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关于战争,孩子们需要了解什么?

2023-10-17发布于北京

关注


“战争不是孩子手中虚拟世界的游戏。”

这个周末,看到巴以冲突的新闻画面,数以百万计的平民和孩子流离失所,惨不忍睹,我的心一直在滴血。

战争中受益的仅仅是少数的政客,而受苦受难的永远是平民,和平民的孩子。

古罗马时代的诗人昆图斯·贺拉斯·弗拉库斯有句名言: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战争的残酷。

无论交战双方的理由多么充分,战争带来的都是无尽的伤痛。

英国《卫报》曾发表了一篇标题为“孩子们有权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总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如何与您的孩子谈论永久危机”的文章。

其中引用了一位爸爸与女儿的对话。

吃早餐的时候女儿问:“如果发生了核袭击,我们该怎么办?”爸爸说,这个问题让他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这是一个真正存在的问题,每个人都知道应该躲在桌子或楼梯下面。

回顾人类历史,战争其实一直没有消失过。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我们到底该如何跟孩子怎样讲这场不是书本上的而是活生生发生的战争呢?我们又该怎样保护好和借此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战争并不好玩,相反,战争是残忍的

我们经常说,现在的世界是命运共同体,我们和孩子们一样,对战争的了解大多止于课本,战争与和平也只是一个遥远的辩题。

而这场眼前的巴以冲突让我们明确认识到,战争和危机时刻在潜伏,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战争都是对人类创伤最大的灾难!

战火纷飞的家园,流离失所的难民,生离死别的亲人……这一切其实作为这个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孩子也应该面对。

德国思想家阿多诺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在他看来,目睹了世人遭受奥斯维辛炼狱的洗礼,任何畅谈人间诗情画意的想法都近乎可耻或者残忍。

战争并不好玩,相反,战争很残忍。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官方正规的报道、视频或者图书绘本,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阅读,正确引导,在感知战争残酷的同时呼吁世界和平,从小埋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种子。

同时,战争也是生命教育的教科书,教会孩子了解战争的苦难,珍惜美好的生活。

要学会在冲突中共处
更要防患未然,让自己变得强大

2021年,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球报告《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强调教育的包容性和跨文化性,指出培养学生学会处理冲突和偏见、学会合作和具有同理心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学会如何在冲突中共处,是一项全人类的重大挑战,也是教育必须肩负的责任。

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国与国之间的冲突;

另一方面教育孩子们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身边同学之间的矛盾,从而学会应对冲突,增长解决问题与化解危机的能力。

回望历史,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从抗美援朝到中越自卫反击战,战争其实从未走远。

战争说来就来,世界并不和平,只是我们生长在一个有能力保证公民安全的国家。

因此,在享受和平的同时,更要发愤图强,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力量,才不会受别人欺负。

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亦是如此。

有位家长跟孩子分享道,他上初中的时候,班级里有几个镇上的富家子弟,对乡下来的孩子有些瞧不起。这位爸爸因为脾气好,经常被这几个孩子开玩笑。有时候别人开的玩笑比较过分,他也不在意。结果是更多的人拿他开玩笑,导致他的书本、作业或者文具常常找不到。

后来,在父亲的引导下,他学会了“反击”,找机会给了两个同学一些“教训”尝尝,情况一下子改变了。慢慢地,那几个孩子也不敢再随意取笑他了。他感叹道:一个人只有自身变得强大了,你才会获得认可和尊重。世界上没有乞求来的尊重。友善,绝不是软弱的代名词。

要珍爱和平,但更要让自己变得强大。毕竟,如果战争真的不可避免,那就要从战争中获得教益。

学会学习信息意识
培养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

战争是残酷的生命收割机,也是一面照妖镜,它的复杂、多变、反转,照见了各种阴谋和阳谋、正义与邪恶、善良和冷血、文明与低俗……

网络时代,谣言比事实更惹人追爱,常常是“事实还在穿鞋,谣言已环游世界”。近日就有标题为“以色列伪造儿童惨死画面”或“巴勒斯坦人在拍摄以色列警方迫害巴儿童”的视频流传,其实这些视频早在2022年就已出现,实为一则名为《空旷之地》的电影短片的拍摄现场。

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洪流中,我们的孩子能分得清“事实”和“观点”吗?


PISA2018年的数据表明,OECD(经合组织)国家的15岁青少年,仅有不到十分之一能够分清“事实”和“观点”。而这些国家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越我们。

显然,培养孩子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已刻不容缓。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具有信息意识、媒介素养、多元识读能力?至少有两三件事,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做的:

第一,不妨跟孩子谈谈为什么我们人类会被令人发指的行为和图片所吸引,媒体界是不是在利用这种手段来消费人的好奇心、同情心、正义感。

第二,培养孩子使用多元媒介的能力。比如电视、报纸、手机、电脑、app、网站等媒介。提醒孩子对媒介内容进行批评性解读。不仅是理解文本表面上的意思,还要意识到内容背后生产者的立场和他们的目的。同时,也要明确自己为什么需要这些信息。

第三,要能辨别并意识到网络上所见所闻并非真实,教育就不能限于考察孩子是否正确地理解文本,而是看重孩子通过多种路径搜索、比较、对照、整合信息的能力。这种评估信息真伪的能力比理解信息意图的能力,更高一级。这对年轻一代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战争,永远是普通人的悲歌。

战争中不断发生的故事,是一个个普通人最深沉的悲伤,和无可奈何的,被彻底改变的人生。

愿战争早日结束,愿和平之光照亮世界。愿孩子们未来的世界不再有战争。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