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撕伞型教育”泛滥?解决亲子冲突,这7条规则现学现用!

2022-12-05发布于北京

关注


如今00后都当老师了,作为网络新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教育方式会不会更开明、活泼一些呢?

好像并没有。

前不久,一个有趣的词条——“00后老师开始撕伞了”上了微博热搜。

“撕伞”,即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把别人的伞撕烂。自己经历过的,别人也得经历,尤其是痛苦或者挫折。自己不快乐,就看不惯别人快乐;自己过得很辛苦,就想让别人也很辛苦;自己被恶劣对待,就喜欢同样去恶虐对待别人。

00后的孩子在学习生涯经历了上一代教育方式的“蹂躏”,所以在自己成为老师后,也要在过去的教育手段的基础上创新方法,防止学生捣乱、任性。

他们为了防止班级上的学生作弊,使出了浑身解数:要求把书放到过道,或把课本顶在头上,甚至让学生直接上黑板默写……

撕伞这个行为或心理动机,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尤其是作为父母,经常不自觉地用极端的方式惩罚自己的孩子。

惩罚式教育,何时休?

在每个年龄阶段,孩子总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这是孩子的天性使然。

如果父母经常采取打压、恐吓的方式镇住孩子,那往往得不偿失。短时间内也许能看到效果,孩子顺从了、屈服了,但长远来看根本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他们内在宝贵的品性已经被消耗殆尽。

曾经看到一个新闻,让人记忆犹新。

一位妈妈在垃圾桶里翻出了孩子没吃完就扔掉的馒头,她感到非常生气,于是惩罚姐弟俩背100遍《悯农》。两个孩子一边哭一边背,直到晚上11点,也没能背完100遍。

考虑到孩子第二天还要上学,就先让他们睡觉了。第二天早晨,这位妈妈问姐弟俩心里什么感受。姐弟俩说再也不浪费粮食了。孩子是发自内心地认识到食物的珍贵了吗?还是被妈妈强硬的威胁手段吓到了,不得不通过认错来讨好妈妈?

知名育儿博主王人平对此发表的观点,可谓一针见血: 

“想知道有多少人是因为罚背明白了人生道理的?……罚背可能暂时有效,长久而言只会让孩子既痛恨吃饭,又痛恨背诗。”

类似的教育方式比比皆是,父母们屡试不爽。

“孩子看电视不睡觉,父母罚通宵看”,看着孩子委屈。无助的眼神,很让人心疼。

因惩罚不当而频频发生的恶性事件,也不在少数。

泰国14岁男孩因爱玩游戏不务正业,父亲一怒之下毒骂孩子“你怎么不去死,你这个垃圾。”儿子毫不犹豫拿起枪对着自己的脑袋,扣动了扳机。

海南6岁女孩因为孩子写作业速度过慢,爸爸拿起皮带,扫把,衣架打女儿。在这一下一下抽打下,女儿不治身亡。

9岁男孩因考试成绩差,妈妈众目睽睽下痛骂儿子,结果儿子不堪负重回家自残。

……

惩罚式教育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孩子来说是不可逆的。

1.体罚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且自我价值感偏低;

2.在暴力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也倾向于使用暴力手段解决冲突;

3.体罚可能会失控,演变成虐待行为,后果严重;

4.有研究证明,人在同龄人面前表现出的攻击性反应甚至暴力犯罪,都与其在受教育过程中所遭受的暴力有所关联。

很多家长习惯用惩罚来解决问题,是因为不知道除了惩罚,还有其他立杆见效的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方式唯一的来源就是父母的代际传播。

这就需要我们打开自己的认知,在我们这一代斩断惩罚式教育的代际传播,因为我们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给与孩子足够的信任
才是解决亲子冲突的途径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也更容易影响孩子的发展。

父母影响力金字塔

当孩子出现行为偏差时,父母应该做的是如何在不破坏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的前提下,找到有效解决亲子冲突的方法。

关爱,接纳,信任,是自我价值感的基础。

孩子所需要的信任包括信任父母、得到父母的信任和信任自己。他们需要相信,父母正在为他们着想,会试着理解他们的需要;他们还需要相信,父母会照顾他们、喜爱他们、愿意拥抱他们;最后,他们需要相信,在他们有需要时,会得到帮助。也就是说,孩子需要在他们的世界发现之旅中得到父母的关注与协助。

对父母而言,我们可以通过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来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体验:相信孩子的各种能力,包括学习和取得成绩的能力,以及独立解决其自身问题的能力。

钟南山院士曾说过自己成长中父亲对他的重要影响。

每当他在犯错的时候,父亲总会心平气和地说一句:“南山,你先自己好好想一想”。说完之后,父亲就会离开房间,给钟南山一个安静的空间反思自己的行为。父亲的这句话就像是一股力量,这股冷静平淡的力量又促使钟院士重新认识错误。

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比急于惩罚更重要。这样不会让孩子更加任性,只会让他们懂得父母对自己的信任,从而开始学会自我调整,矫正错误行为,并和父母坦诚沟通。

面对亲子问题
第一时间如何回应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当孩子顽劣胡闹时,关爱孩子、接纳孩子以及信任孩子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父母的每一次回应都很重要。

有七条重要规则,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处理亲子问题。

1.描述所发生的事情,避免谩骂、道德说教和吼叫。

情境: 儿子期末考试数学成绩61分。

反例:“才刚及格!我早就说了,你什么都做不好。你太笨了,这都学不会。”

正例:“数学61分。你感觉怎么样?你自己好像也不太高兴对吗?我敢肯定你至少还是能得80分的。我想帮你,但我需要知道怎么做!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来帮你提高数学成绩吗?”

2.对孩子当下的行为,而不是对他这个人进行反馈。

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事情和人区分开来。

情境:15岁的儿子在一次约定中迟到。

反例:“你从来都做不到准时,总是来晚!你这人太不靠谱了,跟你爸一样!”

正例:“我们约好了18:00见面,现在已经18:15了。”

关于迟到这件事,不需要说太多,可以先回应到这里,比起马上受到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这样回应孩子会更可能想为他的行为道歉。

3.只说在当下具体情境中所见到的,即发生了什么,不要臆想或者泛化。

把注意力集中于“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为什么发生”。

“你这么做肯定是出于忌妒。”

“你这样纯粹是为了惹我生气。”

以上这类评语带有贬低的意思,而且因为没有尊重孩子的看法,它们通常也是不公正的。这样只会激起孩子的对抗意识,如此一来,冲突的局面被加剧了,因为面对父母固化的成见,孩子没有任何反抗的胜算。

根据事实来讲述具体情况就会有所帮助,例如:“今天早上你不是最快的那个,但昨天晚上你就麻利得很!”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想一想,在“慢”中,还隐藏着哪些宝贵的优点。

善于发现孩子积极的一面,往往能使自己轻松许多。

4.尽量使用如“更加、宁可、多些、少些、不是太、皆是、皆可”这类词语来描述行为,而不要使用“要么……要么就……”。

给孩子多一些温和的选择,而不是用恐吓的态度强迫孩子二选一。

情境:4岁和5岁的儿子们把客厅搞得天翻地覆。

反例:“要么你们现在离开客厅,要么我就把你们扔出门外!”

正例:“我更希望你们在自己的房间里玩儿,而不是在客厅。现在我要马上把这里打扫干净。”

5.向孩子阐明事实和想法,不要给出现成的答案或者发号施令。

这一点主要在于只要情况允许,就尽可能地让孩子参与进来,并给他们机会一起做决定。这样他们就能学习自主思考,学着出主意、想办法,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由此学着去承担责任。

6.意见反馈的对象是孩子而不是我们自己。

家长们经常认为自己理论上什么都知道,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又经常站在高位向孩子展示自己的权威性。一定要摒弃居高临下的教育态度,给孩子更多的鼓励与赞赏。

情境:女儿跟班级去郊游的路上,天气意外降温。

反例:女儿回家后,母亲说:“你看,我又说对了吧,好在提醒你带了一件毛衣。我就知道会降温的。”

正例:“你把那件毛衣带上了,这非常明智。还真是降温了。”

7.给出意见反馈的最佳时间点是事件刚发生后不久,但是晚些时候给出反馈也好过完全不给。

如果我们伤害了孩子,当道歉之后,所有人都心平气和了,我们还需要把事情厘清:“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可以怎样避免这类事情再度发生?”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任何时候的道歉都不晚。回想一下自己童年时期的某个情境,当受到父母不当的惩罚或者恶劣的对待时,我们不会那么容易忘记。因此迟到的解释和道歉好过完全没有。

每个父母都会有教育方式欠妥的时候,就像每个孩子会犯错一样。真正强大的父母不是强势,而是有力量和勇气去面对自己的弱点,并为自己的不足而承担后果。

教育的方式千千万万种,只有尊重孩子自我价值感的方式,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也是最有效的!


作者:小石榴,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