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孩哭闹不愿打疫苗,我是如何处理的?
2.女儿第一次看牙医被表扬
3.脏的地方随地就坐?直接告知正确的行为
打疫苗的情绪
一天早上,我和女儿(3岁10个月)说:“吃完早饭后,妈妈带你去打疫苗。”
女儿一听说打疫苗,就开始有情绪,“我不想去,我不去打疫苗。”接着饭也不好好吃了。
爸爸说:“你最勇敢了,你上次打疫苗都没哭。”
孩子还是闹腾,“我不想去”,都有点要哭起来了。
我说:“你不想去,是因为有点害怕吗?”
女儿说:“是的。”
我说:“这样啊,其实妈妈小时候也有点害怕打疫苗。”
女儿继续吃饭。
“就像你上次打疫苗也害怕,但最后你还是很勇敢地战胜了。妈妈觉得你表现得特别棒。”(其实,女儿一直以来打疫苗的时候很少哭,但一说起打疫苗还是要有情绪并拒绝。)
“宝贝你还记得吗?昨晚我们读了一个绘本,那里面的哥哥……的时候也害怕,但是他后面战胜了害怕。妈妈相信你也能的。”
(这些是分时间说的)
如果女儿还是说不想去,我会再次认同她的感受,也会和她聊“妈妈会陪着你,并且医生都是爱心医生,他们打针会轻轻的。当打针的时候,你也可以问医生,能不能轻一点呀。”
在去医院的路上,女儿表达“妈妈,我有点害怕打针。”这时候,她已经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了,我感到欣喜。并且后面有两次打针的时候,她都会大胆地询问打针的医生,说:“医生,你能不能打轻一点呀?”医生也会回应她,“当然可以了,小宝贝。”
女儿果真没哭,医生还会表扬她很勇敢。完了后,她给她爸发微信语音,说:“爸爸,我打针没哭。”听得出,她有多骄傲。
在打针的现场,也会听到有小孩哭闹说害怕。大人会说:“不怕不怕,你看,对面的小孩都不怕。”我也了解到有孩子到上小学了打疫苗还要哭,甚至有些要打疫苗了,只能大人“拖”着去。这些孩子是对打疫苗有深深的畏惧感。
其实孩子不想疫苗,或害怕打疫苗,是很正常的,我们父母可以先认同孩子的感受,带孩子正视“害怕”,孩子才能不怕。
第一次去看牙医
一个月前,女儿第一次去看牙医涂氟,也被医生表扬了。
医生说:“现在很难看到牙齿刷得怎么干净的小孩。”
医生还说:“我很少见到,这么小,第一次来看牙医,但是一点不闹腾,这么安静欣然地完成的。”
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我提前好几天告诉了她这件事情,并告诉她涂氟的好处,也与她分享了她喜欢的动画人物“小小常”也去涂氟了。

脏的地方随地就坐?直接告知孩子正确的行为
我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哪里都是随地“就坐”。不管在家里的地板上,还是外面满是灰尘的地上。在家里,如果地板脏或者冷,我会告诉她,“宝贝,你可以像妈妈这样蹲着,这样不会把裤子弄脏,也不会冷。”
有一天,她和她同学在玩,玩玩具玩得起劲了,同学坐在了地上,她也坐到了地上,可是地上满是灰尘。同学的爸爸看见了,开始大声对他的儿子说:“你怎么这样呢?没看到地上很脏吗?” 我在旁边开始引导,说:“你们可以像我这样蹲着。” 我女儿就学我蹲着了。
这样引导了几次之后,有一次我发现她已经学会了。看下面这张图片,和她一起玩的小伙伴都灰尘满身了,坐在或者跪在地上,可她还是蹲着的,身上很干净。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