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观点|全球背景下的未来人才能力培养

10-28 08:49发布于北京

关注

2024年10月18日,达罗捷派受邀出席参加2024年启行未来学习者大会(Future Learner Conference),我们与20+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创新教育者,跨界探讨AI驱动下的未来教育变革,以及深度学习与场景化学习的价值。


达罗捷派校长Mr.Pratt潘和平先生参与圆桌论坛《全球背景下的未来人才能力培养》研讨,与来自Simon Head、Jean-Luc Aupoix 和David Kenny等嘉宾畅想未来人才培养新范式。



以下的对话来自现场的对话整理,内容略有删改。


在我们今天的对话中,多样性是一个重要话题。从人口构成来看,我们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而我相信我们各自独特的视角和见解将为这次谈话带来更丰富的内涵。


请允许我先介绍自己的求学经历。我的教育之路始于公立学校,后来转入国际学校,最终在美国文理学院攻读经济学。


在深耕教育领域之前,我在夏令营工作了15年,从一名普通营员成长为辅导员,继而担任营地主管,现在负责研发工作。很幸运的是,这些年我有机会与在座的几位校长合作,参与他们学校的招生项目,包括日本的学校。今天能邀请到各位,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作为一名法国人,教育是我人生的第二次选择。上世纪80年代,我最初的职业是信息研究员。在28、29岁时,我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方向。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游历,我决定转换人生轨道,在英国攻读教育学位,由此开启了我的国际学校教育生涯。我有四个孩子,他们分别出生在不同的国家。现在,我在常熟的CWA担任校长,五年来我一直参与这所学校的创建工作。


我之所以投身教育事业,源于一个坚定的信念: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才能和潜力。这个信念始终指引着我的人生,也是我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


我来自英格兰,很荣幸能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担任JPED达罗捷派的校长。虽然目前我们学校还不为多数人所知,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名字将广为人知。我们的学校位于北京三环路北,在我看来,这里正在孕育北京最具创新性的教育项目。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有30余载,最初选择成为一名教师,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没想到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毕生的事业。

我是Simon Head,很荣幸担任常熟UWC的校长。在过去60多年里,UWC始终秉持着通过教育连接不同的人、文化和国家,致力于创造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我有幸在欧洲、中东、非洲和亚洲各地领导过不同的学校,这些经历塑造了今天的我。


人生最大的转折是成为一名父亲。看着孩子们在这个世界中成长,激励着我致力于教育改革,为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教育环境。



我是David Kenny,与教育的相遇源于一次偶然。25年前,当我还是一名滑雪教练时,一位校长建议我攻读教育学位。在求学期间,我遇到了我的妻子,我们共同孕育了三个孩子。


我在新罕布什尔州的Project Academy工作了15年至今,期间也在埃及、荷兰任教,现在在日本工作。我们的学校已有30年历史,始终致力于通过项目式学习推动教育创新。


让我们回到多样性这个核心话题。从在座各位的履历可以看出,你们都拥有丰富的全球教育经验。


今天,我们将重点关注中国,探讨是什么样的机缘让我们相聚于此。


在今早的讨论中,我们探究了技术发展、人类发展的非线性特质与我们思维中线性模式之间的差异。人工智能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需求与现有教育体系之间的鸿沟,无论是国家课程体系还是国际文凭课程(IB),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基于此,我想请教两个问题:在教学实践和学校管理中,你们是如何运用现代技术的?对于未来AI的深度应用,你们持什么样的观点?


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议题。两年前,我们在CWA组建了一个跨部门委员会,成员包括教师、行政人员、人力资源和IT管理者。当我们意识到AI正在渗透校园生活,部分师生已经开始使用它时,我们随即展开研究,通过多次会议交流经验。这个过程让我们认识到,AI带来的挑战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向学生传递这些新知识。我们首先通过集会和指导小组了解学生使用AI的情况,采取开放而不评判的态度面对这项新技术。虽然我们制定的AI使用政策还不够完善,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探索项目中,我们要求学生完成一篇2000-3000字的研究论文。我们鼓励学生尝试使用AI创作一段文字,并记录使用过程。他们需要使用三种不同的AI工具,记录整个过程,最后进行5分钟的反思分享。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在推广AI应用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这只是我们探索的第一步,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作为一个出身语言教育的校长,我也深感这项技术带来的挑战。


在与同事们的讨论中,我们常常回到教育的本质:学生为什么要来学校?学校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对师生有什么期待?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应该指导我们的行动,无论是在小范围还是大范围内使用包括AI在内的各种工具时,都要保持批判性思维。


我赞同Jean-Luc的观点,教育的根本目的至关重要。Harry提到如何在学校中运用技术,但事实是,我们很难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近年来,现实世界与教育之间的鸿沟在不断扩大,学校可能面临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风险。


在生成式AI时代,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如何维护学生的主体性?因为我们正在将越来越多的主导权让渡给人工智能和技术


人类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学校需要思考这意味着什么,我们是否在发展真正以人为本的学习方法,这些思考比学习使用技术本身更为重要


我完全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学校在行政管理中已经开始使用AI,比如制定政策和评分标准。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对AI的局限性思考得还不够。大家总是在谈论AI能做什么神奇的事情,但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AI成功的范围仅限于基于规则的知识处理。


然而,我认为我们对AI的局限性思考还不够深入。与其过分关注AI能带来的惊人效果,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它的根本价值:为人们节省时间和精力,让我们能够专注于更有意义的事务。就在昨天,我对学生们分享: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经验,都来自于音乐和足球的历练。


AI的成功仅限于规则化的知识处理领域。当前教育系统的困境在于,我们过分注重评估学生这一维度的能力。我们总是倾向于测量那些最容易量化的人类智能特征,比如数学考试成绩和标准化作文评分。这种评估方式成为了筛选学生的工具,决定着谁能进入大学的门槛。


成功的教育应该在认可AI价值的同时,为年轻人创造机会,发展那些AI可能永远无法复制的人类智能维度


这就是为什么我特别重视艺术教育对培养情商、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过去一年,我们投入大量精力发展音乐、视觉艺术和戏剧课程。这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在AI时代,培养完整的人才必不可少的部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关注技术应用对学生、教师和整个社区带来的影响。今年,我在招生和市场部门引入了两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才,他们在内容创作方面展现出惊人的才能。


这让我对AI创造就业机会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我们学校特别注重户外体验和项目式学习,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课堂外学习机会。


当我们回忆最难忘的老师时,往往记住的不是他们教授的知识,而是他们给予我们的感受。正如Richard所说,大部分有意义的教育发生在课堂之外,这个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哈佛大学对UWC六十年的研究得出一个发人深省的结论:学生受益最大的是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联系,其次是体验式学习,而传统的学术课程反而可能阻碍了学习效果。这个研究结果令人警醒。

从大家的发言中,我欣喜地看到观点如此契合。值得注意的是,就连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也表达了对AI可能取代从水管工到艺术家等各类职业的忧虑。


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些能力,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学术成就,而是关乎学生和机构如何更好地应对现实挑战。对此,我想请教各位:在你们的教育实践中,特别关注哪些核心能力?如何确保教学和评估体系能有效培养这些能力?


关于评估,我想提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如此执着于评估?为什么要投入如此多的精力来衡量学生某些维度的表现?


我认为我们需要明确区分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理解检测是优质教学的基石,这个过程无需依赖标准化考试,无论是SAT还是IB考试。


我们之所以固守现有的评估体系,某种程度上是在制造失败者。假设我们的教育系统更注重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生活能力、同理心以及全球适应力,情况可能会大不相同。


作为校长,我深知我们处理的棘手问题,很少源于学生解不出代数题,更多来自情感困扰、人际冲突或是优先级判断等方面。在校长办公室的那些困难对话,从来不是关于可量化的技能,而是那些无法用分数衡量的能力。



对于评估目的这一点,我持稍微不同的看法。我不认为评估的存在是为了让学生失败,但我同意我们确实存在过度评估且评估重点偏离的问题。


大学录取的竞争性确实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某种程度的排序,但问题在于,我们用来预测学生成功的评估标准过于狭隘。


如果我们能够采用基于能力的评估体系,着重衡量那些真正重要的人性特质,比如求知欲和适应能力等,建立学生的综合成长档案,这样或许能更准确地预测他们在大学和职场的发展潜力。


Simon,你能分享一下学校最近遇到的那个特殊案例吗?


UWC的创立理念植根于多元文化。为什么中国需要UWC?这是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深刻影响人类的未来。UWC致力于创造一个环境,让来自不同背景的国际学生能与中国学生共同生活、学习。


最近,在一个敏感的历史性日子里,我们部分来自中东地区的学生表达了某些极具争议的观点,这让以色列籍学生倍感困扰。但通过这次矛盾,我们找到了一个契机,引导学生们关注共同点而非分歧。


令人欣慰的是,到了周日,这群学生自发聚在一起烹饪美食、分享故事。在那顿晚餐中,他们暂时放下了分歧,彼此更多地以UWC学生的身份相处,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教育领域,构建关系是最根本的——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然而,当前的大学评估体系往往分散了我们对真正重要事物的关注。


关键确实在于关系的建立,确保学生有发声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一份子。


最珍贵的对话往往发生在湖边的闲聊中,但这种交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相比之前在九百人规模的学校,现在我们只有不到四十名学生,这让建立深层次的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自然。


关爱有时也意味着严格。在这个比我们年轻时更加复杂的世界里,青少年需要成年人设定明确的界限,给予他们确定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分享经验,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理解什么是可以商议的,什么是原则性的底线。


谈到核心能力,我认为倾听能力和尊重他人的能力至关重要。这让我想起一位西班牙籍教师,虽然她总是调侃英国的天气和饮食,但学生们都很喜爱她,因为他们能感受到她发自内心的关怀,真诚地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感谢各位深入探讨这些议题。在讨论接近尾声之际,我知道大家都期待着提问,也希望能获得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作为机构的决策者,展望未来几年,你们计划采取哪些具体行动来实现这些变革?如何确保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校的价值观能够真正落地?


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每所学校都是一个由不同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共同体,包括学生、教师、家长、社区邻居和校友。我认为,建立一个高效、透明且智慧的沟通机制十分重要,让所有成员都能了解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共享成功的喜悦,也能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


今天上午的演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每位发言者都强调自己是终身学习者。这也是我给自己孩子和学校所有学生的建议。


我并非无所不知,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而且经常从学生身上获得启发。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学习的意愿,这点极其重要。

就具体实践而言,我们学校正经历两所特色学校的合并过程,因此中期目标是巩固并建立统一的学校认同感。面对AI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认识到AI只是人类智能的一个维度。


在AI时代,成功的教育应该在合理运用AI的同时,为年轻人创造机会,发展那些AI无法复制的人类智能特质。比如,艺术教育在培养情商、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我为我们去年在音乐、视觉艺术和戏剧领域取得的进展感到自豪。


午餐时,Harry问我们期待从这次会议中获得什么,他希望与会者能带走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坦白说,我认为我们可能无法给出关于未来学习的标准答案,但从我们的讨论中可以清晰地听到,深层的人际互动、同理心、社交技能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我鼓励大家回想最初选择投身教育事业的初心,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帮助人类更好地发展?这正是我在UWC持续关注的重点,思考如何帮助年轻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力,让下一代能够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



衷心感谢各位的真诚分享、深入提问、建设性批评和热烈讨论。


我最大的领悟是:我们需要超越狭隘的评估视角,不能简单地认为小学教育的目标仅仅是为了进入优质初中,初中教育仅仅是为了进入理想高中,高中文凭仅仅是为了获得名校录取通知书。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如果只盯着眼前的路,我们可能会失去方向。我们需要看到下一个转折点、下一座桥梁、下一座山峰,甚至更远的地方。


希望每位与会者都能带着自己的收获离开,无论是继续探索的问题,还是作为教育工作者重新点燃的热情。



达罗捷派

全学段开放日邀约


时间:11月9日/16日 09:00-12:00

地点:北三环安贞西里4区17号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达罗捷派JPED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北京达罗捷派学院

课程设置:AP,美式

学费区间:25.7~27.7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