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恭喜你,孩子有这个迹象,说明他真没把你当外人!

09-29 08:48发布于北京

关注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愿意和你沟通
为什么孩子面对你无话可说
为什么他宁可在外面和同学说,也不想在家和你说……

其实不是孩子不爱你,只是他觉得跟你说话没有意思。

比如孩子考90 分,开心地跟你分享,结果你来一句:“要是再努努力,能考91。”你说说跟你说话有什么意思。

不论是友情、爱情还是亲情,一旦失去了表达的欲望,往往是关系渐行渐远的信号。

在亲子关系中,愿意表达和分享同样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为什么孩子对父母的分享欲很重要?

第一,有分享欲意味着孩子对你很信任

观察我们身边的人际关系,在最亲近的人身边,人们总是最放松的,不自觉展露真实的自己,做什么、说什么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包容和接纳。

孩子对你始终有分享欲,意味着你是孩子最信任的人。

瞧瞧这位初三大男孩,每天放学一到家,就开始滔滔不绝地汇报他在学校的事情。



老父亲瓜子都准备好了,儿子讲得眉飞色舞,老爸听得津津有味。


不仅要好好听,还要时不时地发表意见。


这一幕,是不是很温馨?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事总瞒着你,不敢对你说真话,你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这才是父母最应该担心的事情。

如果孩子愿意与你分享倾诉,哪怕闯祸了、犯错了,问题都不会太大。

你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指数越高,孩子的分享欲也越强。

第二,分享的欲望意味着孩子在你身边感到快乐

当孩子愿意不断与你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时,这表明他们感到非常快乐。

孩子们与我们交谈时,多数情况下谈论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但这种喋喋不休恰恰反映了他们的幸福感。

网络上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一个人说的话中有90%以上是闲聊,那么这个人是快乐的。如果闲聊的比例低于50%,那么快乐感就会减少。在沟通中,那些没有明确目的的话语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著名作家朱自清也曾说过:“人的一生,一半是行动,一半是言语。如果我们所说的话全部都是大道理,那又有那么多道理可说呢?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闲聊,这样才能让生活更有味道。”

当孩子不断地与你分享他们的日常生活时,这正是他们感到最安全和幸福的时刻。

因为只有在一个孩子心情放松、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他们才会愿意开口说话,并且愿意多说几句:“妈妈,为什么你做的饭这么好吃?”“妈妈,为什么小狗见到陌生人会叫啊?”“妈妈,你知道家里面我最喜欢的人是谁吗?” 这些唠叨显示了孩子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内心充满忧虑,小心翼翼,他们往往会变得沉默寡言。

第三,分享欲象征着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分享欲望,是亲子关系良好的标志。
认识一位家长,她的女儿在外地上大学后,每天都习惯性地在家庭群组里分享她的生活点滴,既有欢乐的瞬间,也有偶尔的抱怨,每天群里的信息量可达数十乃至上百条。
到了晚上,女儿会与父母视频通话,分享当天的课程、与同学的互动以及晚餐的内容。
尽管相隔千里,但每天的分享让他们如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般亲密无间。
孩子的分享实际上是一种邀请,邀请父母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来,希望与他们建立更深的连接。

在一段舒适的亲子关系中,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懂得保护孩子的分享欲

就保住了亲子关系

一、听孩子把话说完

倾听,是最好的沟通。


别上来就掐断孩子表达的劲头,听孩子把话说完,不要打断、抢话。


不要孩子刚一开口:“妈妈,今天我在学校……”


咱就来一句:“赶紧回屋把作业写了去!”


孩子心里该多失落?


二、及时回应孩子

保持分享欲的重点在于回应,所以打击一个孩子分享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冷漠和敷衍。

孩子指着天空兴奋地说:“妈妈看!飞机!”妈妈的回应是:“快回家做作业,别瞎闹了!”

孩子捧着刚画好的画跑过来:“爸爸,你看我的画!”爸爸的回应是:“走走走!我忙着呢!”

没有回应,最打击孩子的热情。

当孩子发现自己所描述的事情,永远也得不到回应和反馈,失望过后,他们就越来越沉默不语。


《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写道:

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

父母能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回应,让孩子才会愿意和你交流更多的话题。

亲子沟通最重要的一堂课,是接住孩子的分享欲,重视孩子的声音,学会观察孩子,倾听他的想法,并及时回应孩子的问题,就算你很忙,你也可以微笑、摸摸孩子的头,让孩子等待一会,而不是粗暴地推开他。

三、多说废话

心理学家何凌峰曾提到,父母最重要的能力是对孩子说胡说八道的能力。


他建议:不要对你的孩子说有意义的话,比如你今天的家庭作业做得怎么样,老师说了什么...


让你的孩子觉得和你聊天就是谈论这些,就没法聊了;多说些废话,

比如时事的、轻松的、八卦的:

“你有没有看新闻,有个“行星杀手”正向地球袭来?”

“我看你最近跟谁谁谁好像联系少了,你们怎么了?”

“听说你们班谁跟谁关系好,现在怎么样了?



平常多注意观察孩子喜欢什么,包括动画、偶像、书籍、音乐等。


以请教或探讨的方式打开话题,表示对孩子的“膜拜”,比如:

“你这个飞机模型用了多久拼成的,我上次试了半天,怎么都拼不成。”
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和喜好,才更容易找到话题。
简单来说,少谈学习,多和孩子谈心。

中国孩子最常见的误解之一是:父母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根本不关心我的感受。


父母一说话时,孩子们会感到无聊。


父母感到冷漠和无助,他们恨不得把心交给孩子,却换不来孩子的理解。


事实上,这是因为当我们与孩子交谈时,我们总是离不开家庭作业、学习和成绩...


这些原则本身并没有错,但它们对孩子来说既是压力又是责任。


孩子们孩子在你这里长期感受到很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自然会认为家长只谈教育,只讲道理,从不说爱。


人们都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与孩子相处也是一样的。


如果你想缩短与孩子的距离,你应该在学习之外找到更多的话题。


大道理谁都会讲,但想要道理被孩子听进去,你需要一段良好的关系作为基础,而在“废话”的分享与回应里,就藏着爱意的连结。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