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道歉的父母,赢在哪里?真正爱孩子的家长都懂得坦然道歉

04-28 08:26发布于北京

关注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父母一辈子都在等着孩子的一句谢谢,而孩子却一辈子都在等待父母的一声道歉。”

在父母的角度,他们给了孩子生命,照顾他、教育他一路成人,孩子应当懂得感恩;

而对于孩子,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父母难免会因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言行,给他们造成了伤害,他们希望能够听到父母的一句“对不起”。

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在“道歉”这件事上做得并不好。

即便自己错怪了孩子、伤害了孩子,知道自己不对,却还是拉不下面子,认真跟孩子说声“对不起”。

在这一点上,很多人都有共鸣:

“中国父母的道歉方式是:‘吃饭了’。”
“爸妈是不会道歉的,他们只会突然对你好。”
“爸妈犯了错,道歉是不可能的,他们只会说,还不是为了你好,谁让你自己也有错。”

从来不会道歉的父母,赢了面子,却输了孩子。

道歉是亲子关系的矫正器

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认知发展理论中指出,7-11岁的儿童开始建立道德判断的"他律阶段",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塑造着孩子对是非的认知框架。

当父母矢口否认自己的错误,实际上是在向孩子示范如何用谎言掩盖过失。这种示范效应会让孩子陷入双重标准的困惑:为什么爸爸妈妈可以犯错不认错,我却必须永远正确?

在浙江某小学的跟踪调查中,经常得到父母道歉的孩子,其情绪管理能力要比同龄人高出很多。

这些孩子在遭遇挫折时更倾向于积极解决问题而非逃避,因为他们从父母的示范中习得:犯错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修正。就像一面镜子,父母的道歉行为会映射出孩子未来面对错误时的姿态。

台湾亲子教育专家汪培珽曾记录过一个典型案例:父亲因工作压力迁怒孩子后真诚道歉,孩子不仅原谅了父亲,还主动说:"爸爸,你下次生气前可以先深呼吸三次。"这种超越年龄的成熟应对,正是父母道歉种下的智慧种子。

真诚道歉构建信任金字塔


一个懂得道歉的父母,正在为孩子示范「责任」与「勇气」的具象化表达。

当7岁的童童听到妈妈说“刚才打断你说话是我不对”,他逐渐明白:犯错不可怕,掩饰错误才需要羞愧。这种认知将内化为孩子未来待人处事的准则。

一次真诚的道歉能教会孩子三件事:

1.承认错误需要勇气而非耻辱

2.伤害他人后需要承担责任

3.关系的裂痕可以通过真诚修复

广州某重点中学的调研显示,愿意道歉的父母,其子女在遇到校园欺凌、早恋等问题时,主动寻求父母帮助的概率要比其他家庭高很多。这种信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一次次"对不起—没关系"的循环累积起来的。就像银行账户,每次真诚道歉都是在存入情感货币。

心理治疗师发现,青春期叛逆的本质往往是信任崩塌的产物。那些在童年期积累足够情感存款的青少年,即使经历叛逆期,也会保持与父母的情感连接通道畅通。这种通道,往往始于父母放下身段说"我错了"的勇气。

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向孩子道歉会损伤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打破了自己想维持的“完美父母”的形象。

其实,孩子从来都不需要一个高高在上、永远正确的父母,这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作为父母,有做不到的事情,也会犯错,这样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更加真实、更有亲和力和参考价值。

不仅不会削弱作为父母的权威,反而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勇于认错、敢于担当的好榜样,这才是真正的言传身教。

勇于向孩子道歉的父母,是懂得反思的父母,更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好的道歉,需要方法


1. 及时性原则
错误发生后24小时内的道歉效率最高。

不必等待“完美时机”,蹲下与孩子平视,用简单的语言开始:“妈妈想和你谈谈刚才的事。”研究表明,延迟道歉的效果会随每小时递减。

2. 具体化表达
避免模糊的“是我不对”,而要说:“我不该在你分享学校趣事时看手机。”具体描述错误行为,能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的诚意。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跟踪研究显示,包含具体改进方案的道歉,其效果持续时间是简单道歉的4倍。

比如"爸爸承诺每周三放下手机陪你打球",比泛泛的"以后改"更有约束力。这种具象化的承诺,就像在亲子间架起可验证的信用桥梁。

3. 共情式语言
“刚才吼你的时候,你一定很害怕吧?”这样的句式激活孩子的镜像神经元,让他们产生被理解的温暖。

记住要留出沉默空间,等待孩子点头或回应,这是情感连接的关键时刻。

4. 建设性收尾
在道歉后加一句:“下次我会先深呼吸再说话,你愿意提醒我吗?”这种开放性结尾将错误转化为成长契机。

"妈妈刚才吼你是错误的,我为伤害你的感受道歉,我们可以一起想个更好的解决方法吗?"这种结构化表达,将情绪转化为建设性对话。

知名心理学家Harriet Lerner在《道歉的艺术》中指出:真正的道歉从不要求对方原谅。当我们对孩子说"对不起"时,本质是在说:"我在乎你的感受超过在乎自己的面子。"

教育不是塑造完人的艺术,而是直面缺陷的修行。

当父母学会把“对不起”说出口,他们不仅修复了裂痕,更在子女心中种下了最珍贵的人生疫苗——那个终将伴随孩子穿越风雨的信念:真正的强大,是敢于直面自己的不完美。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