说一下口语。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国人就越多(现在低龄留学的人数比我那时候就更多了),中国人只跟中国人玩的情况也很普遍。我个人还是会有意识地去结交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当然一方面是可以提升英语,另一方面是跟不同背景的人交流也很有意思。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英国的老师和同学都还是挺开放的,我没有遇到过受歧视的情况。但是英国人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你不主动和积极地跟他们沟通,他们也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你的朋友。但是与此同时,我也是有中国朋友,我觉得凡事还是有一个平衡比较好。



说到这里我想提一下,做这些都不是痛苦的学习,而是出于喜欢。除了阅读,看电影、电视剧也给了我极大的滋养,不论是对文化的了解,还是内心的满足。


语言的学习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一直到现在,我还是需要持续学习英语。


说了这么多学习,现在我也快30岁了,最深的感受是毕业以后很多东西都归零了,完全是重新的开始。我觉得对孩子的教育,人格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他/她需要哪些品质,才能让他/她拥有一个比较富足的人生?这个富足当然不只是说物质上的。



文学创作的探索


近期我的小说《远行的少年》出版,内容根据我第一年在英国学习、生活的经历改编。


从小我似乎就对写作比较有兴趣。写小说的第一次尝试是在小学高年级。我跟朋友们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写一写班里的那些事儿,内容也是真真假假,现实与想象结合。


我还记得书名叫《校园里的不可思议——LOVE》,想着写一个系列。后来真写了不少,可惜稿子没有保留下来。


到了大学,又产生了以小说的形式记录身边故事的欲望。大二暑假开始写,写到大三毕业写了28万字,也就是后来出版的《蓝茧》。这个时候的写作有些自我,主要关注的是自我的表达。但这也确实是真诚的表达,不是为了迎合任何人或者市场的写作,也记录了处在那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真实的想法。


从《蓝茧》到《远行的少年》的出版经历了6年。这6年的时间虽然我也做了不少其他事情,但一直没有间断过写作,虽然很多创作都仅仅保留在电脑里。到了《远行的少年》,虽然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我确实更关注如何创作一部文学作品,而不仅仅是我想说什么。当然与此同时,那份真诚不能丢。


为什么写《远行的少年》?


在多次尝试创作却都不满意后,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老师的话,他曾告诉我,只有编不出来的那些东西,才决定质感之有无。文学作品一定要有真生命。于是我决定写一写自己第一年去英国读书的经历。


看过这本书的不少朋友跟我说:“太真实了!”还有的说:“想问下你是什么时候写的,如果是最近写的,你的记忆力太强了!” 其实我是一个记忆力很不好的人,我也没可能记得所有十几年前发生的事情。


打从一开始,我没打算,也没办法写纯个人真实经历的作品。但是,我确实希望这本书是真实的。这种真实并不来自于每个事件我个人都经历过,而是一种感受和情感上的真实,一种符合书中建构的场景的真实,一种每个情景都符合逻辑的真实。我去读了当时自己写的日记,我寻找的是一个14岁女孩在那样一种情况下,会有怎样的感受。那么我塑造的每个事件,都要符合这个女孩可能做出的行为。


我把《远行的少年》看作是一本成长小说。在阅读其他人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时,我也非常看中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但对我而言,我希望我传达的变化是一种极其真实的变化。它不一定是英雄人物式的,它最好是来自于细微之处的,它是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的,是读者可以感同身受的。


比如在这本书的结尾,虽然主人公有了很多改变和成长,但我不想让她变成一个“超人”,什么都很优秀。她还需要更多时间去继续成长,这一年只是一个开始。我希望读者读了以后,不论他是否出过国或者要出国,都能有代入感,而不只是觉得那是一个虚构的、离他们很远的故事。


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我想别人也会产生共鸣。




01

讲座报名


莫愁前路无知己,相信每一位踏上远行之路的求学少年都有过或相同,或迥异的人生体验。字里行间透露的是她对远行生活的感悟以及英美双名校的求学体验,恰巧,最近我们的很多家长和孩子正在纠结英国和美国到底该如何选择?教育的本质有何区别?


 下周四晚上

我们将邀请王欣婷与我们分享关于低龄留学与英美名校学习的故事


【讲座时间】

12月10日 20:00


【讲座形式】

线上讲座


02

书籍购买



而关于王欣婷的求学之旅也远不止于此,《远行的少年》是她对低龄化留学的探讨与感悟,深刻的故事背后也折射出一代留学人的追梦赤子心。口语的表达难以尽述,不妨就到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一切吧!



北美留学生网


北美留学生网留学事业部成立于2012年,是全美唯一同时获AIRC、U.S. News Global Education、ICEF、NACAC四方权威认证的留学教育服务公司。



北美留学生网留学事业部以“做最大最温暖的留学生服务平台,让我们所服务的留学生感到幸福”为使命,站在“Life-Coach”的角度来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梦想.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