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我第一次在婴儿眼里看到绝望”:为人父母最大的过错,是生而不养

07-16 08:20发布于山西

关注



这是我第一次在一个婴儿眼中看到绝望。

当我们谈论婴儿时,脑海中通常浮现的是天真无邪、充满活力的画面。

然而在四川达州的一个小角落里,一个仅有6个月大的婴儿,却让人看到了人生最初的苦难。

仅仅6个月大、连牙牙学语都不会的她,不哭不闹不笑,没眼神交流,好像什么都懂,知道自己是不被重视的。

因为从出生就没人哄他玩,逗他笑,孩子的脸上只有空洞和麻木。

网上有人说这叫婴儿人身分离,就是孩子从小没有被抚摸,拥抱,哄和爱导致的,从而进入到一种无人回应的感情里,一个人待在自己的世界里。

也有人说是因为他哭没人哄,闹也没人理,所以才这么麻木。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让这个小小的生命,早早地体验了生活的艰辛?

 

7月9日,一位博主发布的视频震惊了网络。

视频中,这个6个月的宝宝躺在一张破旧的绊桶中,连个床单也没有,下边光着身子,表情木讷,眼神无光。

博主抱起这个6个月的宝宝,衣服是湿的,脚也是冰冷的。

这个画面与我们印象中活泼可爱的婴儿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令人心痛的是,这个婴儿的父亲已经70岁高龄,依靠打零工、低保维持生计,母亲则是39岁的癫痫病患者。

母亲发病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在一天内经历三到四次的发作。

他们一家人住在四川达州的大山里,家里的环境也是乱七八糟。

满屋子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昏暗的光线、潮湿的地面,散落一地的衣服...

就这样的家庭他们还生了四个孩子,最大的也才7岁,最小的6个月,他们也只打算把孩子养到10岁,就让他们自食其力。

因为父母的不重视,孩子刚出生就用冷水洗澡,认为“冷比热着好,不容易生病,可以节省开支。”

怕孩子尿太频繁就直接不给穿裤子,少的可怜的尿不湿也是晒干了继续用,只有在里面有大便时才会丢弃。

被问到没有能力为什么还要生这么多孩子,70岁的父亲轻飘飘的说了句,“肯定要啊,孩子当然是越多越好。”

“你孩子少了,衣食无法自理,要管家、要打工,就管不好了。”
这番言论,让人心碎。

孩子被爱心人士抱着也是没有任何表情,不哭不笑,从始至终脸上全是麻木的表情。

 

我因为这个小孩的眼神,学到了一个词,叫婴儿人神分离,用科学解释来说,就是孩子从小没有被抚摸,拥抱,哄和爱导致的,从而进入到一种无人回应的感情里。

因为婴儿是全能自恋的,得不到外界的回应,等于外界没有别人,世界里只有自己了,而且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

孩子长大以后大概率是有心理障碍的。

这样长期被冷漠、没被父母好好爱过的孩子,不敢想象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

有位网友给出了答案。

她说,自己从小就是个活泼多话的孩子,而且语言天赋很高,但每当她要向妈妈表达情感需求的时候,却总是支支吾吾、语无伦次。因为妈妈总是不理会她,而且常常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甚至偶尔会生气地吼她。

这样冷淡而强硬的回应方式,常常让她觉得不应该表达自己的需求,根本就不该说话,不能有任何其他的行动或者言语,个人的一切需求都应该以别人的需求为前提。于是压抑情感的表达成为了她的个性,慢慢变成了一个抑郁的儿童。

慢慢的,她变得胆小、懦弱、自卑,被同学与老师嘲笑过,也被吼过,但她只知道独自郁闷,却无法用任何言语去表达自己的愤怒与渴求,似乎自己的情感麻木已经深入骨髓。

她身上带有一种与人保持距离的疏离感,不爱表达任何语言和情绪,总是沉默着控制着一切,她妒忌别人的为所欲为、敢做敢说,却无能为力。

还有位网友说,自己从有记忆以来(4岁左右),就一直在父亲的冷漠无情、母亲的撕打辱骂、祖父母及周围人的无视中成长。

他从没体验过父母之爱,时常感觉自己的出生是一个错误。

他的母亲,理论上应该是他最亲近的人,但即便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爱意,他也未曾感受过。

相反,他体会到的是母亲对婚姻不满的宣泄,她将对丈夫的失望和愤怒转嫁到了无辜的孩子身上,用尖酸刻薄的话语伤害着他:“生你这个祸害有何用”,“看看你那不成器的父亲,你若无能,我绝不饶你”,“我真不该要你”……

至于他的父亲,终日对他臭着一张脸,不管不问,冷漠到极致。父子俩可以整整一个月不说一句话。

重男轻女的祖父母更不用说,把表哥捧在手心,对他视而不见。

他经常一个人蜷缩在楼梯的角落或放杂货的小黑屋里,偷偷抹眼泪,从不敢哭出声来。

他不懂,为什么同龄的小孩那么幸福,而他却这么痛苦。

8岁那年,他第一次有了自杀的念头。

长大后也是伴随着自卑,抑郁,他逃避现实,怨天尤人,不会社交,不信任任何人,过得十分辛苦。

一个孩子,如果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深深的关爱、接纳、认可和鼓励,长大后,他们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自卑、自负、抑郁、完美主义等。

这些都是自身价值感缺失的体现,如果一个人无法对自我很好地肯定,势必会影响到他对别人和世界的看法。

在各种关系中,他们也会面临课题和挑战,在原生家庭里积累堆积的负面情绪并没有消失,反而被他们压抑在潜意识里。

在关系中,这些情绪会以各种模式和执念反复地出现,影响和操控他们。

很多在情感极度匮乏的环境里长大、看似听话乖巧、过分懂事的好孩子,其实内心早已压抑扭曲,冷漠麻木。

这样的孩子,别说成年后了,单单能不能熬到青春期不犯大错,不折磨自己,不得双向,不分裂,已经是很好很好很好的结局了。

更重要的是,当这个小孩逐渐长大,他将面对的是一个年迈的父亲和患有癫痫的母亲。这样的家庭负担和心理压力,可能会让他感到更加无助和绝望。

一个生命最大的不幸,是无法健康幸福的成长;而对待一个生命,最大的恶不是不生孩子,而是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愧为父母,枉为父母。

诚然,每个成年人都有生孩子的权利,但也要有把孩子抚养好的义务。

在生孩子之前,先问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是否会无比珍惜这个生命。

想清楚了再生,如果选择生他下来,就好好爱他。

生孩子,从来不只是多副碗筷那般简单,而是一份责任。

《放牛班的春天》有一段经典台词:

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其实,孩子并没有要求来到这世上,是我们想做父母,而孩子成全了我们。


孩子是鲜活的生灵,人间的天使,是掉落凡间的珍宝。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希望天底下为人父母的,都不辜负生命。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