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妈妈私拆档案袋,女儿气哭!没有边界感的父母,有多可怕?

2023-06-29发布于北京

关注

近日一则“妈妈私拆档案袋,女儿被气哭”的视频冲上热搜,引起网友关注热议。

视频显示,6月26日,四川泸州市一位女生毕业后将个人档案袋带回家保管,却被母亲无意拆开查看,女孩回家发现后当场崩溃大喊。

妈妈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我又不知道。

女孩介绍,档案袋上有覆盖着明显的封条和告示牌,自己也提醒父母不要随意打开。

然而,女孩的母亲没有管住自己的好奇心,自行解封打开女儿的毕业档案袋,引起了女孩的极度不满和无助。

这段视频迅速登上平台热榜,有网友称妈妈这次把女儿害惨了。

先不说档案袋拆开了之后还能不能用,或者这个文件好不好补,那是女儿的东西,在拆开之前为什么不问一问?这能不能动?

其实,这是父母窥私欲太强+边界感太弱了。

如果换一个人说不能拆,比如老师,比如说社区工作人员,那效果肯定会很好。

可惜,他们视子女为自己的私有财产,那子女的物品更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了。我的附庸的附庸,必须是我的附庸。

以下这些话,我们一定很熟悉:

“你锁门干什么” “我是不小心翻到你日记的”

“小孩子哪有什么隐私” “在QQ上跟你聊天的男生是谁”

“我这都是为你好” “我又不知道不能拆开”

“档案袋有封条又怎么了” “我是你妈我还不能看了是吧”

多么的“耳熟能详”,遗憾的是,在中国家庭中,有边界感的父母少之又少。大部分父母,常常以“爱”之名,不断侵入孩子的边界,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经常“越界”的父母
很难养出快乐的孩子

最近,一个网友发帖吐槽爸妈进房不敲门,被无数人转发:
早上还在睡梦中,就听见父母「砰」的一声开门去阳台拿衣服,再「砰」的关门;
还在上网课,父母自顾自地进进出出。
更过分的一次,自己正在和朋友学习,亲爹只穿着一条内裤就闯进来了。
冉高鸣在节目中曾言:
父母年龄大了,他们的好奇心越来越小,他们的世界也越来越小,唯一能让他们对这个世界再有好奇的,就是因为他们的孩子,还活在这个新的世界里。
而这扇门后的世界,就是父母好奇的世界。
儿童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过:
孩子在婴儿期和母亲之间存在「共生」的关系。
很显然,随着孩子成年,有些父母仍然渴望通过「共生」,来感受一个生命对自己全然的依赖。

心理学上的“边界溶解”效应告诉我们:

父母不能认可孩子的独特性,就很难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看待。

而这,会让孩子逐渐丧失主动性和独立性,更会囿于终身无法摆脱的心魔。

卡夫卡的父亲,就是一个屡屡干涉子女的没有边界感的家长。

他让卡夫卡做他决定的工作,而“封了卡夫卡想走的路”。

他把儿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不开心就把卡夫卡扔阳台上。

卡夫卡终身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在郁郁寡欢中逝世。

就像他小说《审判》中写的,文中的儿子跳河自杀——卡夫卡他毕生都没有和自己以及父亲和解。

树立边界感
能带给孩子什么?


婴儿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如果父母或主要抚养人,没有给予太多的干涉,会天然拥有界限感。


七八个月时,会爬向自己感兴趣的食物,并有意无意的拒绝不喜欢的东西;

周岁会行走后,会拒绝拉手;

更大一些,会拒绝大人帮忙喂饭,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

孩子比较明确的表达界限,第一次会发生在2岁左右,

当感到被干涉、被侵犯的时候,会哭闹不止;

也常常把“不要”、“不”开始挂在嘴边;

开始使用“我”,通过和人互动,来确定“我是谁”;


这个过程一直会持续到青春期前,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界限感的,会在青春期通过“叛逆”家长、老师,再次通过界限表达独立。


在这个阶段,父母过往的“掌控”已经不起作用,于是开始无意识地主动创造物理距离来彰显“我是谁”:餐桌吃饭避而不谈,除了吃饭上厕所,闭门谢客。


青春期的孩子,看起来通过对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让自己更独立。


但实际上,他们只是选择了自己更舒服的方式来存在着。

在十多年的岁月里,父母越敏锐地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越早调整自己的状态,就会让孩子形成界限感的同时,获得以下品质:


  • 独立——相对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拒绝什么;
  • 自信——即对自己的信心,知道自己的特长与弱项;
  • 灵活——比较有弹性的调整自己适应环境,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 自律——拥有自我管理、情绪调节的能力,和周围人也有清晰的界限感。
  • 亲密——与亲近的人互动,体验到亲情,友情,能够体验到他人的爱护和被需要的幸福感。


如果孩子还不能够维护“界限感”,那么他大概率会通过“偏差行为”来告诉父母,比如沉溺网络、厌学逃学、打架等等。

也有少部分人,没有青春期的“叛逆”,在长大后会选择远离父母,例如结婚时选择远嫁,但也很容易在自己组建的家庭中重复“缺乏界限”的模式。

保持“边界感”

是亲子之间最好的距离


那么在家庭中,父母如何树立恰当的界限感呢?

1、允许孩子有不同的声音
无论任何动物,当界限被侵犯的时候,都会激发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肾上腺素分泌,明确的通过气味、声音、眼神、四肢活动等方式,告诉对方:你越界了!从而来维护自己的界限,可以待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

想要培养清晰的边界感,就要允许孩子在家中说“不”,允许孩子拒绝你、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写作业的时候,你可能会对TA的磨蹭、拖拉感到恼火,并忍不住说:“你看人家小a,她的作业早在吃晚饭前就完成了。”

而孩子却不是只有沉默、听从管教这个选项,TA可以反驳与拒绝你:“别人做得快是别人的事,你可以提醒我做作业认真点,但不要拿我和别人比。”

TA知道父母哪些管教真的对TA好,TA可以接受;哪些管教是父母情绪的发泄,TA可以拒绝。

孩子拥有清晰的边界感,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保护自我的权利;

更是让孩子可以学会独立辨别哪些才是真正关爱自己和尊重自己的人,拒绝那些打着“为你好”、“关心”、“爱”的幌子,而控制,绑架自己的人。

忠于自己的感受,而不必带着顾虑去行动;既不否定别人,也不委屈自己。

如此,孩子才能成为一个懂得分寸和尊重他人的人。

2、父母能觉察自身的情绪
父母的情绪,大都来自这三个方面:作社交财务压力;夫妻关系紧张或冷漠;原生家庭无意识传承。

所以,父母要觉察自己的情绪,是否无意识地发泄在孩子身上,想要让孩子更优秀、更听话,缓解自己的焦虑、压力或不安。

从而会面目狰狞的说“你太让我生气了 !”“你让我太失望了”等等,当你把自己的情绪,归结到孩子身上,会造成界线不清。

因为孩子天生是爱父母,所以,也会让孩子内心对于无法让父母开心,而感到愧疚。

3.懂得给孩子的成长空间“留白”
在养育孩子这方面,用“留白式”的观念给孩子个人空间,他们更能感到父母的爱意。
这一点,也是父母和孩子保持边界感的重要因素。
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例子:
有父母为了让孩子不输成绩,辅导班和兴趣班一个没落下,最后却不见孩子出彩,反倒把孩子逼成了“抑郁症”。
“鸡娃”这件事,不会让孩子开心,只会让父母满意。
因此,懂得给孩子的成长“留白”,他们的人生才会更加欢喜。

4、父母为自己的期望负责
有边界感的父母,能够正确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明白自己的情绪与孩子无关,不会把情绪都发泄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父母生气了,不攻击孩子,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感到自卑,不去逼迫孩子优秀,练习欣赏肯定自己的闪光点,提高自信心;对过往有遗憾,不让孩子去帮自己达成,勇敢地去面对遗憾……

父母能够为自己的过往以及对当下的影响负责,内心可以感到安定、放松。
纪伯伦曾在《孩子》这首诗中写道: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的确,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
任何关系一旦超过界限,所有的付出都将成为负担,伤人伤己。
只有父母懂得保持边界,孩子才能在尊重中得到成长。
点个【在看】,与父母们共勉!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