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David在力迈十二年梦想成真 | “有更好的选择,但我选择坚持梦想”

04-21 08:35发布于北京

关注


David's Story

 [ 2025毕业生剪影 ]


“有更好的选择,但我选择坚持梦想”

当纽约大学的录取邮件弹出屏幕时,耿梓程(David)正和同学坐在自习室静静准备着一场国际比赛,他盯着屏幕愣了几秒,随即平静地合上了电脑

十二载春秋在力迈的晨昏里沉淀成墨,这个将莎士比亚与滚石乐谱并置案头的少年,以笔尖丈量思想的经纬,用鼓点叩击理想的节拍。当图书馆的灯光与琴房的和弦交织成时光的经纬,纽约大学鎏金校门上的衔环,终为这份厚积薄发的热忱发出清越回响。

此刻,让我们循着他书架上并行的诗集与吉他谱,解码这位文理兼修的追梦者——那些在标化考卷与贝斯弦之间游走的年岁,早已将坚持淬炼成通向世界名校的通行证。






TWELVE YEARS

莎士比亚风格的ROCKER





“悬着的心终于安稳,就像在黑暗隧道里走了很久,突然看见光。”


被问及收到offer的瞬间,David用电影《肖申克救赎》的经典场景形容心情。



作为早申纽大的中国学生,他坦言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很感触在力迈卡文特学部12年来稳扎稳打的学习经历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我提升路径




DREAM

筑・


当莎士比亚遇见披头士

当《荒原》邂逅《海上钢琴师》

David的求知轨迹在文学与摇滚的冰火交响中淬炼出独特光芒。那些在吉他弦上震颤的诗行,那些藏于小说页缝间的鼓点,最终熔铸成纽约大学录取通知书上跃动的音符——看似悖论的双生花,恰是他叩开世界名校的矛盾共生体。




从David还是一年级的小迈豆儿,在他踏入力迈国际学校的第一天起,纽约大学的梦想就像一颗种子,悄然埋进了他的心里。

在这里,多元文化的交融让David早早习惯了用全球化的视角看世界——课堂上与来自多个国家的同学讨论国际议题,艺术节上穿着各国传统服饰载歌载舞,科学嘉年华活动中不同肤色的队友为小组的科学展示项目团结奋战。

当升学指导老师邀请了纽约大学招生官来学校讲座,紫色NYU旗帜挂满了礼堂,这种无国界、无差别包容的交流氛围,让David恍惚间看到了老师所描述的NYU华盛顿广场上那群自由交流的学子身影。

当卡文特课程里一篇关于纽约文化的文章,当十几岁的他在夏校里触摸到前沿信息——那个穿着校服仰望星空,如诗一般充满幻想的David突然明白:这座没有围墙的学术之城,早就在力迈国际学校的每一天里,用世界的语言向我发出了召唤。



力迈教会我,真正的学习是让兴趣与思考并行。在力迈我培养了非常多的兴趣爱好,并且把它们发展成了我的个人强项。这不仅能帮助你建立社交圈,更能展现独特的个人特质。



David的背包里经常有三样东西:吉他、笔和翻到卷边的《诗集》。伏在课桌上写着诗句,脑海中却浮现了让人沉浮的摇滚音符:"要不要组个乐队?"

力迈的社团清单长得能绕操场两圈,于是我又在这个卷轴上多加了一行——摇滚乐队社团。

每周我最期待的就是属于我的摇滚基地,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可以把《百年孤独》的魔幻段落汇聚成歌词。每学期校园有多种形式的舞台活动,当我们乐队的音符在露天操场炸响时,草坪上举着手机录像嗨歌应援的学弟妹们,让我突然明白:那些被当成"不务正业"的疯魔时光,早就在铁锈与琴弦的碰撞中,焊成了别人偷不走的铠甲。

我的班主任常说我们这代人像"万向轮",在书房熬红的夜、在摇滚里的锋芒、在文字里找诗与远方,这些都在我的毕业证书上烙出了带棱角的星芒。



纽大看中的从来不是华丽的履历,而是持续深耕的韧劲和学生的内在成长。




在力迈读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自主解决问题。老师经常会安排我们参与一些实际问题的课题,比如设计智能垃圾分类、策划校园艺术节这些项目。

我们得自己查资料、搞调研,然后小组天天开会碰方案。有的项目课题数据载体非常庞大,白天专心课业,晚上统计分析数据,周末抓紧搞定PPT。这种学习方式虽然折磨人,但知识点记忆清晰。而且经常要跨学科搞事情,像上次排戏剧还得算舞台灯光角度,不知不觉就把物理和艺术课串起来了。现在无论是标化考试还是生活中遇到新问题,我都能快速找到门道儿,这一身本领都是当年被各种课题练出来的。



我印象很深刻....

高一那年,外教文学老师开设的“创意写作研讨会”点燃了耿同学对文学的热忱——每周根据开放性主题创作短篇小说或诗歌,与同学围坐探讨、反复打磨。

David说,这是高中阶段对他影响最为深远的个性化课程,不在乎词藻堆砌是否华丽,过程中的收获无可比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快乐与友谊,还提升了写作能力,也悄然为他未来的申请专业埋下伏笔。       





DREAM

逐・

"以你的条件,可以申请更好的学校。"

"我依然选择纽约大学"


升学指导张老师曾问:"你的GPA成绩4.0分,托福110分,SAT1500分数,又有这么多国际竞赛奖项,以及夏校经验,还有论文发表,还有哈佛大学文学系主任的RL,这是很难得的!你完全有实力申请排名更靠前的学校。要不要考虑增加几所?以你的条件,肯定没问题的!"

但这个问题就像是张同欢老师问过无数次一样,他早已知晓答案,David会没有一丝犹豫的拒绝。有的时候作为工作经验丰富的成年人都很佩服这个孩子对梦想的执着和毅力。

"我只想申请纽约大学。"

"为什么这么坚持?"


David卷发下的眼睛亮了起来:"其实从小学在国际部读书时,我就被NYU吸引了。记得六年级参加模拟联合国,指导老师说在纽约大学经常能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讨论全球议题,这种无国界的学术氛围正是我向往的。"他说:"我一直在坚持做文学艺术的创作。纽约大学的学院不仅有顶尖的设备,更重要的是地处纽约,可以直接接触到最新的艺术潮流和行业资源!"


"所以你更看重实际的成长机会?"

"是的"又是无比坚定的答案。


排名只是参考。真正重要的是学校能否让我的特长得到最大发展。就像您常说的,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而NYU,就是能让我在学术追求和艺术热爱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的地方。就像力迈一直坚持的个性化教育一样,不是大众认为的肥沃土壤就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让学生能够尽情绽放闪光点的土壤才是属于他的肥沃之地,同样,选大学不是选名气,而是选最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对我来说,NYU就是那片土壤。"



标化考试备考是我最大的挑战,即便我的英语基础还不错,但标化应试技巧仍需大量的专业训练。”



备考托福和SAT的日子,David形容是“一场与自己的漫长博弈”。

尽管英语底子扎实,但标化考试严苛的题型与时间限制一度让他陷入瓶颈。“一篇阅读错五道题时,真想砸电脑。”他笑着回忆。

为了突破瓶颈,他周末总是带着习题册钻进咖啡馆,从精听听力原文到拆解长难句,将错题单独整理成厚厚一摞再逐条击破。




这段备战考试的艰辛征程,他并非踽踽独行。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并肩奋斗,让枯燥的复习变得生动,让疲惫的日夜有了支撑。他们的鼓励如清风拂去焦虑,他们的陪伴似港湾抵御风浪,这些温暖让他明白,追梦路上从不是孤军奋战。





DREAM

圆・


波士顿大学夏校

哈佛峰会脱颖而出

哈佛线上写作研究课获A



谈起文学,话题触及文学,他的瞳孔会骤然切换至诗人频道——咖啡馆的背景音渐隐,指尖在桌面敲击出意识流的节拍,每个论点都如精装书般严整列队。

谈起纽约大学的四年规划,这个在力迈啃完万卷书的少年,早已用想象力在纽大地图上锚定坐标:

文学创作,多参加社团,在教授指导下淬炼文字的锋芒;

电影剧本写作,把地下摇滚圈的传奇锻造成光影的炼金术。

当被问及异国求学的未知变量,他摩挲着随身携带的笔杆,在指尖旋转出抛物线:"就像即兴演奏时的意外走音,失控本身才是爵士乐最性感的声部。"




我相信我有跨领域发展的实而纽大最吸引我的,正是这种自由跨界的精神。”  






我想对你们说....


学弟学妹们,每一份看似平凡的努力都在为未来铺路,不必焦虑短期的结果。


请你找到你真正热爱的兴趣爱好并坚持深耕,它会是属于你的独特闪光点;

遇到困难时,与其畏惧,不如拆解成具体问题一步步攻克——记住,你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师友的智慧与陪伴都是宝藏。


最后,请永远忠于自己的色彩,海外名校期待的从不是完美模板,而是鲜活真实的灵魂愿你们在追梦路上,既有死磕到底的韧劲,也有享受沿途风景的从容,最终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北京力迈国际学校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北京力迈学校

课程设置:香港DSE,AP,Alevel,IGCSE,美式,英式,加拿大,双语国际

学费区间:10-20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