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北京致知学校师说|杜家媛,触底,反弹!

2020-12-11

关注


2018年,CIES(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年会在墨西哥城举行,杜家媛代表团队的小伙伴在这场会议上展示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的一项学术成果。


会议前一天,第一次来到墨西哥的同学们难掩激动,共同前往太阳金字塔游玩,并在下午搭乘上一辆驶往市区的大巴。


中途,警察照例上车为乘客们做安全检查。但就在警察下车的几分钟后,一伙劫匪拿着枪支上了车,一场噩梦般的抢劫开始了。


所有乘客被赶到大巴中间,大家蹲在座位间狭小的空间里,双手抱头,颤抖着。墨西哥女人的哭声和听不懂的西班牙语不断刺激着杜家媛的耳膜。劫匪一排一排地扫荡,蹲在最后的杜家媛屏住呼吸,那一刻,她是绝望的。就在劫匪步步逼近时,抢劫突然停止,杜家媛侥幸逃脱了,那时,她和劫匪只隔了一个人的距离。


如果不是亲历这场抢劫,杜家媛可能无法理解研究生所学专业——「国际教育发展」的真正意义。“我们会议结束就会离开那里,但那里的人们呢?他们永远生活在充满抢劫和毒品的城市。真正的国际教育,不是美国、英国精英的教学法,而是一种全球视野。”


在与杜家媛2个小时的对话里,她的表达,还像那位当年怀揣着对教育热情的年轻人,鲜活,生动。


这期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世界。



我是带着“恨意”来做教育的


清明前后,扬中河豚最肥美的季节。

 

人们纷纷来到这方水韵方洲,把能在扬中吃到一次河豚,当成是全年最快活的一件事。在上大学之前,这座江南小城是杜家媛的全部记忆。如果说为什么决定做教育?大抵就是从这片土地开始的。

 

“初中高中是我的暗淡期。”杜家媛说。那时的她不曾想到,老师对她的影响会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在高考大省江苏,一分动辄上万排名的差距让许多学生从初中开始就倍感压力,排名、分班、无尽的考试让许多孩子喘不过气来,学校里也多是「唯成绩是图」的老师。考试成绩不好,被罚站,叫家长是常有的事。彼时,升入初中的杜家媛因为理科不太好,成为被同学们排挤的对象。其实我从小领导力还不错,但一旦成绩不好,所有的头衔都会消失。


中考那年,她以1分的差距沦为重点高中的择校生。学校按照成绩把孩子们分为强化班、平行班和择校班三个等级,择校班的孩子和其他两个班的孩子甚至不在同一区域上课。这样明显的外部区分,让杜家媛感到不适,但也让她决定改变这种「有色眼镜」。


但她很快发现了自己的天真。高二,杜家媛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强化班,并在第一次考试中取得了班级第三名的好成绩。本以为会获得老师表扬的她,却意外地收获了这样的评语你不要沾沾自喜,别忘记了你是择校班进来的。那时,她才明白,「择校生」是她高中三年抹不去的标签,它的力量强大到让老师吝啬对你努力的肯定。


但越把我丢到这样的环境里,

我就会越坚韧不拔地向上生长。


杜家媛常用「触底反弹」四个字来形容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却不是为了让老师刮目相看。


我是带着恨意来做教育的,因为我恨那些拿成绩来衡量我一切的老师,我不希望这些在我的学生身上重演。



高考那年,她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踏上了教育之路。



在实践中成长


进入大学的杜家媛逐渐找回了自信,也发现了热爱。


由于表现优异,大三那年,杜家媛被选到上海一所知名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做中文教师实习,那是她第一次接触到真正沉浸式的国际教学和课堂环境,也让她更想去看看外面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大学的最后一年里,她争取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俄勒冈大学的交换项目,俄勒冈的半年时光是辛苦的,但也彻底改变了杜家媛对教育的看法。


周一到周四,杜家媛会去当地一个相对贫穷地区的公立小学做中文老师和主班老师助教。在那里,她成立了学校的中文俱乐部,享受和孩子们互动的时光。一天早晨,老师们开始逐个检查孩子们的头发,引起了她的注意。原来是学校发现一个孩子头上长了虱子,便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安全检查。“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多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会常常将教育中的安全和卫生问题忽略掉。”这让正在准备申请哥大研究生的她开始思考。



2016年的春天,杜家媛顺利拿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offer,在这所全美教育学科设置最广泛的高等学府攻读国际教育发展专业。“一直以来,父母都没有给我过多的束缚,很多时候,我都是在引导自己。”她有些开玩笑地说。


记忆被拉回哥大的第一课——The Family As Educators。在开放的教室里,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同学,轮流分享着从小到大的家庭故事,那时她开始意识到外界的支持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在那堂课上,她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理解。课后,她收到了很多同学的留言,令她惊讶的是,有很多其他国家的同学也会联想到自己,她被这种跨文化的相通所感动。


△外国同学给杜家媛的留言


今日,回忆起从前的经历,在哥大的时光仍然是杜家媛认为最精彩的部分。这种精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她对自我的打开。尽管近年来在美中国留学生数量激增,但很多时候在校园里他们畏惧或不习惯于表现与表达。


「你在教育研究方法论这门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破格给了你A+,并想问你是否愿意做我这门课下学期的助教?」杜家媛至今记得她收到教授这封邮件时内心的欣喜。彼时,在哥大教育学院成为一名中国助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她也在下个学期拥有了自己的Office Hour,支持更多学生在这门课中的成长。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我想扭转外国老师和同学对于中国学生的印象,让中国同学找到中国自信。


她开始加入哥大教育学院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并担任副主席,负责组织邀请一些名人走进哥大校园,进行一些抛去阶级,自由自在的学术交流,其中包含以教育领导力、NGO、教育公平、农村教育等为主题的各类论坛。那段经历,让杜家媛感受到了沉浸于接触新兴事物的乐趣,更加打开了自己。



遇见致知


在哥大学习的过程中,杜家媛意外地接触到了SEL和天赋教育。“当时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两个理念。”如果说在哥大还有什么意外的收获?那便是对于中国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一次课堂上,杜家媛与一位批判中国教育的亚裔争论起来,她当着所有同学的面说出了中国教育对于中国大部分孩子的适应性,台下掌声一片。


国际教育一定不是抛弃中国教育的,

这样会丢失很多身份认同感。



2018年,杜家媛带着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证回到国内,走遍了深圳、南京等各大城市,找寻能真正立足于中国,做到中西融合,并让SEL和天赋教育真正落地的学校。直到来到致知。“我想这就是我与致知的缘分。”她说。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自己,她更愿意将自己称为「探险者」。就像她乐于去尝试与体验一些极限运动,在教学中,她也愿意挑战自我。幸运的是,在致知,她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乐于尝试极限运动的杜家媛


“这里的每个人都特别专业,更难得的是,这里有很多从教经验很丰富的老师还始终愿意去打破与推翻之前习得的东西,去尝试新的思路。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对于自我的挑战,很受鼓舞。”


杜家媛的理想或许并不伟大,她的志向是做个优秀的主班老师,从影响每一个孩子开始,和他们一同成长,共同探索世界的未知,实现他们对于未来美好的想象。


“我不知道未来什么时候会有自己的孩子。”

“可是杜老师,你现在已经有我们班的5个孩子了呀。”

在学生Hanya天真的回答中,杜家媛有着说不出的温暖和感动。


未来,很长,在这条路上,我们爱与被爱。


「彩蛋」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姐姐」

看杜家媛弟弟的作文「我的姐姐」




OPEN HOUSE



2021年1月9日

2021年1月15日

2021年1月23日



BES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北京致知学校

每天限50个名额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北京致知学校

课程设置:IB课程,Alevel课程,IGCSE课程,香港DSE课程

学费区间:21.8-23.8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