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时刻|杭州惠立学子在多项中文写作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汉语,是我们走向世界的自信之源。
在杭州惠立学校,学子们拥有两把“钥匙”:一把是远眺全球、拥抱多元文化的全球视野;另一把则是根植内心、浸润中国文化的稳固根基。多年来,我们独特的双语课程体系成为了我们教学品质的标志,其中语文课程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优势之一。
我们的语文课程遵循严谨的课程框架,以历史为轴、经典为纲,培养学生勤于思辨、追求真理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以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沉淀为基础,在世界大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近期惠立学子在两场大型赛事中取得的骄人成绩,感受他们如何用这两把“钥匙”打开通往成功的大门,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作为国际化学校最火爆的赛事之一,本届纵横杯「亚洲思辨写作对抗赛」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与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6所国际或双语学校参与,参赛选手均为各校精心选拔的优秀学子。
赛事评审团由近40位国际学校的中文校长、主任、老师等优秀教育工作者组成,他们凭借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比赛提供了公正、权威的评判。
杭州惠立学校作为参赛学校之一,高度重视此次比赛,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备赛。在备赛过程中,语文教研组不仅提供了专业的写作指导和思辨训练,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拓展思维,为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惠立学校在此次比赛中还战胜了包括北京鼎石学校等在内的多所名校,充分展示了学校在思辨教育和写作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惠立对语文及思辨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也离不开学生们的刻苦努力和团队协作。
值此荣耀时刻,我们与杭州惠立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孙颢萌,中文辩论课程教师黄嫣然,以及6位获奖学子进行了一次谈话,借此机会回顾他们在辩论赛中的精彩历程。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能为更多同学带来语文学习及思辨方面的启发和帮助。
赛前您和学生做了哪些具体的准备工作?
黄老师:其实学生们一直沉浸在我们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中。在辩论课外课程中,我们致力于启发学生思考语言表达的内在逻辑,并引领他们探索苏格拉底式的提问艺术;在日常的课堂中,我们紧密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探究式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我们十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权,提醒他们“尽信书,不如无书”“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鼓励他们勇于挑战权威,大胆提出质疑。同时,我们也引导他们细心寻找论据,审慎求证,让他们在质疑与求证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考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沉浸在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围之中,愿意去大胆表达,同时也更懂得倾听别人的观点,以及换位思考。
孙老师:在我们学科参与各类比赛时,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单纯为了比赛而参赛。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正如黄老师所言,学生这种浸润式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因此他们拥有足够的自信去应对比赛,甚至在遭遇突发情况时也能保持冷静,因为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些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能力的培养与我们的课程内容紧密相连。这种紧密的结合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够在实际比赛中得到应用,他们能够将老师传授的方法灵活地运用到校外的各类竞赛中。
尽管此次比赛汇聚了众多强校,我们的表现依然十分出色。有6名同学荣获了奖项,我们的团队还赢得了团队奖。这充分证明了我们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有效性,也体现了我们学生在能力培养上的显著成果。
请问您如何评估其他对手学校的竞争力,有没有特别关注的学校?
孙老师:我们没有特别关注其他学校,我一直在想的是怎样做好我们自己,所以这也证明了我们的实力不容小觑。
相比其他赛事,纵横杯亚洲思辨写作对抗赛有哪些独特之处?
孙老师:正如学生们所提到的,过去的辩论比赛往往侧重于口头表达,而这次比赛则要求参赛者在思辨过程中,不仅要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地思考,还要将这些思考以书面形式展现出来。因此,本次比赛不仅考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考验了他们的思维逻辑和写作技能,这也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直强调和努力培养学生的方面。
黄老师:我还想补充一点,正如Dino同学稍后会介绍他在决赛时遭遇并处理了突发情况,这展示了他的强大现场应对能力。我们在日常课堂中也设计了诸如限时思考、即兴辩论等活动,正是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学生们敏捷的反应能力。
同学们获奖时心情如何?参加此类比赛有何收获?
Rock: 激动,亢奋,很有成就感。我们的老师很支持,鼓励我们。我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与辩友沟通时的反应能力。
Kevin: 波澜不惊,有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这次比赛为我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之前更像在“纸上谈兵”,但现在能把黄老师教我的辩论技巧和孙老师教我的写作技巧相结合,为我自己,为老师,为学校去争得荣誉。在初赛的时候,因为准备不是很充分,导致我的立论分数不是很高,不过在决赛前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状态,一路披荆斩棘拿到了奖。
Dino: 获奖时感到很惊讶,完全没有想象自己能够获奖。我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来自中国各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赛选手。我还记得决赛时发生了意外,中途稿子被误删了,不过我很快调整好了心态重新写了一篇,能获奖我感到很庆幸。
Kitty: 感觉获奖在意料之中。跟别的同类型比赛不同的是,这是一场写作型的辩论比赛,但其实思路是一样的,老师教过我们在写议论文时如何快速想到讨论观点,以及如何快速找到证据——这场比赛算是“学以致用”吧。
Henry: 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个名次也是很符合我的实力的。参加这个比赛能够更好地培养我的逻辑思维,帮助我更好地规划时间,因为我们要在短时间之内进行逻辑整理和征集足够的观点。
Jerry: 感到非常意外,其实我平时语文不太好,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中文类的比赛,没有预料到自己能获奖,但还是感到很高兴,参加这个比赛很值得。
老师们在指导学生时使用了哪些策略?
孙老师:尽管我们并未刻意为比赛进行特别的准备,但比赛中的话题恰恰与我们十年级备考时讨论的主题不谋而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始终注重对学生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提供多样化的练习来拓宽他们的思维。
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阅读网站上的各种材料及书籍,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正因如此,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学生们都能展现出充分的论述能力,这也是他们取得优异表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没有对某一位学生印象特别深刻?
孙老师:Kevin同学是他所参与组别中年龄最小的参赛者,该组别涵盖了从高一到高三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Kevin在比赛当天刚刚庆祝完生日,可以说是“恰巧”跨入了这个组别。
尽管面临年龄上的挑战,Kevin同学依然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战胜了所有比他年长的选手,勇夺第一名,还荣获了全场反驳奖。我们对Kevin的卓越表现深感骄傲和自豪。
您觉得在备赛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对于希望参赛的其他学生有什么建议吗?
孙老师:我们非常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这项比赛。去年,我们有9位同学参赛,其中4位同学荣获奖项;而今年,参赛人数已增加至16位,获奖人数也达到了9位。参赛队伍的不断壮大,充分展示了学生们对比赛的热爱与投入。我们期待更多的同学能够借助这个平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实力,这也是对他们能力的一种有力肯定。
黄老师: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在当前这个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获取确实变得轻而易举,然而,独特的思辨能力却显得尤为珍贵。这种能力是无法被替代的,也是杭州惠立学校一直以来致力于培养和提升的核心素养。我们深知,在未来的竞争中,具备独立思考和辨析能力的学生将更具优势,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
学生们在参与此类比赛的过程中,通常会获得哪些非学术方面的收获?
黄老师:沉重应变的心态,信息搜索与整合的能力,更自信地表达,还能培养爱思考的习惯,看待事物也能更包容与灵活。考虑到惠立的孩子们未来将要走向世界,面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观点,这些能力的培养无疑将为他们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多元化的国际环境。
从教育者的角度看,这类比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孙老师:这项比赛无疑是一个的展示我们教学成果的舞台。比赛所强调的思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的锻炼,正是我们日常教学中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借助这一平台,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学生们的能力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实践中逐渐积累,并最终得以展现和发挥。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学生们在学术道路上的坚持与成长。
在亚洲思辨写作对抗赛之外,备受瞩目的第二届“惠语杯”中文写作大赛也在近期圆满落幕。在这场充满文学魅力的盛会上,杭州惠立学校的4位学子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斩获了优异的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本届写作大赛的主题为“变”,旨在引导学生们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变化对个人、社会乃至世界的影响。 在比赛中,惠灵顿学子围绕“变”这一主题展开创作,他们或描述自然景物的变迁,或探讨科技的飞速发展,或抒写个人成长的点滴变化,或思考社会文化的演进。每一篇作品都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了学生们对“变”的深刻理解。
杭州惠立学校一直以来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我们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积极组织各类文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次“惠语杯”中文写作大赛的佳绩,正是学校文学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在此,我们向在亚洲思辨写作对抗赛第二届“惠语杯”中文写作大赛中获奖学子表示热烈的祝贺!他们的优异成绩是学校的骄傲,也是所有同学学习的榜样。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创造更多的骄人成绩!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