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维思大学ED学子的8000字申请总结

2023-01-18发布于北京

关注
ED录取

维斯大学(卫斯理安)
Wesleyan University





M同学-深圳某高中

托福110、SAT1480

U.S.NEWS文理第18位维斯大学录取



查看ED结果的那一天,我并没有很早地爬起来,而是很自然地睡到了8点多。点开portal的过程中也没有很紧张,看到录取通知的时候,并没有很兴奋地尖叫,而是很沉默地把整个录取信读完了,然后从内心深处滋生出一种很深沉、很奇特的感觉,看着信中写着:我们看出你是很适合维思的学生,并且你会在维思继续追随你的梦想等等,虽然我知道他给每个被录取学生的通知书都这么说,但我依然感觉招生官是在很真诚地给我个人的反馈和认可,我居然默默地哭了


维思大学是美国一所文理学院,大陆学生的家庭对文理学院的了解相对比大U少得多,我把我申请过程中的选校、文书、人设和3小时留学指导我申请的情况分享出来,希望可以给后面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参考和帮助。



 1 

 关于选校  


从10年级差不多结束的时候开始,我就决定要去文理学院。我的兴趣有点广泛,偏人文社科和艺术,喜欢交友,但更注重与人的紧密关系。而文理学院选课自由度大,有的学校甚至可以自己设计专业,师生比高,学生人数比大U少很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会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文理学院的环境也可以让我静下心好好学习和探索多方面的兴趣,这是资源多,但人也多,活动多就很热闹的大u没法提供给我的。另外我和父母都觉得本科阶段应该多做各方面的探索,在申请研究生时再定未来职业的方向,这刚好也和文理学院更注重通识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相契合。


我在11年级的5月结束AP考试之后,就开始着重研究文理学院,也了解了几所小型的大U。大多数文理学院对申请者的GPA包容度比大U高,文理学院更看重的是学生和学校的匹配度,部分学校还可以选择不提供SAT成绩。英杰老师告诉我,我的GPA可以够得着US.NEWS排名中,从明德开始排名之后的学校。文理学院每年的排名也都有些变动,我和我父母都觉得前10-前30单独的文理学院师资差别不大(有属于多校联盟的学校,课程多样性会相应增加一些),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一开始,我对所有学校都是迷茫的,就一股脑地在看关于各种学校的帖子,在看别人的访校文章时会留意比如:天气,治安,氛围,不是偏理工的学校,住宿,伙食等等。


有朋友建议我从研究小文书开始选校,当我看到史密斯的小文书题目:请告诉我们对你特别有意义的一首歌或一首音乐以及原因时,我就很喜欢这个题目,因为感觉它跟我的兴趣和生活很接近,但我还是不想去女校,所以我发现可能仅从小文书下手还是不适合我,而更应该从课程和专业入手。


比如我对艺术、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写作都感兴趣,而不少文理学院有跨学科的专业,这样我就着重了解不同文理学院的跨学科专业,尝试满足在学一个Major的时候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探索。


  2  

 我选校考虑的先后因素  


经过3个多月的摸索,我和父母定出了选校考虑的先后因素:


一,首先在学校官网看有没我喜欢的专业和课程,有哪些优势专业,重点关注跨学科专业。这一点我在11月中旬开始仔细研究ED2的学校时,感受尤为强烈。


除了单独的学校,我也了解了以阿默斯特学院为首的麻省五校联盟,比如就读史密斯女校,可以去其它4所学校上课,学生可以通过PVTA的公交系统免费来往于五校之间,但通过谷歌地图,我发现史密斯与其它学校有来回约1-3小时左右公交的距离。又比如以斯沃斯莫尔为首的宾州三校联盟,哈弗福德与布林茅尔女校就面对面隔条马路,布林茅尔也确实有女生在哈弗福德上的课比本校还多,但联盟校选课的原则是首先满足本校学生,所以,我还是优先研究偏大型的独立文理学院。


二,其次是地理位置。


这里面就包括了天气、治安、交通和未来就业等方面。我更喜欢美东的文化历史氛围,同时希望学校和周边的治安总体偏安全,距离大中城市3小时左右车程,我从小在温暖的南方长大,希望大学在四季分明、冬天有雪、但不要太冷、冬季不要太长的地方。我目前的打算是本科毕业后读研,所以学校位置对就业的影响基本不考虑。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中国大陆对文理学院了解少,本科毕业后直接回国求职是有明显劣势的。


三,接着是学校食宿条件以及整体规模和氛围。


我希望宿舍条件和伙食至少要一般吧,学校的本科人数在2千以上的,对大陆学生友好,但同胞不要太多而扎堆,氛围活跃、包容、偏多元化和自由点,并且希望是混校,所以女校放在最后考虑。


四,最后考虑的是排名。


英杰老师觉得我可以ED1冲一下康奈尔,它的排名和国内知名度确实有诱惑力。但冷静思考,一是觉得我在本科阶段还是不适合这种大型的大U,二是我大致研究了一下康奈尔的优势专业,没发现让我特别有感觉的,三是康村虽然很大,但毕竟很村,整体的地理位置对我来说太偏远。


另外我在选校的初期,非常希望在本科阶段能同时加修一个艺术设计专业,英杰老师当时给我推荐了卡梅,但在我眼里,这个CS大牛校,卷的程度就是我现在就读高中的高级版,而且我对CS兴趣不大。但对于打算本科毕业后就工作,尤其是回国求职的同学,建议还是要把排名放在前面考量。


  3  

 了解学校的途径  


我了解学校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就是可以从美国的很多网站来了解:主要是学校官网,其次就是像美国知乎quora,youtube, niche, rate my professor,还有查天气网站,比如weatherspark.com,治安网站,比如:neighborhoodscout.com。


对于我来说,在官网浏览信息时,我最能get到的就是它的专业、课程和活动。


第二种就是国内的一些渠道:微信,知乎,喜马拉雅,B站,留学机构讲座等等,尤其适合英文不是特别熟练的家长,我父母就在公众号看了大量介绍美国大学,尤其是文理学院的文章和视频。有些大学也有微信公众号,比如WesleyanU。


第三种就是熟悉学校的人:比如自己的顾问,因为文理学院的人文社科都很强,但不是所有文理学院都有艺术氛围,我最开始同时在了解瓦萨、史密斯、维思、汉密尔顿这几所艺术课程不错或有艺术博物馆的学校,后来特别留意到维思,是因为英杰老师跟我提了一嘴“维思的跨学科做得不错”。但再有经验的顾问也不可能对美国前100的每所大学的细节都非常了解,所以我强烈推荐大家通过顾问和亲戚朋友圈来找在校生或已毕业的学生了解情况,因为是同龄人,关系也比较单纯,好的点、坏的点都会说,我会在后面介绍放弃ED2瓦萨时再提到这点。


第四种就是线上和线下招生会,对于大陆学生,近几年基本就只能参加线上的了,8月底我参加了维思、里士满等5所文理学院的联合线上招生会,就是在WesleyanU公众号看到的信息。


 4 

 我选校的过程 


我在维思官网查跨学科专业时,发现了他的CSS跨学科专业(college of social studies)。我在高中阶段有选修过AP的欧洲史、美国史和经济学,我的主活动就是社会调研与写作结合,我对政治也比较关注,而CSS这个专业结合了历史、政府、政治和社会理论以及经济学多个专业,简直太棒了!


这让我开始把维思官网挂在我的电脑浏览器主页上,我父母也会把他们搜索到维思的相关信息发给我。然后我也发现维思的电影专业很好,并且艺术氛围十分浓厚,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后来了解到维思的所在地:米德尔敦刚好在波士顿和纽约的中间,自驾大约都是2小时,公交4个多小时。他的天气、治安情况也符合我的期望,学校规模和氛围也是我喜欢的。


当然,每所学校各有他的特点,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维思,他的地理位置不算很偏,但出行的交通并不是非常方便,维思没有瓦萨那样又美又大的植物园,也没史密斯那样有钱,把学校维护得漂亮气派,也没有我向往的马场,宿舍和伙食也一般,但他具备我最看重的那些因素。


所以,列出自己最看重的因素就好比手持指南针,这样就不容易迷失在选校的丛林中。


我在浏览了各种帖子和网站之后,8月份,英杰老师帮我联系到了一位已从维思毕业的学姐,和她聊了后,最终确定了维思就是在我能力范围之内、我最想去、也最适合我的学校。


我和父母都很认同“申请学校不在多,而是每所申请的学校都是我想去的”这样的申请思路。所以我EA的两所学校:里士满大学(文理学院)和维拉诺瓦大学,以及ED1维思都有研究,但花时间最多的还是维思。


8月确定了ED1维思后,我在8-10月份需要整理我做人物访谈写下的数万字文章,选择EA的学校,写EA和ED1学校的主文书和小文书,梳理活动列表,还要分别最后备考1次SAT和托福,加上ED2的提交也是在1月1日,所以10月就只是初步决定ED2瓦萨,因为他的氛围跟维思很像,都是很自由、很有创造力、艺术氛围浓的那种,跨学科专业也很棒,然后在各种帖子的排查过程中,也觉得校园环境和地理位置、天气什么的也都不错,住宿什么的也还可以。


在11月中旬提交了ED1维思的申请后,我开始着重研究瓦萨。当时英杰老师又帮我联系到一位瓦萨的学长,跟他一聊,才知道校园治安相对较差,会有偷窃行为发生,而且学校食堂的食物选择也很少。当时学长还提醒我课程适合的重要性,因为他并不了解瓦萨跨学科专业的情况,要我好好查一下。我之前是听说了瓦萨的跨学科做得特别好,所以想当然地认为肯定有我喜欢的专业,但是当我在官网逐一查看十几个跨学科专业时,发现瓦萨的跨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很明确,比如Greek and Roman Studies,hispanic studies等等,我对这种方式的理解是,通过研究一个明确的方向或主题来学习和掌握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如果刚好有自己喜欢的方向,那就非常好,但很可惜,竟然没有一个方向是我喜欢的。瓦萨也提供学生自己设计专业的机会,但我评估了一下自己的能力,觉得我和学校教授都互为小白鼠的风险很高,而且很可能有不少课程只有我一个学生,缺乏碰撞和交流。


因为没有合适的专业和不太好的治安,我放弃了ED2瓦萨的计划。这时候,我强烈意识到,去到一所大学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我所想学的课程和专业。于是,在接下来的ED2和RD选校过程中,我进入学校官网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查看专业和课程,结果发现汉密尔顿、史密斯、罗彻斯特、波士顿学院等学校都没有像维思CSS专业这样让我感兴趣的跨学科专业,而里士满大学竟然有个全球研究项目非常吸引我,我饶有兴趣地查看了这个项目下面所有的课程,加上9月让我选择EA他的因素:比如位置不错、校园美、食宿条件好、有艺术氛围等,我发现ED2里士满才是我的最佳选择。没办法,我再继续研究弗吉尼亚大学,考虑到他的原因是文科很强,位置不错,校园很美,结果我发现他也有一个类似的全球研究项目,但他没有ED2。而且即使再次选择,我也仍然会ED1维思,因为我最想去的还是文理学院。


所以,我建议后面的学弟学妹们,尽量留出充足的时间,按照自己确定的选校因素,深入研究每一所打算申请的学校,然后在写文书之前,至少确定好EA、ED1、ED2学校清单,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会是怎么样。


 5 

 如何让自己跟维思匹配 


我听说文理学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他们看到你真的喜欢他们,而不是随便撒网,这就需要不断的“表白”。


所以我先去了维思的官网,了解到他们希望学生是open mindedness和有practical idealism的,并知道了维思作为官方中文名的意思。“表白”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我在8月底的线上招生会之后给招生官写邮件问过关于课程的问题,以及尝试开启一些话题让他更了解我,对我有印象,招生官也在邮件中跟我提到了campus里的一些比较独特,并且一般校外人不深入研究可能不会知道的地方,比如他们的long lane farm。


其次,我用毛笔书法分别写出了“维思大学”、“博雅”和一幅我自己结合维思大学和博雅教育理念从而创作出来的对联。我是在生日那天写的“维思大学”,并录了本来要发给招生部门的一个视频,里面介绍了这幅作品和在生日时写这幅作品对我的意义,但后来因一些原因并没有发过去。所以我就在跟维思大四在校生的面试中,把三幅作品都展示了出来,并且解释说自己喜欢书法,因为向往美国大学本科的博雅教育,就写了中文的“博雅” 这两个字,也说了一下我觉得博雅教育可以给我更多尝试不同方向和自我探索机会,也会提高我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底层能力,最后也解释了“维思大学”和那幅对联的寓意。在面试中,我也提到了long lane farm, 我对css的理解和兴趣,并和自己的活动联系上,从而尽可能地表现出我和维思的适配度。


维思的艺术氛围浓厚,英杰老师在我提交EA申请后,建议我整理一下艺术作品。在附加的艺术材料里,也放了我创作并书写的维思对联,并解释了我创作的过程。我的艺术作品和作品的照片其实并不像很多艺术特长生的作品那样高大上,因为都是我自己高中4年里不定期的一些书法和绘画作品,我和父母当时有心拍了下来,可以看出我是有点点艺术天赋,且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我在提交EA后,还创作了一幅反映中国当下的书法+摄影作品,但英杰老师说中国人一看就明白,美国人会云里雾里,当时就没有放在作品集里。所以,无论是活动,还是文书,或者作品集,尽量要从招生官的角度来评估一下


接下来是一些我觉得申请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分别是:文书、人设、面试等。


 6 

 主文书 


首先,主文书可以写自己的活动,也可以写与活动无关的事,我选择的是写与我的活动相关的主题。


但我一开始的主题,在暑假憋了大概一个多星期,才憋出来第一稿,但是英杰老师和我都觉得当前主题没办法再深挖了,所有就换了一个写法。


第二个主题运用的手法,我自己是很喜欢的,因为我用了3层套娃的叙述方式把好几个故事串在一起,很像是用运镜的方式展示电影画面一般,但是又出了问题:因为这几个套娃故事都是来自我采访别人的活动,所以整篇文书专注和回归自己的点就少了,也没有那么深刻的感觉。


接着,我改成写我的主活动,并以自己童年的经历来链接。这一版的中心思想是我特别想表达的,但是在反复修改了很多遍之后,我发现主活动整个的内容太多,650字无法全面又深刻的表达主题。


再接下来,我又尝试以我高中社交经历的主题来写,但是发现除了想宣泄的感受和散乱的几点takeaway之外,就没有很多更深刻的反思了,就又放弃了。


当时距离EA的ddl:10月31日只有差不多半周多的时间了,主文书还没有出来,英杰老师最后建议我,以我的一个小规模活动作为主题,并运用我喜欢的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虽然大部分篇幅还是在写他人的故事,但是这次可以侧面体现出我的形象和对他人的关怀。因为维思ED1截止是11月15日,我在提交EA申请后,又继续打磨主文书。


在我经历了长达4个半月、前后5个主题反复修改的主文书写作过程后,我觉得对于大部分大陆的高中生,是需要提前数月来开始准备的。


因为要选出自己最有感觉和最想表达的主题,然后如何在自己的经历中找到一个能构建成一个具有可读性故事的点来表达这个主题,同时这个主题不要太大,毕竟650字很快就会用完,另外最好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避开可能会令招生官反感或没感觉的主题。而这个过程通常会是一个构思、与顾问头脑风暴、动笔、修改、推翻、再构思......的循环反复的过程,而定稿之前也是需要充足的时间来反复打磨和润色的。而只有这样,不仅自己认可自己的文书,而且这种passion也是可以通过文字很真实地传达给招生官的。


  7  

 小文书  


其次就是小文书。


刚开始,我写小文书的思路就是如何回答他的问题,但写的时候不太有感觉,英杰老师就点拨我,小文书的重点不在于回答他的那个问题,更在于利用回答问题的机会来展现自己以及自己的活动,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有明显违背这个学校提倡的主旨。得知这个要领后,我写起来就流畅多了。


对了,小文书也可以作为选校的方式之一,因为可以从问题中看出这个学校注重哪些特质和目标,再判断自己适不适合,想不想成为那样的人或完成那些目标。


  8  

 人设  


接下来就是在申请材料中树立人设。


这个是指全方面的、从真实的活动出发,这样招生官读到学生的材料时,就可以知道学生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而比较完整以及有深度的人设一般都需要好几年连续的活动来打造。像我的人设是擅长用写作和演讲来表达自己和draw attention to其他需要帮助的人,那么我的演讲比赛、写作练习和投稿以及采访也是从9、10年级都已经逐渐开始了的。


其次,在活动列表里面展现活动的时候也要比较有针对性地去塑造,不能直接一堆东西堆上来,一开始我就是这样做的,但在英杰老师把写作和主活动联系在一起的4项列在最前面,以及把措辞、顺序等调整了一下之后,10个活动就全面有效地呈现出了我的特质。


还有,我所在的学校是AP课程,我考了10门AP,但只有微观经济和微积分AB拿了5分,其余都是4分,我觉得像物理1、美国史、文学拿4分,是可以提交的,但英杰老师觉得没必要提交那么多4分,而只提交2个5分的课程和4分的英语语言反而比提交2个5分+8个4分更能证明我的学术能力,而我的主活动有文学写作,也参加了IYWS的写作夏校,并有短篇小说发表,如果提交4分的英语文学成绩,反而可能会成为减分项。


对了,我觉得,大家最好去约一下学校的面试。这样可以给学校展示一个更完整立体的自己,补充一些申请材料中没有的东西,还有如果你像我一样托福口语分数有瑕疵,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弥补机会。面试之前,要请顾问帮忙安排几次练习,而3小时的面试练习老师很棒,给了我不少有价值的建议。


还有一些可以稍微注意的点,就是一般美国大学都比较支持运动和其他课外活动,就是他们希望学生是有丰富生活的,如果活动列表里没有展现运动的话,可以在小文书、面试或学校counselor的推荐信等里面提到一下。还有就是招生官希望看到学生是一直在成长的,所以文书可以写自己的失败,但是一定要呈现出自己如何变得更好了、有什么样的领悟等等。


  9  

  和3小时留学  


最后来讲讲和3小时留学的故事。


经历了申请季,我觉得,除了自己的努力,以及父母要持续关注留学的相关信息外,有一位经验丰富且人品好、靠谱的顾问非常重要。


因为我喜欢与人面对面地沟通,在选择顾问的时候,首先就排掉了异地包括美国的顾问机构。我们能了解到3小时留学,是我爸听了一次创办人英杰老师的线下讲座后,对3小时的教育和留学申请理念非常认可,而深圳3小时的负责人尹老师年轻活泼,而且非常了解和理解我们中学生的需求,我与她能聊得来,而我爸觉得,我目前的性格有点浮,正需要英杰老师低调、踏实的风格来平衡,另外英杰老师十几年前就在大型机构做过文书老师,指导学生的文书非常有经验。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3小时的合同条款简单实在,不会给家长挖坑。


由于我在家里容易随性懒散,我就每个周末到3小时的办公室学习,顺便可以跟尹老师聊聊天,她会在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如何开展活动、处理同学关系甚至很多生活细节方面不厌其烦地引导我,我们就像朋友一样。而英杰老师每次来深圳,都会与我见面聊1-2小时,了解我的学习和活动情况,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针对我理科偏弱的问题,她还专门指导我如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理解和运用已学的理科知识体系。我记得10年级学AP物理1时非常困难,周末我去办公室学习时,尹老师经常会陪伴我做AP物理作业到很晚,并且一直鼓励我不要放弃。10年级暑假AP成绩出来的那天,她和Chichi老师一起陪着我看结果,跟她们一起看到我努力的成果,我感到很幸福。


几年下来,我觉得3小时确实是不仅重视申请,同时重视学生成长的过程,包括身心的健康。他们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来成长,而不只是盯着申请,他们也希望父母相信孩子有积极进取的内在愿望,不要只是批评和指责孩子。


在申请季,会有一位老师在每个时间点提醒我要做什么,而不是所有老师都时不时来催我该干点啥。英杰老师会按排名推荐几所学校给我,但不会像有的顾问那样各种诱导你做选择。她希望我自己多花时间研究学校,而她随时都可以支持我,因为她真的是有问必答、不厌其烦,有时会因为太忙没及时回复,但一定会回复我,身为一个全国有多家连锁留学机构的创办人和负责人,我时常惊叹她的精力和责任心。而且她几乎无所不知,偶尔有不知道的问题,她也会帮我去落实。


她也从不因为我只是个普娃而让我有被忽视的感觉。


在几个月的文书写作过程中,她给了我很大的自主权,除了3次头脑风暴和问我“进展怎么样”之外,从不过多催我。让我自己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但她总是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提交EA申请的DDL前几天,我的主文书还没有最佳选择的时候,她出手相助,帮我敲定了最终稿。


3小时的老师在申请季给了我很多自主的机会,让我这个申请主体发挥最大的能动性,让我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有时间观念、更有自我责任感以及做事更踏实细致,并在关键时刻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差不多就是我全部想分享的啦,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