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教育随笔:“连坐式”思维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1-03-09

关注


教育随笔:“连坐式”思维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王营


考试不需老师监考,如果一人作弊,全班的成绩都要作废,这样的反作弊考试办法,上学期就发生在某高职学院。学生自愿写下不作弊承诺书,自觉上交手机等设备,三场考试下来,没发现一人作弊。不过,这种“强势”反作弊行为也引来外界不同的声音。有人质疑作秀,也有人担心类似“连坐”的承诺会有失公平。

本来,无人监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学生诚信考试的做法也值得肯定和鼓励,但对于“一人作弊全班成绩作废”的承诺,笔者不敢苟同,因为学生个体作弊,理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与其他未作弊的同学无关,其他无关同学也不应该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显然,这种“连坐式”的承诺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有失教育公平。

可惜的是,我们的教育部门和教师却习惯于用这种“连坐式”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教育问题。学校发生安全事故,校长、分管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要承担连带责任,甚至计划生育、党建、教学质量提升等学校各项工作,都可以用这种“连坐式”的思维方式进行安排和布署。

教育随笔:“连坐式”思维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更为奇葩的是,前段时间,南都记者接到某中心小学多位家长反映,他们近期发现孩子经常被老师罚抄课文,少则一两遍,多则六七遍,有时甚至抄到晚上十点多还没有抄完。让家长们不满的是,这样的罚抄课文是“连坐式”的。有家长反映说“我的孩子学习成绩还是可以的,可与调皮的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分到一组了,结果遭到了连坐式罚抄课文。”

难道“连坐式”的思维真是解决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连坐制”到底是一种什么制度。

据史书记载,“连坐制”是一种一人犯罪,与其有一定关系的人也受牵连而被认为有罪的制度。这一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首开“连坐制”先河,内容包括: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男劳力以上的都必须分居,独立编户,同时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这种严苛的法律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国家直接控制了全国的劳动力,保证了赋税收入,统一后的秦国将这一政策推广至全国,此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

“连坐制”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制度,常常一人犯罪,株连九族。清朝康熙年间文字狱 “明史案”中《明史》一书的作者庄廷龙已死,仍开棺戮尸,其兄弟子侄及刊刻书稿者、《明史》读者、保存者,事先未察觉的地方官员共七十余人一律处死,受株连被发谴充军流放者达七百余人。可见,“连坐制”是一种一人犯罪、祸及邻里、人人自危的制度,因其反人性,不利于社会安定,清庭在1905年正式宣布废除。

教育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和智慧成长,以“连坐式”的思维方式来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初可能会带来一些效果,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步意识到这种制度不但与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相违背,而且会戕害人的心灵,造就一些以揭短、告密为能事的精神侏儒。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一人犯罪,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与其他人无关,这是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当下,学校理应发挥制度、规章的约束功能,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诚信意识,而不是重拾“连坐制”这一腐朽制度。

本文选自于作者新浪博客(已关联)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