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描述北京赫德的时候,一个孩子告诉我:This is a family.
中考后,一个人从很远的南方城市来到北京赫德的G11姑娘说:这里让她最震撼的是同学们“敢于做那么宏大的梦的能力”,和他们“对梦想的炽热和执着”。
另一个从东城公立冲高考的筛选体制里转轨到赫德的G12姑娘说:赫德给了她一个日积月累的机会,慢慢爬出低谷,慢慢找到自信。
孩子,其实什么都懂。关于爱,一旦掺假,他们一眼都能看出来。
北京赫德,一边成就着孩子们宏大的梦想叙事,一边细密地陪伴着每一个低谷的踌躇。日积月累,日复一日,终于成为孩子们口中的:This is a family.
“没有经历过以分数来定义人生的拷打,是天大的好事。”
“相比起以『分数』重要性努力自驱的学习方式,我更应该是成为我自己。”
“换条路不是最重要的,如何从谷底爬出来,才是最关键的。”
当我们从第三方的视角重新看向赫德的学生,他们长出来的模样,才是我们坚持做『对的事』的真实照见。
什么才是『对的事』?
把“人”放在答案之上的成长系统。
这里没有“学生该有的样子”,他们不用扮演“别人家的孩子”,也不用复刻父母的精英模板,更不用为“标准答案”紧绷。唯一的要求是:勇敢,做真实的自己。
而真实的前提是,安全感。物理考砸了不会被定义成败者,成绩不是“唯一定论”;想涂鸦校园墙面?写策划案、拉预算、说服审核组,通过就能动手。环境先松绑,人才敢折腾。
过程中,老师观察记录分析成长,家长同步看见真实状态,学生负责两件事:
第一,18岁时能说清“我擅长什么” ;
第二,面对世界时知道“我能解决什么问题” ;
未来无法预演,但人能提前真实。5月18日,赫德中学场开放日,带您一探究竟。
中学阶段是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与探索的主要时期,是个体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升学和专业发展的选择。赫德校内采用这套被美国职业发展协会(NCDA)认证为「21世纪最具预见性」的测评系统,捕捉到90%常规测试会遗漏的隐性特质,帮助深度了解自己。
为让更多家庭体验这场教育实验,赫德开放日推出限时福利:
达到托福80分or雅思5.5分的学生,免费提供「潜在发展区引力测试」,用科学的算法测量一个未知的自己。
赫德2025届20位毕业生,人均6封offer,共计收获121枚世界名校offer、揽获530万奖学金。收获了1枚全美TOP10的约翰霍普金斯,以及1枚加州伯克利,更有10枚英国G5录取,包括2枚帝国理工和8枚UCL伦敦大学学院。美国方向,100%US NEWS全美TOP50录取;英国方向,“王、曼、爱、华”全员托底。
36个不同专业,有人钟情于理工科、商科等热门领域,也有人把食品科学、医学物理、社会变革科学与工程、数字叙事与交互设计等“小众”领域变成主场。
全员名校的背后,是由一次次“做真实的自己”量变而成。在赫德,资源不设门槛,每个学生都值得被托举到应有的高度。学校会帮助他们将个人需求与世界的需求实现有机连接,那时,专属于每个人、独一无二的道路就会铺设出来。
在爱与信任中,让孩子看见自己,让生命自我成全,让世界看见独特的赫德少年。
一封封名校offer接踵而至,令我们倍加欣喜。成绩之外,我们更在意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的生长状态。
那些在非学术领域的真实参与、接纳自身优缺点的个性化成长,以及导师支持的深度互动,通过“被看见”的包容性环境,激发学生对真实世界的热爱与内驱力,而非仅追求结果。
而这些具体而微的过往,如同开篇已有的回答:
未来无法预演,但人能提前真实。那些真实场景里,答案自己会生长。
5月18日,北京赫德中学场开放日,邀您一探究竟。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