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4
去年,在赫德金盏校区开学的第一日,孩子们发现,他们每七个人,被一个叫做“导师”的人“领走”了。这是什么情况?“导师”是谁?他/她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我们七个在一起?
带着好多个问号,孩子们告别了小学时的班主任老师和助教老师的悉心照顾,开启了充满新奇和疑惑的中学生活。
这个叫作“导师“的人给孩子们开了一个小会,告诉他们:“每天早上8:00-8:10 是我们聚在一起的时间,要来到教室点名、并为一天的开启做好准备;每周五下午上完课后,还有一节导师课时间,要来导师的教室进行40分钟的学习。”
导师晨会上,下了校车的学生赶到教室,先来的学生自觉地打开homework journal梳理作业完成情况,所有人到齐后,大家十分默契地通过“手心手背”的游戏决定谁来优先分享
第一周的周五,每个学生的家长,都收到了一封来自导师的邮件,这份邮件中,导师进行了自我介绍,并告知他们将隔周发送一封邮件给家长,针对孩子在校的状况与家长进行沟通。逐步地,家长们发现导师的邮件中有了关于孩子的在校作业情况、有了孩子在学校的情绪反映、有了孩子在校的社交状况、以及孩子困惑时的状态和导师的指引方案,还有孩子一步一步的成长线索。
导师反馈表格示例
中学阶段,是从少年走向青年阶段的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独立意志建立和发展的根基性时期。在这个阶段,全方位的悉心照顾不合时宜;片面的只关注成绩的教育也无法满足孩子长成一个真正的“人“的需求。青春期的孩子多变的情绪着实让人不知所措、复杂的社会形态和网络带给孩子的影响让我们忧心忡忡。
我们爱孩子,但是,学校、家长和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我们如何一起合作,促成他们的健康成长呢?他们的成长有那么多意想不到的细节,我们该怎么办呢?
01
清晰的培养目标
我想我们都应该赞同——孩子们不是我们的附属,不是不懂事的小小人,也不是我们美好的可以展示的作品。他们是在动态成长中有着鲜活生命的个体。因此,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听话的人,也不仅是让他们成为有知识的人。我们希望他们身心健康、有知识、有技能、有原则、有力量、会反思、会爱,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并为社会做出可能的贡献。
在HD,我们共同的培养目标是”智、仁、勇“。智不仅包括智商,还包括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过一种富有智慧的生活;仁不仅指善良,还包括对生命的理解、悲悯和同情。勇不单指勇气和勇敢,而是基于信念和目标的坚韧态度和坚持的精神。
02
抽象的主线
就像建造一座房子一样,框架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先需要设计好的。在孩子的人生建造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先有框架和主线,后看细节,而不必因为细节就乱了大的方寸。什么是主线呢?以培养目标为准,向着培养目标走的大的步子,就是主线。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主线、态度、精神、品德是主线。我们家长和学校如果能拿得住主线、让孩子走在他们人生的“正道”上,形成独立意志,能够明辨是非、分清主次、有原则、有力量、有信心、有爱心,那么,我们就是为社会,培养了新时代的欣欣向荣的建设者。孩子的成长必然会有上下波动,但是,不离主线的波动,是波的特质,也是自然界的法则。不必担忧。
03
细致的观察
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来的是不同的维度。家庭和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每日的密切接触和观察,让我们更加理解每一个孩子的天赋、个性特征、情感体验。就像做科学研究一样,细致的观察,会让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有时,孩子们的状况不一定是我们能够预期的,但是,这不是引起我们恐惧和紧张的原因。这是孩子给了我们新鲜的研究材料,是让我们思考、让我们领悟、让我们更通透的。
导师们总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孩子
家校共同的细致的观察,呈现了孩子的全貌,也让我们在更全面的背景之上,进行抽象化分析,形成指引。然而,更多的时候,可能是孩子给我们带来的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成长,本来是一件共同的事,而不只是孩子的事。
上面是孩子们关于这幅图片的思考,他们,是不是也是我们的领路人?
04
边界和习惯
边界和习惯能够给予孩子安全感。孩子们小,习惯的建立需要每日耐心的引导和练习。每日课堂教学目标和作业的记录就是一个习惯。我和其他一些导师会给孩子们每人一本homework planner, 上面列出了当日每节课的learning objective 和homework。
孩子们在每节课上课的时候带着这个本子,记下老师写在黑板上的learning objective 和 homework。回家之后打开本子,对应着每一门科目完成作业,作业完成,在每一项后面打勾。第二天晨会的时候,有一个环节就是进行homework 的梳理。
自我反思、自我诊断也是赫德很强调的一项技能和好习惯。学期末,孩子们也会收到一项他们本学期各科课堂表现情况的反思表格,他们需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
这些习惯养成了,孩子就不容易焦虑和紧张。有的时候,孩子不是故意不做什么的,而可能是他/她还不会管理个人事务、还没有形成相应的习惯。
05
文化氛围的建设
“Respect” 是每周五的导师课上我们必须强调的内容,也是HD文化中最重要的根基。有的时候,孩子们会说出来:“保安叔叔和食堂的阿姨们每天都会跟我们打招呼的,觉得心里很温暖。” 我们明白,如果要让每个人的内心有自由,“respect”是第一要素。生活在什么样的氛围中,就像一株植物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壤中,孩子受到的滋养是不一样的。
在彼此尊重的“场”中,师生都好像生活在沃土和清新的空气中。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中,和导师的指引下,明白respect所给他们自己带来的自由,他们就能有更大的力量去做好自己的事。同时,也明白,什么是尊重,如何尊重别人,他们自己的尊重,如何去让别人的内心有自由和美好。
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的社交和情感体验是最为丰富的,同时,这也是对他们最大的挑战。中学阶段的社交情感体验是孩子成年后社会化过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学校就是他们社交的首要场所。
在他们还可塑的这个阶段,孩子的状态,全在各科老师的眼里,也在导师的眼里。如果孩子不在状态,各科老师会提醒导师。导师通过观察和背景资料的搜集,用心去引导并调整孩子的状态。如果学生的状态是好的,心里没有解不开的东西,那么,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效果也会朝着正向的方向走,因为,求知是生物的本能啊。
孩子的成长,是身体、知识、情感、社会效能、个性多方位一体的过程。各部分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也互相制约。导师、家长和老师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护航者,我们在途中客观地去观察他们、体会他们、与孩子共同经历、共同成长、肯定孩子的进步和他们在集体中的作用、当孩子的观念偏离个人成长原则时适时拉回、让孩子足够信任、让他们真正找到归属感。
导师,就是孩子在校的家长,是一个小集体的氛围创造者。把这个氛围做成沃土,孩子,就可以茁壮成长;若家校能够在这方面互相学习、共同提升,跑在时代和孩子们的前面,用心用有效的方法去带领着孩子们尽可能实现全人建造和发展的目标,他们的生命,就会散发出自己璀璨的光华。
后记
导师制是赫德在中学生管理方面的一个特色制度,自去年9月金盏校区开学以来便开始施行,很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导师制。从最初的疑惑,到中间无数次师生的磨合,直到建立最终的信任,导师制的成功凭借的是每一位导师对学生发自肺腑的关爱、天然的责任感和每一位学生倾诉、分享的真诚意愿。当师生都从导师制中收获到正能量时,坚持也就不需要外在的要求,而成为自愿的事情。
孩子们说:"导师,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知己,有的时候,感觉还像亲人一样。因为他们,我们上学的时候觉得就像去一个温暖的家;因为他们,我们觉得在学校很踏实很舒服;因为他们,我们觉得很安全;因为他们,我们觉得自己就像蓬勃生长的小苗,充满了希望。"——导师制让学生成长,也让倾听孩子、帮孩子解决问题的导师获得再一次成长。后续我们将收集更多真实细腻的导师故事与您分享!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