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教育观察:教师应把论文写在“课堂”和“讲台”上

2021-03-08

关注


教育观察:教师应把论文写在“课堂”和“讲台”上

王营

曾经因为发表论文少、资历浅等原因,制约乡村教师评职称的老大难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前不久,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出台深化乡村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措施,侧重工作业绩、淡化外在要求,并给予适度政策倾斜,助力镇江乡村教师成长。

“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主要要把论文写在课堂和讲台上。”镇江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姜成林表示,乡村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放宽教科研,论文不再作硬性要求,淡化了校级以上公开教学、县级以上获奖、论文发表、课题研究等指标。乡村教师教科研工作要求中对发表的论文只作参考条件,不作硬性要求。

我为镇江市这一举措点“赞”!作为一名教师,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理应把主要精力放到“课堂”和“讲台”上来,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舍此而化大力气追求一些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的写论文、发论文、课题研究之类的事情上,实则是本末倒置,或者说是不务正业。

事实证明,凡是管理不好学生,且教学工作一塌糊涂的老师,无论他发表、获奖的论文多么多,课题研究层次多么高,也不能说他是一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反之,如果一名教师只会写论文,不会当班主任,且教学水平一般,那么即使这样的教师评上高级职称也不会让人心服口服。

说到这里,我想对长期以来流传甚广的“教师是研究者”的提法作一番理性的思考。因为把教师当成了研究者,所以很多地方在教师评定职称时,把获奖、发表多少论文,承担那级教改实验课题当成了一项硬指标。如果某位教师缺乏这些项目,无论课讲得多么好,教学成绩多么突出,也往往被拒之门外。由此导致基层学校部分教师急功近利,不安心于本职工作,把主要精力用于写论文、发论文、搞课题研究上,结果论文发了不少,高级职称也评上了,教育质量却依然如故。相反,那些踏踏实实搞教学,教学质量一直遥遥领先的教师却一再失去晋级的机会,有的已到退休年龄,还只是一个中级职称。

我不反对教师搞研究,但要分清“主业”和“副业”的关系,弄清教师的研究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研究。诚然,当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唯其如此,才能创造性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师职责所赋予的神圣使命。但是,“研究”并不等于把大量时间用于写论文、发论文上,思考是研究,分析是研究,运用思考和分析的结果解决现实问题也是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有时候不可能写成文章,但在许多优秀教师的心中却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经验,他们虽然很少发表论文,也没有多么高深的理论,却能在教学中驾轻就熟,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难道他们就不是“研究者”?

由此可见,“教师是研究者”提法是对教师职业的刻意拔高,倒不如改成“教师是教育行动研究者”的说法更为恰切,因为教师的研究不同于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写论文而写论文。

但是,我不否认一线教师通过写论文、搞课题研究成为“教育专家”的可能,相反我真心地希望一线教师中有更多的教育专家涌现出来。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专家”,应该首先站得住“讲台”,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并且上得了“课堂”,在本学科教学领域成绩优异,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总结、研究,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思想理论体系,并经过实践检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就像魏书生老师那样,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经过长期的锤炼,最终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

本文选自于作者新浪博客(已关联)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