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做菜”成为家庭作业,是生活教育的回归

2021-02-27

关注

点击上方蓝色字“王营说教育”关注公众号!


“做菜”成为家庭作业,是生活教育的回归

王营

在重庆巴蜀小学6年级11班,37个孩子,每个人都会20个左右的拿手菜,这门“手艺”得益于他们从2年级就开始的一项家庭作业。一开始,孩子们不知所措,有人把菜炒成一锅汤,但随着经验的累积,厨艺越来越好,也让家长感动和欣慰。

这项特殊的“做菜作业”,不禁让人想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反对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主张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要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他认为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不是好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即教育之场所。”重庆这所小学的做法,正是这一理念的回归。

首先,这项特殊的“做菜作业”,是对陶行知先生“做中学”生活教育理念的最好诠释。老子有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孩子们每做一道菜,都要经历选料、加工、烹饪等一系列复杂程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要了解各种蔬菜的属性,又需要掌握油、盐、酱、醋等各种调味品的使用方法,还需要运用统筹方法,熟练掌控整个烹饪流程,这里面既要用到数学知识,也要用到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这样说,孩子们每做一道菜,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综合学习,这就把课本上的“死知识”变成了生活中的“活知识”,而这些“活知识”,才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

其次,这项特殊的“做菜作业”,有利于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布置作业的老师田冰冰说,她期待学生通过坚持做饭,回到生活实践中去,热爱生活,懂得生活,通过生活小事的锻炼,能够自食其力,用行动来服务家人。同时,学生下厨做菜,也为家长和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然而然的交流互动场景,并且在做菜过程中,孩子们能够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艰辛,不仅能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良好的习惯和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有学生讲:“我做了两道菜感觉累死啦,想想家人为我做了那么多年的饭,爸妈真是不容易。当吃到自己做的饭菜后,感觉特别香,然后看到爸爸、妈妈吃我做的饭时,觉得挺值得的,很有成就感。”孩子们通过做菜,心灵受到洗礼,正是这项作业的意义所在。

再次,这项特殊的“做菜作业”,贴近实际,便于操作,易于检查。几年前,杭州的一所小学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在家养蚕”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蚕的生活习性,写观察笔记,然而这项作业却遭到家长们的反对,原因是这样的家庭作业不切合实际,不好操作。养蚕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一般家庭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学生也难以独立完成,最后只好由家长代劳,这就失去作业的意义。“做菜作业”就不同了,每个家庭天天都在做这项工作,不需要单独准备材料,不用增加额外和经济负担,只需就地取材就能完成,而且可以不用家长帮忙造假,现场操作就能看到作业的效果。

重庆这所小学给学生布置的这项“做菜作业”,并没有对当下教育模式进行根本性的颠覆,而只是在现有条件下,进行的一点“小创新”、“小探索”,然而这样的探索却契合了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彰显了教育的本质。这说明素质教育并非空中楼阁,完全从可以“做家务、做菜”之类的小事做起,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学生不但能从中学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还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何乐而不为?

本文选自于作者新浪博客,已关联。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