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香港教育圈大动作:汉基、包玉刚新校扩建,1000个学位2027年开放

02-16 15:21发布于广东

关注

最近,香港教育圈炸开了锅——汉基国际学校(CIS)扩建北角校区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首度南下落户九龙塘,两校合计新增约1000个学位,预计2027年迎来首批学生。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香港国际教育资源的扩容,更折射出这座城市在“抢人才”与“拓教育”之间的深层联动。

图源:汉基国际学校CIS

图源:包玉刚实验学校


为何说这是“3.0时代”?



香港国际学校的核心优势:为何家长“挤破头”?

1. 国际化课程与升学优势
香港国际学校以IB、AP、A-Level课程为主,全球认可度高。以汉基为例,其IB平均分常年稳居全球前列,毕业生多进入牛津、哈佛等顶尖学府。包玉刚新校更将延续上海校区的“全人教育”理念,融合中西学术资源,打造“双轨竞争力”。


图源:汉基国际学校CIS

2. 灵活招生政策,打破“粤语壁垒”
本地Band1名校虽强,但对粤语和文化适配性要求高,新来港家庭往往望而却步。国际学校则以英语为教学语言,招生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甚至提供普通话支持,成为内地家庭的“破局之选”。

3. 稀缺资源与长期规划红利

国际学校学位常年“一位难求”,汉基录取率不足15%,家长需提前2年准备面试(甚至家长面试)。但新校扩建和招生窗口(如首批入学减免建校费)为家庭提供战略机遇。

4. 社会资源与全球网络
国际学校不仅提供学术支持,更通过夏令营、国际交流等项目构建全球化社交圈。例如包校的帆船营、森林探索活动,早已成为家长圈的热门话题。


更多国际学校夏/冬令营消息可以搜索【国际教育网】进行检索或添加文末小助手获取更多资讯



挑战与隐忧:千个学位够吗?

尽管新增学位看似可观,但香港近年人才引进计划已吸引超16万高才家庭,若按“1孩/家庭”估算,教育需求远超供给。

更现实的问题是:

所以想要赶上这波教育红利的家长们一定要提早做准备!



给家长的3点破局建议

  1. 把握时间窗口:关注新校动态(如包校2027年招生),提前2-3年准备申请材料;

  2. 理性选择课程:IB适合全面发展的学生,A-Level偏学术,AP侧重美国方向,需结合孩子特长规划;

  3. 融入本地文化:即使选择国际学校,粤语基础和社区参与仍是孩子社交的关键。



教育的本质是“适配”,而非“内卷”

香港国际学校的3.0时代,是资源扩张的时代,也是教育理念迭代的时代。无论是汉基的“双语传承”,还是包校的“北上南下”,其核心都在于为不同背景的孩子提供多元选择。

正如一位家长所言:“移居香港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但教育的终点不是名校,而是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光。”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