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发布于北京
近日一则“妈妈私拆档案袋,女儿被气哭”的视频冲上热搜,引起网友关注热议。
视频显示,6月26日,四川泸州市一位女生毕业后将个人档案袋带回家保管,却被母亲无意拆开查看,女孩回家发现后当场崩溃大喊。
妈妈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我又不知道。
女孩介绍,档案袋上有覆盖着明显的封条和告示牌,自己也提醒父母不要随意打开。
然而,女孩的母亲没有管住自己的好奇心,自行解封打开女儿的毕业档案袋,引起了女孩的极度不满和无助。
这段视频迅速登上平台热榜,有网友称妈妈这次把女儿害惨了。
先不说档案袋拆开了之后还能不能用,或者这个文件好不好补,那是女儿的东西,在拆开之前为什么不问一问?这能不能动?
其实,这是父母窥私欲太强+边界感太弱了。
如果换一个人说不能拆,比如老师,比如说社区工作人员,那效果肯定会很好。
可惜,他们视子女为自己的私有财产,那子女的物品更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了。我的附庸的附庸,必须是我的附庸。
以下这些话,我们一定很熟悉:
“你锁门干什么” “我是不小心翻到你日记的”
“小孩子哪有什么隐私” “在QQ上跟你聊天的男生是谁”
“我这都是为你好” “我又不知道不能拆开”
“档案袋有封条又怎么了” “我是你妈我还不能看了是吧”
多么的“耳熟能详”,遗憾的是,在中国家庭中,有边界感的父母少之又少。大部分父母,常常以“爱”之名,不断侵入孩子的边界,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早上还在睡梦中,就听见父母「砰」的一声开门去阳台拿衣服,再「砰」的关门;还在上网课,父母自顾自地进进出出。更过分的一次,自己正在和朋友学习,亲爹只穿着一条内裤就闯进来了。
父母年龄大了,他们的好奇心越来越小,他们的世界也越来越小,唯一能让他们对这个世界再有好奇的,就是因为他们的孩子,还活在这个新的世界里。
心理学上的“边界溶解”效应告诉我们:
父母不能认可孩子的独特性,就很难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看待。
而这,会让孩子逐渐丧失主动性和独立性,更会囿于终身无法摆脱的心魔。
卡夫卡的父亲,就是一个屡屡干涉子女的没有边界感的家长。
他让卡夫卡做他决定的工作,而“封了卡夫卡想走的路”。
他把儿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不开心就把卡夫卡扔阳台上。
卡夫卡终身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在郁郁寡欢中逝世。
就像他小说《审判》中写的,文中的儿子跳河自杀——卡夫卡他毕生都没有和自己以及父亲和解。
婴儿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如果父母或主要抚养人,没有给予太多的干涉,会天然拥有界限感。
七八个月时,会爬向自己感兴趣的食物,并有意无意的拒绝不喜欢的东西;
周岁会行走后,会拒绝拉手;
更大一些,会拒绝大人帮忙喂饭,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
孩子比较明确的表达界限,第一次会发生在2岁左右,
当感到被干涉、被侵犯的时候,会哭闹不止;
也常常把“不要”、“不”开始挂在嘴边;
开始使用“我”,通过和人互动,来确定“我是谁”;
这个过程一直会持续到青春期前,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界限感的,会在青春期通过“叛逆”家长、老师,再次通过界限表达独立。
在这个阶段,父母过往的“掌控”已经不起作用,于是开始无意识地主动创造物理距离来彰显“我是谁”:餐桌吃饭避而不谈,除了吃饭上厕所,闭门谢客。
青春期的孩子,看起来通过对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让自己更独立。
但实际上,他们只是选择了自己更舒服的方式来存在着。
在十多年的岁月里,父母越敏锐地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越早调整自己的状态,就会让孩子形成界限感的同时,获得以下品质:
保持“边界感”
是亲子之间最好的距离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