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13:59发布于北京
「INTERVIEW」
{ 毕业生访谈 }
访谈时间:2025年2月6日
访谈对象:国贤BIC加拿大学部G12-1 姚同学
外教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不太能听懂,但是我非常清楚地知道,他想用尽一切办法,让我听懂。
要行动起来,要去错,要去做。
当我看到96分的时候,我都惊呆了。从小到大,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能得这么高的分!
恭喜国贤BIC加拿大学部2025届毕业生姚同学斩获QS世界排名第19名: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传媒专业Offer!
INTRODUCTION
01
学生介绍
学生背景:AP/A-level转学
入读:OSSD G12
均分:OSSD 88.6分
爱好:摄影、旅游、滑雪
悉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ydney),被誉为“南半球牛津”,坐落在南半球金融、贸易与旅游中心-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是澳大利亚八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太国际贸易教育研究联盟、也是AACSB、AMBA和EQUIS认证大学。
悉大在多个大学排名榜均居世界Top20,拥有17个学院,提供广泛的课程选择,包括法学、医学、会计学和工程学等。悉尼大学还以其丰富的藏书量和研究资金著称,拥有全南半球最大的图书馆——费雪图书馆。
EDUCATION
02
教育之路
“我转学了五个学校,国际课程几乎都学遍了,我真的觉得OSSD是最适合我的。
我小学在北京公立学校读,初中去了一所美国初中,那里环境不错,但AP课真学不明白。后来学校开设艺术课程,我正好对媒体也感兴趣,就想去尝试一下。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文化课成绩不高,就学艺术,大错特错!觉得学艺术简单,是因为那些人有天赋。如果学习艺术,只是为了想躲开文化课,那才真是另外一份折磨。
后来我妈就给我转学去读A-Level,但其实AP和A-Level在难度和考查形式上是极其相似的,对于学习习惯不好、很松散的同学们来讲,‘大考’只会让我们更加‘拖延’。因为大考来临之前,我们总有很多借口去逃避,我认识太多学生,到了A-Level大考之前临阵脱逃了。
后来妈妈还帮我找过英国艺术类2+2,想着提前接触社会和实习,但我认为我并不急于工作,还是想要学点真东西。
最后,我通过一个之前国际学校的好朋友,了解到她当年毕业的OSSD学校,当时也有点半信半疑,直到上学之后的一切,慢慢稳定,渐入佳境。
同时,OSSD在中国也已经发展到了还不错的水平,只要挑选靠谱的线下学习学校,看准师资,是非常有出路的。”
“你后悔来OSSD吗?有经历过什么困难时期吗?”
“从来没后悔过。虽然跟我想象中也不一样。
我原本以为OSSD巨简单,但是后来发现,课程虽然不难,但是作业真的不少。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数学科目,我理科不太好,但是中教老师非常认真负责。我记得有一次都很晚了,我有一个题目不会,Vivian老师录制了一个视频给我讲,这在其他国际学校,是非常不可能的。
当时那是我第一次在系统里出数学分数,我看到96分的时候,我都惊呆了。
从小到大,从来不知道我还能得这么高的分数。
后来就越来越认真了。所以刚开始一定是最艰难的适应时间。”
“你觉得学校最突出的优点是哪些?”
“是老师。中教和外教老师。
外教他非常清楚知道我不太能听懂,但是我非常清楚知道他想用尽一切办法,让我听懂。
其实特别感动,他们学会说很多中国话,就是为了拉近距离,其实这个在其他国际学校,也特别难做到。
推荐我来OSSD的那个朋友说,她也是转学了好几个课程体系,但是真正出国了之后,是OSSD教她最多的东西。比如论文的写作形式,presentation演讲重点,这肯定都是其他体系,不会涉及到的东西。”
姚同学畅所欲言她对于OSSD的想法,这与她当时来学校访校时,腼腆、高冷、不太自信的她截然不同,我想这也就是蜕变的力量。
并不是爸爸妈妈择校时仓促的决定,也不是老师们无限的托举,而是每一次‘我先不去玩了,我真的明天有一个ddl(作业截至提交日期)的牵绊’,让她一次次在磨练中证实自己,在痛苦中初尝成功的美味。
“那你觉得OSSD以后会越来越知名吗?”
“一定行的,学校就是得让更多的家庭知道,OSSD与其他国际课程(如AP/A-Level)一样可以申请英国、澳洲、美国、香港,不仅仅是去加拿大。
而且这套课程会帮助很多人,顺利在国内拿到本科offer。我已经推荐给了我身边的好朋友来咱们学校,他也已经拿到满意的录取了!”
ABOUT HER FAMILY
03
家庭教育
一般人间清醒的孩子,家长也会是有趣的灵魂。
从入学到拿到录取,姚同学每次谈到自己的家庭,有无奈、有吐槽、有不认可,但是她从来都是满脸幸福。感激父母的付出,理解父母的不易;在有事时,永远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我爸妈从小对我还是挺放养式教育的,我们家三个孩子,有姐姐和弟弟。我妈总说,有了你这样的‘失败案例’,现在挺知道怎么教育你弟的。”
姚同学的妈妈工作比较忙,在择校初期也对学校和最终申请,尤其是中等成绩同学的结果,有过怀疑。但是外+中+助教的授课模式、强大师资、纯线下资质、清晰课程规划,都让家长放心下来。父母安心工作,成绩交给学校。
“我感觉你妈妈对你还是非常上心的,佛系中带着理智。”
“我觉得我妈确实挺松弛的,这也是很多国际学校爸妈的特点。我妈松弛我觉得大部分还是乐观和金钱底气。”
中产阶级在教育孩子上,属于最焦虑的一类人群。
不能允许孩子比我差!
学习不好,我给他找工作,怎么着也得有个看得过去的学历,不然连我单位,他都进不去
我家不差钱,我总不能让孩子连个大学都没读过吧,17岁就上社会啊?!
选择国际学校的原因越来越丰富,家长的心却总是出奇一致。学习不够好,想尽办法让他好。起码经济不断下行时,他能自己养家糊口。
其实,家长选择国际学校,这里既不应该是‘差生避难所’,更不应该期待它是‘高利息稳定回报的大额存单’,最不应该的是父母逃避教育的借口。
你应该自己精彩,给你的孩子看。而不是一味要求他,一定要超越你。
THE OFFER IS COMING
04
录取一刻
“是留学老师给我先发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我在睡觉,根本不感相信,以为还是在做梦。没想到我申了5个学校,是我觉得最有难度的悉尼大学,第一个给了我offer。
感觉拿到录取之后,我再也没有吐槽过学习,觉得经历的那些挫折,也就都没那么苦了!”
“爸爸妈妈一定也很替你开心吧?”
“我爸第一句话:‘悉尼大学圈钱的吧!’然后转手把offer,发到了我们家庭群,人最多的那个!”
说到这里她低头一笑。
是孩子对于父辈可爱一面的无奈,是自豪,是炫耀,是底气,是终于证明自己。
试想一下,一个从小在国际体系中,学过各种国际课程,失败了很多次的高中生,家长徘徊在“放弃”的边缘。
有谁真的不想证明自己吗?不想在爸妈、兄弟姐妹面前表现自己吗?或者说,能用实力说服自己,是不是也算一种成功?
但是,如果没有找对方法,只能经历一次又一次的重蹈覆辙。
“我觉得OSSD真是帮了我,我第一次听这个课程是在2021年的时候,当时确实有点小众,我就从AP换成了A-Level,但是依然听不懂,根本学不出来。
后来我妈都帮我找项目了,2+2全部试过,最后还是我之前的一个国际学校朋友,说自己在OSSD毕业,最后去了英国,我才了解到咱们这学校。我现在也很感谢她。”
“我妈倒是没特别大的反应,我妈帮我转学太多次了,之前都是不太信任,这回她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很信任我能做到,很相信我能在这个学校,顺利毕业拿到录取,所以,她倒没有说跳起来那么兴奋。”
LAST BUT NOT LEAST
05
写在最后
“最后,有什么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吗?”
“要行动起来,要去错,要去做。
人生就是体验的过程,我这次体验下学习,那咋啦!”
这也是本次访谈中,给老师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我觉得我之前之所以转学、失败,是因为我根本没有真正尝试过学习。没有机会,也没有动力,让我为自己试一次。
OSSD不一样啊!它一个一个作业的提交日期就摆在眼前。大山被切分成了小山丘,跟着同学们一起,就完成了,其实不难,特别适合我这种‘学渣’。
而且我们班有好多学霸,他们成绩好,也经常帮助我。学校学习氛围整体很上进,一下就融入了。”
最后,让我们再次祝贺姚同学拿到梦校悉尼大学-传媒专业的录取!
请感谢你自己,用看似轻松的话语,体会国际课程的不易;用乐观潇洒的性格,隔离全部虚伪又假面的世界;用逐渐强大的羽翼,抒写00后奋进的勇气;用顽强的性格,逼近自己的目的地。
但是,我从来不想用“逆袭”故事来描述我们之间的对话,也不愿意用毕业,结束师生间纯粹的友谊。
你也许从来就不是朽木。而是这次足够坚定,足够幸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殿堂’。那就自由去闯荡,说我们不羁过又如何!
那些我们曾经后悔过的故事,总有一天会被我们忘记;又或许,忘不掉也挺好。
祝福你:春风有信,花开有期;长歌有和,独行有灯。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