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08:19发布于北京
在豆瓣上,有这样一条令人深思的短评:
“看到了一种极为理想的教育模式:音乐教人和谐,历史教人铭记,性别教人平等。教室里的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而巴赫曼先生的耐心使得这种交流和成长变为可能。”
这段话精准地概括了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
这部纪录片也是今天我向大家安利的一部绝佳教育片。
这部纪录片好看在哪里?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是玛利亚・施佩特执导的纪录片。
2021 年 3 月 5 日在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映,片长 217 分钟。
目前豆瓣评分高达8.8。
故事发生在德国的一个城市,施塔特阿伦多夫。这是一个有着复杂的排斥和融合外国人历史的城市。
纪录片的主角迪特・巴赫曼,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
他的学生年龄在 12 到 14 岁之间,来自来自德国、土耳其、俄罗斯、保加利亚等 12 个不同的国家,其中有些人还没有完全掌握德语。
在退休之前,巴赫曼先生希望激发这些未来公民对不同工作领域、主题、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好奇心,帮助学生们体会家的感觉。
课堂上,学生们常常探讨一些社会议题,比如家庭分工、性取向、移民、初恋、宗教等。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巴赫曼先生将看似枯燥的知识变成了趣味横生的故事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他的课堂就像是一个微缩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主角。
无论是音乐、历史还是性别相关的话题,都不是简单地被提及,而是像一把把精巧的钥匙,打开了学生们理解世界和自我认知的大门。
这里没有传统教育那种刻板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活力的讨论和交流。
学生们在讨论家庭与社会时展现出的纯真思考,在探讨文化差异时流露的好奇目光,都被镜头一一捕捉。
这让我们意识到,教育本就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让思想自由地飞翔,让情感真挚地流露,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而且,这部纪录片的镜头语言也极为细腻。
从教室墙壁上的装饰到学生们的细微表情,每一个画面都仿佛在诉说着教育的力量。
它让我们看到了学生们从迷茫到自信的成长历程,这种成长不是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而是体现在他们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对不同文化的接纳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上。
它不仅仅是给教育工作者的指南,更是每一个关心教育、关心下一代成长的人都应该观看的佳作。
相信我,一旦你打开这部纪录片,就会被它深深吸引,陷入对教育真谛的深深思考之中。
巴赫曼先生的“魔法课”
在谈“魔法”之前,我们先谈谈“魔法师”,巴赫曼先生。
巴赫曼先生是谁?
他本来是一个学过社会学、辍过学、当过歌手、搞过雕塑……的斜杠青年。
总之,当教师并不是他的理想选择,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才勉强做了这份工作。
就是这样一位看上去很普通,甚至不太靠谱的老师,却在教育的舞台上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成为一众学生们喜欢的良师益友。
巴赫曼先生过往的丰富经历,让他来到毕业班,兼任了德语(相当于语文)、数学及音乐老师。
有一次,在关于家庭分工的讨论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们展现出了鲜明的观点差异。
一个来自中东国家的男孩,讲述了在他的家乡,家庭中男性长辈承担着主要的决策责任,而女性则负责照顾家庭生活。
然而,一位北欧国家的女孩却表示,在她的家里,父母共同分担家务和经济责任,决策也是全家一起商量。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并没有引发争论,反而在巴赫曼先生的引导下,同学们开始理解不同文化下家庭模式的多样性,明白了每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理解和包容,正是教育在文化融合方面的伟大力量体现。
还有在涉及移民话题时,一位俄罗斯裔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家庭移民德国后的经历。
他提到了刚来时在语言不通、文化隔阂下的孤独和迷茫,以及在学校里遭遇的误解。
这时,其他同学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有的说也曾有过类似的陌生感,有的则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尝试融入当地生活的。
巴赫曼先生鼓励大家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帮助新移民适应的方法。
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室里充满了温暖和互助的氛围。
通过这次讨论,这些年轻的心灵不仅对移民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在一个多元化的环境中关心他人,展现出了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成长。
再看关于性取向的讨论,这是一个在传统教育中常常被回避的话题。
但在巴赫曼先生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有一位学生提到他认识的一位同性恋者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同学们认真倾听,没有歧视和嘲笑。
大家开始思考社会应该如何给予每个人平等的尊重和理解,无论他们的性取向如何。
这样的讨论,让学生们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培养了他们尊重个体差异、追求平等的意识。
这些案例只是影片中的冰山一角,却生动地展现了这部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它没有刻意地说教,而是通过真实的课堂场景和学生们的亲身经历,让我们看到教育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发挥作用,塑造出有思想、有情感、有包容心的年轻一代。
通过这则教育寓言 打开养娃格局
观影过程中,会让我们一直不断反思: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不应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需要的教育,是能触动心灵的教育。
像《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中展现的那样,老师与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中,让思想相互碰撞,使学生内心深处对知识、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被唤醒。
这种教育能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时,不只是机械地应对,而是从灵魂深处去思考、去感悟。
我们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
教育应涵盖艺术、体育、品德等多个维度。
例如,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体育教育能塑造健康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品德教育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能够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教育还应该是个性化的。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的观点。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天赋和潜力。
统一模式的教育无法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有的孩子擅长逻辑思维,可能在数学、科学领域有非凡的潜力;有的孩子富有艺术细胞,对绘画、音乐有着独特的感知。
教育要像伯乐发现千里马一样,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为他们量身定制发展路径。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
同时,我们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教育。
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就像巴赫曼先生课堂上来自12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打破文化隔阂,理解不同视角下的世界,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在全球舞台上自信地交流与合作。
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迅速,学生需要有能力辨别信息的真伪,从复杂的现象中分析问题的本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之,这部纪录片让我们明白教育不是局限于知识的填充。
而是像巴赫曼先生那样,用爱、耐心与智慧为孩子构建一个多元包容、启发思维、滋养心灵的成长空间。
助力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担当、能在全球化浪潮中自在前行的独立个体。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