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妇女节,她们想说点不一样的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一个纪念女性平权运动的节日。一百多年来,无数女权先驱为了一个更加平等的世界付出了勇气与汗水。
在今天这样一个意义非凡的节日,省实AP一个名为“The Earth Star地上星”的社团,希望借此机会,聊一聊她们对于“月经羞耻”的思考,以及她们为此做出的努力。
可爱的妳,不必羞耻
美国Jubilee栏目曾邀请一些女性分享她们在生理期遇到的困扰和窘境。即便是在女权运动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的美国,也仍有不少女性正在经历着“月经羞耻”。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月经羞耻”几乎在每一个女孩的成长过程中都出现过,女性们在体验着身体变化的同时,也习得了对月经的羞耻态度。
在中文里,月经被大姨妈、例假、那个、亲戚等等更加隐晦的词语所替代,而在英文里,也有诸如Aunt Flo、shark week、girl time、monthly visitor等词汇来让月经听起来不那么“刺耳”。
但月经作为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生理规律,不应该成为一个禁忌话题。“月经是潮汐和月亮的牵引,也是女孩们独一无二的美丽象征。”
在生活中,许多女孩都经历过经期到来却没有准备好卫生巾的状况,而“月经羞耻”又让她们不敢轻易向他人求助。
关于卫生巾互助盒
去年10月,华东政法大学的学生发起了卫生巾互助盒的活动,在校园厕所内放置了卫生巾互助盒,给经期来临的女生提供及时而有必要的帮助。
这个事件迅速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随后,许多高校纷纷接力,越来越多的校园开始出现卫生巾互助盒。
而在省实AP,也有一帮学生受到鼓舞。作为先行者,The Earth Star地上星社团从2020年开始,就以AP新哲楼作为试行区域,开展卫生巾互助盒行动。
地上星社团在AP新哲楼每一层的女洗手间都安装了卫生巾互助盒,用于存放不同型号的卫生巾和暖宝宝。在有紧急需要的时候,使用者可从保鲜袋中取出相应型号的卫生巾,并密封保鲜袋。每使用一片就放回一片,以互帮互助,爱心接力的方式,使互助盒可以长久使用。同时盒子放有便利贴,以供使用者写下自己宝贵的建议。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