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媒体聚焦 | 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总督学邓飞先生:从五个维度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02-14 14:06发布于广东

关注


本文转载自《香港文汇报》2025年02月13日A17版,原标题《从五个维度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编者按

《香港文汇报》2025年02月13日A17文汇论坛推出香港教联会副会长、香港立法会议员、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总督学邓飞先生的《从五个维度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一文,探讨教育如何在保持国际化特色的同时,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全文转载如下:



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会后颁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导未来十年的国家教育发展。根据《规划纲要》的战略方向,香港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体系需在保持国际化特色的同时,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笔者建议从以下多个维度推进。


1

强化国家认同与历史教育


重构课程体系,增设宪法、基本法及国家安全教育必修模块,开发沉浸式数字教材(如VR体验国家发展历程),将国情教育渗透至各学科。同时创设大湾区红色教育基地联动机制,组织学生参与例如「重走东纵抗战路」等跨区域研学项目。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对内推行教师国史研修学分制,要求三年内完成100课时专题培训,并设立「国家教育名师工作室」培育种子教师;对外实施教师跨境挂职计划,每年选派500名教师赴内地学校进行学期制交流。


2

科技创新教育升级


在高等教育上,产学研必须深度融合,建议港深创科园建立「教育科技试验特区」,推动高校实验室,与华为、大疆等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并试行「双导师制」研究生培养,学生同时在港校教授与深圳企业CTO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


基础教育也要转型,校园内,于中小学推广「科创护照」制度,学生需完成AI基础编程、智慧城市设计等项目,获得认证;校园外建立大湾区青少年科创挑战赛常设机制,设立千万级创投基金孵化学生项目,培养产学研意识。


3

湾区教育协同发展


创设学分银行体系,构建大湾区高校学分互认云平台,允许学生跨校选修量子计算、中医药现代化等特色课程;同时设立试点「双校区学位」项目,学生前两年在港学习,后两年在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深造。


创科大潮下的职业教育讲求创新,建议针对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组建港珠澳职业教育联盟,开发模块化技能认证体系;又在前海设立「湾区工匠学院」,以双元制结合中国特色学徒制,编写融合培养方案。


4

国际教育枢纽建设


发展「一带一路」教育网络,在香港设立东盟教育合作中心,开发「中文+专业」课程;并实施「丝路学者」计划,每年资助200名沿线国家青年来港攻读战略性学科硕士。


在与国际标准对接方面,建议建立教育质量「湾区认证」体系,推动香港IB课程与内地新课标在核心素养维度对标;并举办年度全球教育治理峰会,输出「一国两制」下教育发展经验。


5

教育治理现代化


建立数字治理平台,搭建教育大数据监测系统,实时追踪学生国家认同度、创新素养等关键指标,并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学历证书跨境验证通道,提升大湾区人才流动效率。


经验告诉我们,国家安全风险是实际存在的,为此,我们需要设立风险防控机制,建立教材审查动态调整机制,组建由教育学家、国安专家构成的复合型审查团队;并制定校外活动负面清单,规范学生组织涉外交流活动审批流程。


通过上述系统性改革,香港教育既能巩固国际竞争优势,又能深度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真正成为「一国两制」下教育创新的示范高地。这需要特区政府在政策创新、资源投放方面展现更大魄力,同时需要社会各界形成教育改革的共识合力。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

课程设置:香港DSE,IB

学费区间:7.2万-17.2万/年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