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发布于广东
If you fail to plan, you are planning to fail.
如果你没有做好规划,那就等同计划着失败。
——美国著名政治家Benjamin Franklin
临近期中,又恰逢疫情居家学习,如何科学地制定目标,会更容易实现呢?带你走进爱莎文华A Level本期的人文心智关怀课堂,一探究竟。
立Flag拿来倒?
为什么要立Flag?
在本节课程开始,很多同学一看到这个课题就已经不淡定了。“老师,立下的Flag不都是用来倒的吗?”为什么我们还要立个Flag呢?
立flag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意思是指说一句振奋的话,或者立下一个要实现的目标。简单地说,一个人被他自己说的话打脸了。你做了一件事,或说了一句话,为下面要发生的事做了铺垫,这就是立flag。
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过许多美好的理想的“盟誓”,信誓旦旦地定下我们的“目标”,结果,定下的目标常常“无疾而终”或者“半途而废”。以至于大家一听到“立Flag”,就想到肯定“要倒”。
数据来源:Norcross et al. (1989)
所以这正是为什么我们这期人文心智关怀课程要选择来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主题。为什么立下的Flag可能会倒,我们还要来学习它呢?
游戏测试:第五张图片是什么?
知道题目和不知道题目
心理学中认为,目标之所以难以实现,是因为意愿和行动之间存在着差距,想法能否转变成行动,取决于你的自控力和动机水平。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进入本期主题课程,梦子老师加入了游戏测试的环节,通过随机播放系列图片,待学生看完所有图片后,学生需要根据记忆迅速回答梦子老师提出的问题。
问:"课堂上闪过的第五张图片是什么?"
课堂上学生一下子陷入回忆中,在努力尝试回答后。梦子老师让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重新来看一遍。这次同学们很容易就答出答案,甚至有的同学把七张照片的顺序都记下来了。
通过互动,梦子老师想给学生传递的就是“想要更高效做成事情,需要有个目标。” 带着问题去做题,很容易一下子就完成,相反如果做事情没有提前知道目的所在,即使面对很简单的题目,我们很可能还一下子回答不上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搞清楚自己的目标以及学会给自己科学地制定目标的原因。
守住Flag
第一步:给目标清晰度打个分!
课堂上老师邀请所有同学觉察一下自己当前对目标的感觉,并根据自己的目标清晰度给自己打个分。(0分代表不清晰的目标,5分代表拥有很清晰的目标)
“立的Flag是我自己内心真实想要的吗?”
“为什么当前有这样的目标?”
老师们通过和每位学生一对一的交流,推动他们去主动觉察和分享,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面对自己当前真实的“目标”状态。
守住Flag
第二步:学会SMART五项原则
S(Specific明确的)
指出希望达到的目标,越具体越好;
M(Measurable可量化的)
为目标设定可衡量的指标,试着写上数字、分量等;
A(Achievable可达成)
目标须为能力范围可及,否则会出现理想与现实不乎的情况,影响学习动机;
R(Realistic可行的)
谨记订立能配合客观环境且可行的目标;
T(Time-bound时间限制)
设下时限,积极向目标进发。
通过课堂上的引导,老师们结合了自己的实际案例,给各项原则一一举例,让学生深刻且真实地理解到根据这五项原则来清晰目标/订立目标的方法和好处。
学完了科学订立目标的方法“SMART原则”。下一期学生人文心智关怀的课堂,我们将会带大家继续揭秘“曾经立下的Flag是如何倒——了解达成目标的路上的干扰因素”, 探索“大脑中的自控力”。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