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哈佛爸爸和两个女儿的成长经历,揭露美国名校录取真相

2021-09-06

关注

前言:马的特性是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在培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把自己当马,很乐意让孩子骑在自己的背上,这样他们就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当积极主动地为孩子提供与教育有关的服务,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帮助他们更有把握地到达目标。


两个女儿考上哈佛,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奇迹。但爸爸Wiliam认为,这种“奇迹”不是因为女儿天生很优秀,孩子是普通的孩子,他们也是普通的家长,这也正区别于其他极端教育方法的基础:大部分孩子都是可塑的,他们也愿意配合老师或家长的教育。就这些孩子来说,老师和家长的作用是巨大的,家长应该积极介入孩子的教育中。

今天,我们特别谈谈Wiliam和他的两个哈佛女儿,与他们一起探讨中美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模式等问题,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启迪。


起跑线上的输赢并不重要

就算孩子在多次短程赛跑的起跑线上输了,如果孩子能在输的基础上学到经验,最后一次远程赛跑中赢了,那这个孩子依然是赢家。

Wiliam看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不独华人所有,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诸多家长们在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上名牌幼儿园互相竞争的同时,太平洋的另一边,美国纽约市某些名牌幼儿园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以至于录取率低于百分之三。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早期阶段,输和赢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小婷和小颖姐妹俩绝对算得上是“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Wiliam说,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由于那时他们都还没有在美国立稳脚跟,只好把孩子暂时送回中国,当两年后两个孩子回到美国开始上小学时,她们的语言和生活习惯都与美国小学的同龄人不一样,英语也得从头学。

“她们当时的英语并不好,开始时也就很难跟美国同学和老师交流,所以我们当时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她们尽快把英语赶上去。”Wiliam说,虽然当时输在了小学这道起跑线上,但他和两个孩子从来都不认为会一直落后,他用的方法是每天带她们去公园玩,因为公园里总是有很多与她们年纪相当的美国小孩,有些小孩还是她们的同学。有爸爸在场鼓励,两个女儿的胆量就大很多。于是尽管英语还不好,但她们还是会很大胆也很大方地与不同的美国小孩交谈,互问名字,然后一起玩。在公园玩时她们已经有了与美国小孩打交道的经验,于是白天在学校上学时她们也能很自然地与同班的美国同学交流。


使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父母能给小孩的最好礼物莫过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在两个孩子的教育过程中,Wiliam采取的是“先紧后松”的策略,用他的话说:小的时候管好了,大的时候就省心了,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花时间精力管好孩子是绝对值得做的事情。为了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孩子,Wiliam与上司同事沟通,准时下班,但在上班时间多做一些事情,在家时也可看一些工作上的资料。直到现在,Wiliam仍然觉得当时的权衡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因为小学时期是让孩子养成各种优良习惯的时期,也是家长培养孩子具备做事坚持性和遇到困难保持乐观等优良素质的关键时期。

与许多家长单纯地“管”不同,Wiliam强调要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学。“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一般特别希望能跟父母一起多玩,也特别愿意听家长的话,这对家长来说是很宝贵的一段时光。家长就是要在与孩子一起玩的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孩子。”Wiliam说,在他们家里,承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对孩子承诺,每天下班回来带她们出去玩,但在玩之前,她们必须做完且做好她们的作业,而孩子们也承诺会完成所有作业,并让他回家检查。“在完成作业后,我们会去公园里玩个尽兴而归,而且因为她们的作业都是我先检查过的,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她们也就更有动力做好作业。久而久之,生活变得很有规律,孩子的各种习惯也开始慢慢养成。”

随着孩子学习效率越来越高,Wiliam开始为女儿做出新的学习项目调整,挑战学钢琴。学钢琴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反复练习的过程,因此,琴童很多,但半途而废的不少。在还没开始钢琴学习时,Wiliam就向两个孩子反复强调了要求: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认真做好。当两个女儿都向我表示愿意学钢琴也愿意每天练琴之后,才最终下定决心买了钢琴。“为了能让她们学好钢琴,我陪着她们学。因为只有当我也有一定的钢琴知识,她们才愿意听我的指导,我也才能在家里指导她们练琴,帮助她们养成每天练琴的习惯等。”


以兴趣引领教育

我不主张让孩子顺其自然放养式地被动发展,也不赞同压抑孩子的某些天生兴趣而强制地往父母规定的方向发展。

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最大的美德。”Wiliam认为,当孩子对某件事物有好奇心时,就会产生兴趣,就有兴趣学习和研究,如果大人在这个时候给孩子以方便和支持,帮助孩子搞清楚那件事物的秘密,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能让他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Wiliam举了一个例子,一般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看太多电视,但Wiliam却觉得,既然孩子们如此热爱看电视,如果运用恰当,看电视也可以帮助孩子开发智力。“我会时不时和她们一起看她们选择的电视节目,在不看电视的时候,我们会聊到电视节目中的某些人物或事件,我会要求孩子回忆和讲述电视节目中的某些故事情节,这样,孩子的智力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

到了孩子二三年级时,小婷的老师鼓励学生每周写一篇“当今新闻”的短文,Wiliam就趁此机会引导她去看适合的电视新闻节目,鼓励她每周用电脑写几篇“当今新闻”短文,这样,她就会有目的地看一些电视节目作为写作素材,因为要求要用电脑写作文,她也学会了电脑打字。而且,在检查语病错误修改作文的时候,孩子的写作水平也在潜移默化地提高。

中美家长其实有许多相似之处

好多人都说,美国家长一般比较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会比较在乎孩子的意见和感受,也会喜欢对孩子采取多鼓励的教育方式。而中国家长则喜欢对孩子提出高要求,要孩子按家长的意志办事,不愿意轻易表扬孩子,还往往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就我的看法来说,也许上述情况确实存在,但并不是绝对的。美国家长和中国家长其实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家长是有不同类型的。一些家长善于引导孩子,喜欢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孩子勇于探索努力地学。一些家长要强迫孩子按家长的意志学。一些家长每天逼着孩子完成学校作业像监工那样看着孩子学。还有一些家长为孩子提供一切,让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却还能美其名曰让孩子快乐地学。美国和中国其实都有这些不同类型的家长,只是哪种类型多一些,哪种类型少一些的区别。这不是美国特色,也不是中国特色。不过,很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相对喜欢引导型鼓励型的这一类型的家长。我也提倡采用引导型鼓励型这一类型家长的教育方式。

此外,美国学校的家长会(PTA)组织的教育方式也确实值得中国家长借鉴。大家都知道,家长、老师、学生三者互相配合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最好的效果。美国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有家长会组织。这个组织的主要功能就是从家长的角度来配合学校,协调好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毕竟,不同家长是有不同需求的,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对教育的关注度也是不同的。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如果当事的家长能通过家长会组织来积极沟通,采用不同家长的集体智慧来想出好办法,这就可以协调好某些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的关系,解决好某些教育孩子的难题,也就更能教育好孩子。同样,如果老师在教育学生问题上遇到了困难,也可以通过家长会来得到家长们的支持或谅解。


分数是衡量学业能力的标准,也是学生能否上美国名牌大学的敲门砖,就我来说,我在农村当过多年的农民,没有机会念高中,凭着考试成绩高分才上了大学,后来也凭着考试成绩高分才能来美国留学  ,所以我很看重考试分数。两个女儿也一样,非常看重考试分数。她们很努力学习,这就是为什么她能在各门关键考试中考出高分的原因。

不过,两个女儿和我都认为,光在考试中得高分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必须通过课外活动才能学会很多实用的技巧,也才能提高能力并取得成就。此外,我们认为读好书在考试中得高分和做好课外活动其实可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若想在考试中得高分,关键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尽管课外活动会占用时间,但课外活动会帮助学生提高很多能力,也会促使学生找到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加强学生管理好时间的能力。所以,多参加课外活动对学生是有很多好处的。

美国名校一般用分数线作为第一关来淘汰不合格的学生,然后再用课外活动等方面的能力来选择有才能的学生。尽管中国采用的高考方式目前只凭分数线来录取学生,但我希望更多的家长能认识到,多参加课外活动其实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并在考试中考出高分。

事实上,大部分在课外活动中很活跃的人,成绩往往也很优秀。反之,大部分不喜欢课外活动的人,成绩往往也都不怎么优秀。高分低能不喜欢课外活动的学生确实存在,但不会很多。美国名校是不会录取高分低能的学生的。中国名校的老师和同学也会看不起高分低能的学生的。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一直起着有意引导的角色,孩子也一直很听我的话,有积极向上努力争取优秀的习惯。然而,我那时的具体目标并不很明确。直到小婷上八年级时,她的目标明确了,向我表明了她要争取上哈佛的愿望。在那个时候,她那股想上哈佛的愿望是那么地强烈,一点也不亚于我当年在农村时想上大学的愿望。我的目标于是也就因此明确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全力支持她,帮助她实现愿望。于是,我们开始详细了解上哈佛的入学要求和录取标准,也经常一起讨论各阶段的行动计划和步骤。

于是,上九年级后,女儿非常积极地寻找机会,一旦有了机会,我们就会一起讨论,我会给她出谋划策,也会教她如何一步步脚踏实地实施计划。比如说,女儿在九年级时发现了一个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主办的每年一次的年轻人自然科学者大奖竞赛机会。当婷娜回家告诉我有这么一个竞赛机会时,我是很兴奋的,立刻为她出谋划策,也鼓励她开动起脑筋并积极行动起来。女儿和我当时都有股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在这次有明确目标且有计划的行动中旗开得胜。


那年春天,女儿在公园里一株树上初长的一些叶芽中发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红点和叶瘤现象。为了搞清楚为什么一些叶芽会有这样奇怪的红点和叶瘤,婷娜对公园的这株树进行了一系列历时半年多的科学观察和调查。这项科研不仅要求计划周密,而且要求脚踏实地,一丝不苟,按时观察拍照等。在整个过程中,我都对她计划的实施进行了指导和监督。结果,在那年的全美年轻人自然科学者大奖竞赛中,小婷初战告捷,赢得了决赛奖,做到了马到成功。当然,更重要的是,女儿通过这次竞赛有效地培养和发挥了奋发向上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也提高了她的创造力和坚持的毅力,这促成了她后来能在历时更长水平更高的多项高中生科研大赛中赢得更多项大奖。

美国教育的特点

美国教育最大也是最好的特点就是整体化教育。学校教育要求的不光是学业上的优秀,还需要学生了解很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等。此外还要求学生学很多实用的软技能,包括学习领导才能、创新才能、人际关系、建立人脉等。

比如说,当女儿回顾她的高中经历时,记忆最深的是她在科学研究项目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中难忘的事件。想到的是她在与校外的科学家写专业电子邮件,在设计科研步骤,在为某个活动制定可行计划,在与正反方对手辩论等等。这些学校活动经历让她成长为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也让她学到了不少对她终生都有价值的软技能。


从美国顶尖大学的录取可以看出,美国教育的目的就是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在美国标准升学考试中考满分的学生不一定能被美国顶尖大学录取。美国顶尖大学要寻找的是兴趣广泛且有特殊经历及才能的学生,而学生只能通过不同的课外活动才能学到并展现出各自独特的兴趣、经历和才能。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