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生命力绽放

11-18 09:00发布于北京

关注

“我到底为什么要学习?”“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读书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这些困扰着当代青少年的问题,每天都在不同的课堂上、不同的校园里被反复问起,却很少得到真正的回答。


而在近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在一起访谈节目中的观点再次引发了轩然大波,林小英教授抛出了很有震撼力的问题:内卷不是教育本身,如果内卷的效益在降低,那么教育有没有其他的样子?


在一个标准化考试主导的时代,我们看到太多迷失的年轻面孔:有的学生机械地完成作业,却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有的学生追逐高分,却找不到学习的意义;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优异,却对未来充满迷茫。一项针对高中生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近70%的学生承认“对未来感到茫然”。教育似乎正在变成一场没有终点的竞赛,学生们在这场竞赛中渐渐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期待。


当我们把教育等同于“投资”,把孩子等同于“产品”,整个教育生态就陷入了一个畸形的循环——家长的焦虑传导给孩子,孩子的压力又加剧家长的焦虑。


“每个孩子都应该是一个艺术家,一个运动达人,一个演说家,一个能与世界对话的人。”在学校内部近期的价值观研讨会上,这样的愿景引发了员工深远的讨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我们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在这个强调标准化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恰恰是“非标准化”的培养模式。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句常被归因于叶芝的名言,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教育重新焕发生机?如何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近日,在北京耶鲁中心举办的北京名校长论坛上,达罗捷派国际学校作为国际学校创新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论坛,同时也为在座的家长展示了另一种令人振奋的可能。我们的教育创新发展实践,不仅为困惑的学生和焦虑的家长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更为整个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01



“非标”模式也能成功


作为一位毕业于牛津大学、在伊顿公学任教十五年,在国际教育扎根三十年的资深教育家,潘和平校长以其独特的全球化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别样的教育图景。


“在达罗捷派,我们每一门课程都源于对学生需求的深入理解。”潘校长提到,“作为一所具有课程自主权的学校,我们能够灵活调整教学方案,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最适合的学习路径。”潘校长分享了在牛津大学的经历:“每周一对一的导师制虽然给师生都带来不小的压力,但这种深度交流确实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潜能。”这种理念也被完整地带到了达罗捷派——尽管面临着规模与资源的挑战,学校依然坚持通过精细化的管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关注。




谈到未来教育,潘校长特别强调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AI时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人文素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这不仅关乎知识的传授,更是对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他坚信,正是这些人文特质和创造力,让教育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


这也是为什么他特别重视艺术教育对培养情商、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过去一年,学校投入大量精力发展音乐、视觉艺术和戏剧课程。这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在AI时代,培养完整的人才必不可少的部分。


基于在中英两国的丰富教育经验,潘校对教育体系有着独特的观察:“在中国,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令人敬佩,但有时可能过于注重统一标准。”他以伊顿公学的‘house’制度为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个性化教育图景:“在那里,25人一个生活单元,配备专门的导师,持续五年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这种深度陪伴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引导。”


“教育本身是没有国界的,学生的成长需求不会因国籍而不同。差异更多体现在文化背景和教育理念上。” 他期待着这种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能在中国扎根,让更多莘莘学子从中受益。



02



让梦想照进现实


莫单玉校长Ms.Mo则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达罗捷派的教育创新实践:在这里,传统的课堂教学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每学期5-10个项目式学习任务,不仅为学生打开通往世界名校的大门,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在未来社会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创新的气息,孩子们的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



以下三个JPEDer的故事全部来自于我们的毕业生以及在校学生,以下来自莫校现场演讲,原文略有删改。



Steve刚来我们学校时,被传统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定义为“无所事事”或“不务正业”的孩子,他来的时候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他从小就只喜欢音乐,父母也担心音乐能做什么。


在达罗捷派,我们鼓励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和想法。学校给了他一个库房,他自己就召集了一批喜欢音乐的同学组建了乐队,研究如何改善库房的隔音设备,添置音响设备,邀请合适的老师来教学,发展他们的音乐兴趣。这个社团后来成为了学校的传统社团,培养了许多音乐爱好者,其中不乏网易云音乐的签约音乐人。


以前我总是在孩子身上寻找‘缺陷’,今天我才明白,也许最大的缺陷在于我们过于焦虑的心。


这时家长会担心选专业的问题,质疑学音乐是否能作为一个稳定的职业发展方向。Steve在校期间完成了两个令我印象深刻的项目。第一个是关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计划中教育公平性的研究。他们小组联系了北京所有的打工子弟学校,想了解这些教育资源匮乏的学校现状以及可以提供什么帮助。调查结果出人意料,约半数学校虽然表面上仍在接受政府资金,实际已经停办。


针对这一发现,这群年轻人用说唱(rap)的形式创作了一首歌曲,传播他们的调查结果,同时他们希望获得社会各界对现存打工子弟学校的支持,帮助这些学校的孩子开拓视野。


最终他们筹集到了四千多元,但遗憾的是这个作品一周后因包含敏感词而被下架。当Steve的父亲看到儿子制作的MV和原创歌曲时落泪了,此刻他明白了音乐的价值。


随后Steve又参与了一个关于提升弱势群体体育包容性的项目。由于他本身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很有天赋,他结合音乐和计算机知识,开发了一款盲人可穿戴设备。使用者戴上这个设备就能感知周边环境的障碍物,判断是否需要转向,让盲人可以在校园里自由散步甚至跑步。他的父亲在听儿子做项目展示时也为他热烈鼓掌。


现在Steve在美国排名第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交叉学科计算机音乐。他告诉我们,申请大学的过程是他重塑三观的过程。在这些年中,他坚持寻找自己的热爱并为之付出,找到了将兴趣转化为实践价值的方式,最终还与父母达成了理解。


所以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不应剥夺他们在试错、纠结和痛苦中学习的机会,而是要让他们去享受这个过程。



关于如何体现学生的独特性。每个家长从小看着孩子长大,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但到了申请阶段,似乎托福110分也不够独特,SAT考1500分也不够突出,GPA 4.0也显得普通。那么,我们该如何展现孩子的独特之处呢?


我们有一位学生Alvin的例子很能说明这点。作为学校的升学指导顾问之一,我会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咨询时间。Alvin在高中四年的所有升学指导时间里,我们从不谈论如何写文书、如何获得更好的标化成绩。他一直和我在探讨一个想法:男生宿舍的垃圾桶总是满溢且有异味。有的同学抱怨室友不讲卫生,有的抱怨学校不及时清理,于是他想设计一款新型垃圾桶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的一对一讨论持续了三年,期间讨论垃圾桶的设计理念,如何做融资路演的PPT,如何构建人力架构,如何挑选合适的合伙人。我们甚至派老师去广东考察垃圾桶的生产线。


最终,他设计的垃圾桶品牌Ucan已经上市销售,在美国市场特别畅销。这款垃圾桶还获得了设计界的“奥斯卡”——iF奖。


现在,Alvin在全球最具创新性的大学之一——密涅瓦(Minerva University)读大二。他通过追随自己的热情找到了独特的发展道路。我记得他面试时,招生官虽然没有当场表示录取与否,但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如果你将来创业了,一定要告诉我"。最后他确实获得了录取,如愿以偿。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一位热爱科学和无线电的学生Jack Liu。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人工智能,家长们会感到矛盾:一方面,AI能在一秒钟内给出标准答案,那么学习这些知识还有什么意义?另一方面,又会不停关注孩子的AP成绩、考试成绩。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学习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目前还没有标准答案。


Jack在学校里很容易被认出来,因为他总是手持一个长天线的无线电发报机。他掌握了很多无线电解码技术,能第一时间接收来自国际空间站的图像信号。他能用电脑解码空间站传回地球总部的图像,比媒体更早获得这些信息。他还会接收到航天员在空间站的日常对话,听他们分享在太空中观看地球的感受。但这只是他对学科的热爱之一。


去年在我的导师组年度总结中,我请每位同学用两个关键词总结他们这一年最大的收获。出乎意料的是,Jack没有提到任何科技相关的词,他的关键词是“同理心”和“沟通能力”。因为他意识到作为一名科学家不能只懂科学。


随后他分享了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一组游客在西藏无人区失联,他和其他无线电爱好者通过最基础的设备帮助他们脱离困境。第二个故事是他在学校课间偶然接收到周边社区有人利用虚假电台兜售假药,骗取老年人。他正在通过无线电解码技术追踪这个团伙,但是他觉得自己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在持续学习中。


渐渐地,那些曾经的质疑声消失了,那些所谓的标准与框架退去了,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被热爱点亮的生命,一个在自己的天地里闪闪发光的少年。整个宇宙仿佛都会与你共谋——曾经的障碍变成了垫脚石,曾经的质疑化作了动力,所有的不可能都会向热爱让路。因为当一个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热爱的事物中时,他所散发出的专注与热情,就是最强大的力量。


现在他俨然成为半个无线电专家,通过自身驱动力自学了大量的专业技能。从他身上我们看到,在人工智能时代,同理心等软实力可能是人性中最珍贵的闪光点。


也许家长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没有像前面提到的这些孩子那么有想法、那么独特。但请您别忘了,每个孩子刚会牙牙学语时都是“十万个为什么”。关键在于当孩子提出问题时,我们如何给予支持和空间,如何让他们的声音被听到、被尊重、被相信。


当我们尊重每个孩子的声音,为他们的梦想提供土壤,通往顶尖学府的道路自然会随之展开。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生命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绽放方式。



从前面几个学生的故事中,包括在座各位同行提到的顶尖大学所需要的学生特质,我们都能看到一些共同点。达罗捷派相信,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的学生们一定能够愉悦、积极、充满激情地为自己、家庭、社会和世界做出贡献。这正是顶尖大学所期待的未来人才,同时也体现了达罗捷派JPED的四个理念:Joy(喜悦)、Passion(热忱)、Empathy(同理心)和Dedication(奉献)。




最后回到家长们关心的问题——“大学申请的本质是什么”,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即生活”。大学申请实际上是在寻找未来可能获得的教育机会。如果现在就能在理想的教育环境中按照你期望的方式学习和生活,改变就已经在发生。获得国外大学的录取会成为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学会了如何让自己活得更幸福。



达罗捷派

高中部开放日邀约


时间:12月1日/16日 09:00-12:00

地点:北三环安贞西里4区17号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达罗捷派JPED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北京达罗捷派学院

课程设置:AP,美式

学费区间:25.7~27.7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