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孩子们都喜欢的语文课 | 凝练30年的课堂精髓写成一本书,只分享了一条秘诀...

2023-08-23发布于北京

关注


有这样一位校长,她很少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里,如果你想找到她,去教室看看准没错。对于北京赫德学校常丽华校长而言,最安心的地方便是教室,最热爱的事情便是同孩子们泡在一起。轻轻推开门,走进教室,此刻讲台上的常校是一名将自己三十余载的热爱挥洒在课堂的朴素教师。


三十多年来,常丽华校长陪伴了无数孩子的成长,但她内心却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的理想:

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教室里开花;

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

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教室充满留恋和不舍。


她将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凝聚在《孩子们都喜欢的语文课》这本书中。这本书为什么称为全课程启蒙书?孩子们眼中的“Ms常”有怎样的魅力?


让我们跟随常丽华校长曾经的搭档--赵秀秀老师的脚步一起去探索...




Ms常、秀秀老师和她们的“小蚂蚁”们


“嗨,常家大小姐!”


十年前,我第一次走上教师岗位,就是和常丽华老师搭班。那时候,我们俩包一个班,“小蚂蚁班”


同事们常常戏称我是“常家大小姐”,足见常老师对我的影响。


那时候,身边的一切都是新的,新到让我手足无措。常老师说,先从理解孩子开始吧。我就潜入孩子们中间,听他们讲话,观察他们的行为,试着给家长每周写一封信……语文课堂上,我也不自觉地跟着孩子们读读诗,写写故事,聊聊梦想。


全课程,打开了另一片教育的天地。我也跟着爱上了教室,爱上了课堂,爱上了教师这份工作。


那时候,孩子们亲切地叫常老师“Ms常”,称呼我为“秀秀”。


十年后,读到Ms常的这本全课程启蒙书:《孩子们都喜欢的语文课》,“小蚂蚁教室”的点点滴滴,一下子清晰的呈现在我眼前。书中的每一个篇章,如纪录片一样在我脑海中回放。与其说这是常老师的语文课,不如说这是师生共创的教室生活。




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当下发生的一切,也是发展和成长。


读这本书,我仿佛再一次听到孩子们课堂上的欢笑,也仿佛看到Ms常课后沉思的瞬间。


对Ms常来说,课堂是每个孩子的课堂,每个孩子都要参与其中,获得成长。但想要真正让所有学生都参与、都成长,实践起来却不容易。


书中出现的小涵,是一个特别有想法的小男孩,他总是在课堂上“挑刺”。最初,能够吸引他的课寥寥无几。我清晰记得Ms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如果这节课小涵能认真参与,说明这节课的智力挑战满足了他的需求。为此,我们会非常精心地设计课程,以触发小涵的兴趣点。当小涵开始举手参与课堂时,教室仿佛又明亮了很多。


第一学期最后一天的散学典礼,我们邀请家长来到教室,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孩子们把课堂上读过的歌谣、讲过的故事,用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小涵没有参与演出,非常悠闲地做观众。
在“小蚂蚁教室”中,每个孩子都安心地做他自己。
演出结束后,我们为孩子们颁发“生命奖”。这是为每一个独特的生命设置的奖项。我和Ms常一起,为每个孩子在绘本中找到了一个属于他们的自我镜像,用这个绘本来为孩子命名。


我们为小涵颁的是“阅读者奖”。小涵害羞地看着我们,不肯上台领奖。我把奖状送到他手里,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一年级结束时,小涵终于愿意在众人面前走过红地毯,接过我们给他的奖状。小涵高高大大的爸爸,看到孩子的变化,激动地给我和Ms常90度鞠躬致谢。那一刻,我们都湿了眼眶。


二年级,Ms常带孩子们读完了安徒生原著《丑小鸭》,也要把这个故事搬上舞台,全班孩子参与演出。小涵竞选到了农家小院里猫的角色,他把猫在丑小鸭面前的趾高气扬,和在老太太面前的谄媚讨好,演得活灵活现。正如Ms常在书中所说:“这个孩子,原本有着极高的表演天赋。”


要有怎样的爱和信任,要有怎样精妙的课程,才能让每个孩子的天赋被发现呢?


那些场景,那些属于每个孩子的重要时刻,十年过去了,依旧在Ms常的文字里鲜活地存在着。就如Ms常所说,我们关注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这个生命最大可能的丰富与卓越。


回到原初


十年过去,已经很少有人再叫我“常家大小姐”。“赵老师”的称号,也彰显着我的成熟。十年教龄,让我工作上看起来游刃有余:上课、带班、做课程都能够搞定。可是,我却时常感到焦虑。


为什么,我感觉到每天工作就像是赶场?分秒必争,生怕忘记了哪项任务。


为什么,我获得了不少评优、评奖的奖项,却时常感到两手空空?


为什么,结束每学期的工作时,我会怅然若失?


读Ms常这本《孩子们都喜欢的语文课》时,我更像是在寻找那个刚入职的自己,那个每天混在孩子中间的“秀秀”,那个经常和孩子们互通暗语的“常家大小姐”,那个日日欢欣的、孩子一样的我自己……


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合上的那一刻,我瞬间轻松了许多:老师的快乐,应该在孩子那里,在每一节课上,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Ms常在这本书中特意写了一个章节“我们家秀秀”,Ms常说:


忙的时候,人的感觉容易麻木。秀秀也忙,一天下来,没有什么空闲,但她却能始终保持一种敏锐。秀秀说,当美术只有蜡笔,当音乐只有唱歌,艺术就无法照亮孩子。包班生活的原则之一,就是让艺术完整地作用于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对教室生活起一个平衡作用。于是,我们买来丙烯颜料和油画布,让孩子更加大胆地运用色彩;我们请戏剧老师给孩子教音乐剧,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跳,准备自己也尝试一把……
好的教育,需要老师有足够的敏感,以及对教室节奏的把握。但是,何以具备这种本事?秀秀让我知道,无论多忙,都要学习保持内心的一种“空”。摒弃杂念,把心放在教室里——教育无他,唯念兹在兹尔。秀秀比我纯粹,她做得比我好。这和经验无关。

有了经验的我,为什么就失去了最初的纯粹呢?


我宁肯相信,Ms常写这一章,是对我的提醒。长我那么多年的Ms常,始终像孩子一样活着。


教育到最后,就是守住一颗仁心吧?在大家都在忙于创新的时候,却忘记了最朴素的道理。


回到原初,回到孩子们那里。






“守护”一只知更鸟

北京赫德学校常丽华校长

Ms常和我讨论过《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故事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种族主义非常激烈的美国,小至一个镇子,都被不平等的种族观念所笼罩。书中小主人公的爸爸是律师,要去为一个被污蔑为强奸犯的黑人做辩护。小主人公和爸爸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会赢吗?”
“不会。”


“那你为什么还要去。”
“因为他需要我。”


审判的结局,律师没有赢,黑人被判刑。但人性的光辉,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直到光明来到。


“孩子需要我们。Ms常对我说,“知更鸟是报晓鸟,在黎明前唱着动听的歌。孩子就像知更鸟,单纯、善良、美好。教育如果不当,知更鸟的歌声消失,人类的明天又在哪里呢?狄金森也在她的诗里说,如果能使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就不虚此生。”


师者仁心,是教育之光。


《孩子们都喜欢的语文课》是一本有光的书。


Ms常在她的书中告诉我们:做一个有光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去感受到世界的广阔和神奇,去感受到思维的清晰和挑战,去感受到努力的力量和价值,去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孩子们都喜欢的语文课》
作者:常丽华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北京赫德学校

每天限50个名额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

课程设置:IB课程,Alevel课程,IGCSE课程

学费区间:23~26万/年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