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看了沈腾马丽的新电影《抓娃娃》,原本是奔着开心一场去的,没成想越看心沉的越厉害。
中国式苦难教育,算是让沈腾玩明白了!
困苦的爹,辛劳的妈,破烂的院子,破碎的他。
房子是破的,屋顶是漏的,菜买最便宜的,水用滴出来的。父亲的鞋底是烂的,母亲的衣服是旧的,奶奶是瘫在床上每日用中药续命的...
为了让马继业考上清北大学,人为建造了一个贫困潦倒的家庭,想让孩子在苦难中长成自己想象中让他成为的模样。
为了阻止他上体大,父亲给他的腿上麻药,伪造病例;
上下学路上被人跟踪监视,时刻报道动向;
家里卧室甚至洗手间都安装着摄像头;
被杜绝一切电子产品,只剩书本陪伴;
日记、微表情都被做成分析报告......
院子里的所有邻居,书店爱看书的老板,院子里爱讲物理的工人,楼上喜欢弹钢琴曲的邻居……都是马成钢精心策划的一部分。
不少看过电影的观众,都把它称为育儿版《楚门的世界》。
“善意谎言”包裹着控制欲,充满着中式教育的压抑、沉重和牺牲感。
这部影片,它不仅是一次对家庭教育方式的深刻反思,更是对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由与教育边界的探讨。
包裹着控制欲的
“为你好”
《抓娃娃》,顾名思义,孩子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马成钢眼瞅着小儿子也即将被养废,他心急如焚,豪掷“接班人计划”,打造了一个“楚门的世界”,专门用来教育马继业成材。
目标也很清晰:培养马继业考上清北大学经济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而这个教育的起点就是——穷养。
在大人们联手打造的“楚门的世界”里,二儿子“苦心智,饿体肤”,从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到精神世界的重重束缚,马继业的童年被笼罩在一种近乎苛刻的“磨砺”之下。
更令人窒息的是,沈腾所饰演的表面贫困实际富足的父亲,将他自己成功的原因,归因于他从小受过的苦难。美其名曰“为了你好”,实则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与成长的机会。
当马继业揭开「楚门的世界」后,马成钢说教一通,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气吼吼说了句:“你个幸运儿还委屈上了,你也操控了我们的人生!”
这句话多经典啊,它的底层逻辑是:我这么做是为了你,为了你,我牺牲了我,所以你得感恩和回报。
在他眼中,这不叫控制,叫呵护。
可事实上,很多大人们也是这么做的:
“等你长大就会明白妈妈爸爸的苦心,我们是为了你好。”
正如电影里的马成钢春兰夫妇,当教练觉得马继业是练长跑的好苗子,家境又不好,提议夫妻俩送孩子去学体育。
除了与预设目标不符,更因为吃什么苦是被指定的。
即便是后来发现儿子真的热爱体育运动,马成钢的第一举动仍是亲手扼杀孩子的理想。
因为在他心里始终认为“有爸爸推你,你才能走得更远。”
电影结尾马成钢对儿子说的那句“给你铺的这条路,你踏上就是顶峰了!”
乍听上去的确很有诱惑力,可对尚未尝试人生可能性的孩子来说,如果条件是一辈子不能做自己,即便登上顶峰,真的不会后悔吗?
同样的,对父母来说,一辈子养出一个只会听话、毫无决断能力的孩子,何尝不是另一种失败。
别让这两种教育模式
在无形中毁了孩子
《抓娃娃》这部电影,还描述了两种传统中国式家长们最常用的教育方法。
第一种,是吃苦式教育。
很多家长,都乐于让孩子吃苦,俗称“挫折教育”,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这基本上是来自上一辈的经验。父母们吃了很多苦才打拼出了一番天下,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通过吃苦磨炼意志,取得成功。
电影中,明明是富豪,但马成钢两口子还是伪装成贫困家庭,连老师都找上门来问他们要不要贫困补助。哪怕马继业在学校里因为穷而被其他同学欺负霸凌,也当作是对他的磨炼。
现实中的有些父母,虽然没那么夸张,但平时也总会对孩子说:
“上学有什么苦啊,出了社会才辛苦”
“你们现在多幸福啊,以前我们都吃不起饭”。
对父母而言,说的都是大实话,自己当年更辛苦、更劳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就没法吃苦了呢?
但有些苦,其实是没必要吃的。
真正的“吃苦精神”并不是只能靠自己苦苦摸索,尝尽艰难困苦才能得到的人生经验。
它不是忍受贫穷的能力,而是能为了某个目标而长时间聚焦的能力,是即便遭遇人生低谷依然能保持稳定、乐观心态的能力。
一个曾被父母亲手“撕过伞”的孩子,你又怎么能要求他乐观。
第二种,是愧疚式教育。
它和吃苦式教育相辅相成,吃苦式教育,是想通过吃苦,来让孩子知道成功来之不易;而愧疚式教育,则是向孩子诉苦,从而控制孩子,让他们变得听话懂事。
电影里有这样一个剧情。马成钢为了激发儿子好好学习、理财管家的心,特地把鞋子弄得破破烂烂,故意在马继业面前晃悠,孩子问起来,还装作云淡风轻似的,说没事儿,爸爸这双鞋还能再穿好多年。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愧疚心,他还专门上演了个离别戏码,自己坐着一辆破破烂烂的驴车去送货,奶奶临走前递给他三个鸡蛋,他也不要,说“留给儿子吃”,让马继业又感动又内疚地扑在他怀里哭。
看似是想让儿子放宽心、让儿子吃得更好,其实则用这一双旧鞋和三个鸡蛋,牢牢地把马继业拿捏住了,“我们这么辛苦,一天天的是为了谁呀?”“就算砸锅卖铁、不吃不喝也要让你读书!”“要不是你,我早就和你爸/你妈离婚了!”……
这些句式,很多孩子都不陌生。
这其实是父母为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不容易,希望孩子能懂点事、争口气、多体谅体谅自己。
但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赚钱养家也好,处理人际关系也好,这本来都应该是父母的责任。
孩子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孩子们没办法出去打工赚钱,也没办法帮父母处理父母之间的关系。
但一旦大人说得多了,孩子就会把这些“不是自己责任”的责任,背在身上。
他们会幻想自己能快速成长起来,去帮父母解决这些问题;但同时又必须承认,自己现阶段是做不到的。
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就活在了对父母的愧疚里。
明明是互相爱着的,父母在努力地给子女更好的生活,子女努力想让父母少点负担,可是却导致了不好的结果。
爱,应当是引导
而非控制
影片的结尾,虽然以马继业勇敢做自己,父母逐渐放手,家庭关系得到修复的温馨画面收场,但这更像是一个理想化的愿景,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美好寄托。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依然深陷于“楚门的世界”之中,父母以爱之名,为孩子构建起一座座无形的牢笼,而能够像马继业一家那样,最终实现相互理解与和解的案例,却少之又少。
《抓娃娃》其意义远不止于电影本身,更是一部深刻的教育启示录,它提醒着每一位父母及未来可能成为父母的人:
爱,应当是引导而非控制;教育,应当是点燃而非灌输。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兴趣。
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如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成长。
最后想说的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复制品”,而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独一无二、自信自强的个体。
这需要我们每一位父母和教育者,都能深刻理解并践行“爱,应当是引导而非控制”这一理念,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更加广阔和自由的天空。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