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认知神经科学家告诉家长,趁着寒假,让孩子“睡个好觉”

01-29 09:23发布于北京

关注

你的大脑从根本上决定了你是谁,支持你完成日常生活要做的事情——[爱尔兰]萨宾娜·布伦南

最近,学生期末成绩陆续发布,很多家长又陷入天人交战之中:到底是要“佛系”还是要继续“鸡娃”?


无论是“佛系”还是继续“鸡娃”,请家长都不要忘了一件事:

趁着寒假,给孩子的大脑一次大扫除,趁机养护孩子的大脑,让孩子的大脑在下学期更有活力,更健康。


睡眠是养护孩子大脑的灵丹妙药。


长期睡眠不足会让孩子变笨


充足的睡眠真的会让孩子的大脑更聪明
     


※睡眠不足,影响大脑编码能力。

家长可以做这样一个小实验,让别人随机写出三十个左右的词汇,然后用几秒的时间来阅读这些词汇。最后,把这些词汇拿走,测试自己能记下几个。


有的人可以一下子写出七八个,有的人可以轻松写出十个以上,有的人最多写出三四个,还有的人可能只记住一两个。


记住最多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家长可以进行再一次的测试,如果你能在看到词汇后迅速地用它们组成一个个独特的句子,那就能比之前更高效率地记下这些看起来毫不相干的词语。


这种“造句”能力就是大脑所谓的“编码”能力,即在无序中建立秩序,让人的大脑更有条理,更清晰。


当人的大脑睡眠欠缺时,大脑的编码水平会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紊乱。


在著名而残忍的“睡眠剥夺”实验中,当被试人被较长时间剥夺睡眠后,其大脑就失去了自主和自控能力,出现“乱码”,严重的还会出现记忆障碍、性格改变甚至精神分裂症状。


所以历史上不乏一些酷刑者将睡眠剥夺非法地应用在刑讯逼供中,以达到刑讯的目的。


※睡眠不足,影响大脑注意力。

“注意力”不仅是重要的学习能力,还是人快乐的来源。


心理学家提出,当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会进入一种“福流(心流)”的状态,从而产生浑然忘我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又自动反馈给大脑,让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但睡眠不足会引发不可修复的脑损伤,会让人的注意力游移不定,难以集中。


有时候,人们会发现自己很“健忘”,例如摘下的眼镜怎么都找不到了,出门总是忘了带钥匙,见了一个熟人半天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这些似乎都是大脑“健忘”的证据,但其实,可能让你找不到眼镜的,并非你健忘的“记忆力”,而是你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事物及当时的场景。


比如你想不起眼镜在哪里,只是因为你摘下眼镜的时候,大脑注意力游移涣散,根本没有注意到你将它放在了哪里。当你意识到这一点,刻意地“注意”一下你将眼镜放在什么地方,你很快就可以想起来。


孩子背诵时总是记不住,因为他的注意力较少地放在了课文中所描绘的“编码”或内容上。


大脑困乏是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元凶。当大脑缺觉时,脑内会过量堆积β-淀粉样蛋白,这种未被及时有效清理的物质会在大脑内形成“炎斑”,引发炎症,从而造成不可修复的脑损伤。


β-淀粉样蛋白被称为“细胞废物”,在大脑清醒时积累,在睡眠时被清除,科学研究证明,β-淀粉样蛋白对阿尔兹海默病的爆发有关键影响。


※睡眠不足,影响人的“灵感”。

认知神经科学家萨宾娜认为,在深度睡眠中,大脑中的新信息与现有信息、经验和记忆会进行整合,从而更新人的大脑为世界建立的内部模型。


简单地说,白天你记下的东西犹如零散的木料、砖块、水泥等,胡乱堆积,充斥在你的大脑里,让你大脑疲惫且缺乏空间。


当你进入深度睡眠以后,大脑会自动使用这些材料,并非常高明地将其盖成房子,不仅为你腾出有用的空间,还为你“创造”出不少“奇迹”。


如果说“编码”是人的自主行为,那么,“盖房子”则是大脑的自发活动。


人们或许有过这样的体验,早上醒来,灵机一动,提出了比昨天更高明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很多作家常常在晚上写稿,早上起来修改,因为早上往往有“彩蛋”:一些新的想法或观点神奇地诞生了,创新点会更加鲜明,语言的组合会更令自己满意。


更为奇异的是,一些重大发明其实是在睡梦中完成的,如化学家凯库勒就在梦中发现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


这是因为大脑自动地对已有的短时记忆进行了整合,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而新的模型会给人以启迪或灵感,提升人的创造力。


而当熬夜到大半夜时,人们常常会觉得自己的脑袋就象挨了一闷棍,昨天存储的记忆怎么都记不起来,如同埋在一堆垃圾里,什么也找不到,这是因为你的大脑昨晚没时间“盖房子”。


※睡眠不足,造成人的情绪暴躁。

大多数人都体验过,没睡好的时候感觉自己会烦躁易怒,看什么都不顺眼。


无数实验和真实案例也证明,睡眠不足会让人的情绪变幻莫测,甚至引起较强的攻击性。


很多人都有“起床气”,起床气的真实原因是大脑“没睡好”。


当大脑“没睡好”时,其“前额叶皮层”处于呆滞状态,而“外周交感神经系统”却分外活跃。在这个状态下,与前额叶皮层相关的自控能力下降,与外周交感神经系统关联的愤恨、焦虑等情绪却开始活跃,造成人的冲动、暴躁、易怒。


而且萨宾娜认为,失眠会导致人的器官和神经系统不再同步,或许还可能会引发人的极端悲观的想法,如厌世自杀等。


所以现在很多家长迷惑呀:我一天天对着孩子小心翼翼,家里环境也很和睦,可是孩子毫无理由地抑郁了,不想上学了,为什么呀?


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孩子长期睡眠不足导致消极情绪的堆积。


当然慢性压力也很重要,但睡眠不足和慢性压力往往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在寒假让孩子“睡个好觉”


怎么还给孩子一个健康清晰的大脑?



1.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建立健康的睡眠节律。


首先动员孩子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


定时定点的做法会在孩子的大脑中建立一个条件反射模型,形成属于孩子自己的睡眠节律。


这个简单的条件反射让孩子的大脑和外界刺激(时间)建立了神经联系,当这个联系确立后,其中一样东西出现,就会让人无可避免地联想到另外一种东西。


所以当时间条件到达,孩子的身体会自动做出“瞌睡了”的反应。


其次要选择好恰当的睡眠时间。晚上八点以后十一点以前是进入睡眠的最佳时间。


十一点以后,会错过人的第一个深度睡眠期,导致难以入睡或睡眠质量不高。(附:人的部分脏器晚间工作时间表)


2.给孩子一个睡前仪式。

仪式是一种表现某种内容的形式,好的仪式可以使内容熠熠生辉,从平淡中产生不平常的意味。


《小王子》中智慧的狐狸认为,仪式会赋予某一个瞬间以特殊的意义,使这个瞬间在人们的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记。


当睡眠的仪式感建立起来以后,睡眠这件事会在孩子心目中变得有价值有意义,还会附带一定的情感,使孩子愿意主动去做这件事。


好的睡眠仪式感一般包括睡前故事、和父母道晚安、一个爱的拥抱、亲吻脸颊额头等。


这些仪式感不仅可以给大脑预定一个催眠的自动通知,还会给孩子形成情绪抚慰,使孩子能放下白天在学习中产生的紧张情绪,安稳地进入睡眠。


3.调节一个适宜的光线。

很多小孩都存在怕黑的现象,需要一盏灯光相伴入眠。


这盏灯光的选择可是大有讲究。研究表明,晚间的光线会抑制大脑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促进睡眠的重要元素。


二十年前,有一个魔性的广告“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风靡一时。


其实所谓的“脑白金”,其主要成分就是褪黑素,其作用原理也是通过睡眠来养护人的大脑。


那什么样的灯光会较少地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呢?


暖色的、暗淡的灯光是最佳选择,尤其是琥珀色和橙色的灯光。


这类灯光会营造温馨感,可以平复人的活跃情绪,释缓压力,让人逐渐进平静状态。


蓝光和白光几乎是睡眠的杀手。不少人喜欢晚上看手机,也告诉自己看一会儿就睡,但却越看越清醒,这是手机蓝光持续刺激大脑,抑制“睡眠小能手”褪黑素分泌的原因。


况且手机发出的光还会损伤孩子的大脑和视力,所以睡前尽量不要让孩子把手机带进卧室。


晚间睡眠最佳选择是不开任何灯光,但这不太现实,家长可给孩子安排一个定时小夜灯,孩子睡着后即可自动熄灭。


4.营造睡眠的安全港。

让孩子能够快速安稳地进入睡眠,不仅需要安静宁谧的环境,还需要让孩子放下“白天的心事”。


所谓“白天的心事”并非指和大人一样的“忧愁事”,而是指孩子在白天被激发起来的好奇心和愿望。


孩子每天会有很多的好奇、愿望和想法,当这些想法处于“未完成”状态时,就成为孩子的“心事”,牵引孩子的大脑神经去思考,造成睡眠的拖延。


当孩子通过白天的活动满足了好奇心、愿望和任务,圆满完成了这一天的“自我实现”任务时,孩子的大脑会“精明”地卸下负担,让自己休息。


同理,大人经常在晚上迟迟放不下手机,表面看是习惯的原因,其实最根本的是人的心理需求在白天未被完成,而要靠手机去进行“心理补偿”。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