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5
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冬天和春天,在温暖逐渐靠近的时候,我们迫切想要和大家分享来自华顿毕业生们的喜悦。每当申请季来临时,必然是纠结、紧张、徘徊的,今天我们采访的主人公是被四所大学录取的冯佳羽同学,来听听她的故事:
遵从内心去选择专业
▲photograph by 冯佳羽 Melody
我一共申请了四所国外大学,我一直对媒体和影像方面很感兴趣,这是我的兴趣爱好,所以会申请这方面的专业。
我认为,能不能对于一个事物产生学习的热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你是否足够热爱,能有一定基础的相关知识就更好啦!我最终决定选择入读的是瑞尔森大学的电影研究专业。在专业上,Ryerson的电影专业在加拿大是家喻户晓的,在全球影响力也颇远。
我之所以没有选择多伦多大学还有一个最主要的理由是:我希望我可以在未来四年里,能在一个我真正热爱的领域去学习探索。
申请之路的趣事
▲Film by 冯佳羽 Melody
我在十二年级第一学期媒体课上认识了一个越南同学,我们申请了两所一样的学校,一样的专业,所以我们的作品集的要求都是一样的。我们当时在媒体课上是组员,并且一起制作了一部微电影,当我们知道了我们申请了同样的专业以后十分错愕,担心如果提交了同样的作品会给申请带来负面的影响。讨论过之后,我决定用那部影片申请约克大学,他用来申请瑞尔森大学。
今年瑞尔森大学和往年的申请要求一样,是要做一部命题影片,于是我就在相机的记忆卡里面找拍过的零零碎碎的片段,用了一个晚上把他们剪成了一个短视频。这整个过程还是挺有趣的。
我的专业完全取决于我的兴趣爱好。在十二年级之前,我对于专业的大方向一直都是传媒这一方面。我发现当我在剪辑影片的时候,我会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我可以十几个小时坐在电脑前对着一个可能时长只有一分钟的program反复推敲。
从而我很肯定的知道我会对这件事一直充满热情,并且我希望在毕业之后我可以从事一份我自己喜欢的职业,所以当我在申请大学的时候我主要关注的是专业,而不是学校。这也就是我选择瑞尔森大学的关键原因。
我的内心告诉我,你要在自己喜欢的领域继续钻研刻苦学习。
从华顿走向世界
▲photograph by 冯佳羽 Melody
我在中考前的一个月决定要去国际学校。当时参加了华顿外国语学校的开放日,上了demo课,和我原本认知里的课堂不太一样,氛围更轻松,获取到的知识含量更多。
我当时在公立初中的时候成绩在年级偏中上,加上我有乐器的特长加分,如果参加中考是可以考到还不错的高中的。
我当时的考量是我认为自己不适合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下学习,例如我对于初中的物理化学学科悟性很差,身边的同学可以在一节课上掌握的知识我有可能在课外补习后还是没有办法灵活运用。在体制内的学校像这一类的问题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因为我们没有选择学科的自由。
从我过往的学习经验来看,我是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反而在华顿国际部,我开始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这主要是因为意识形态的转变。我从原本对未来很迷惘,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学习,到逐渐清晰自己真正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我懂得了持续的输入知识的必要。
不随波逐流,亦不停止思考
在华顿国际部学习的时候,我是学生会的副会长,拿过校内外的大大小小的奖项。近期收到了申请的四所大学的offer,将来会在大学学习电影研究和制作。我喜欢音乐,摄影,诗,电影,这些都有属于它们各自的表达方式。华顿的老师在思想启蒙方面帮助了我很多,我很庆幸我们在文学课上读过鲁迅的《狂人日记》,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巴金的《家》,古华的《芙蓉镇》…… 我知道了什么是反思,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初心,什么是热爱。
同样还是疫情带给我了反思:渺小的我们能做什么?不停止思考,不随波逐流,有独立的思想体系,还要对世界充满希望。这也是我在未来想要成为的样子。
亲爱的学弟学妹:
关于学校
About Us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