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天宮空間站工作的三位中國航天員上週五與香港青少年展開了一場「天地對話」。而漢鼎書院也有幸得到中聯辦教科部的邀請,參與其中,感受祖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
當日,近300名香港青年學生、科技工作者、教師等參與了「時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話天宮——中國空間站系統建設座談會,與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進行實時「天地對話」。代表漢鼎書院出席活動的九年級學生Ryan和馮老師便在活動結束後,迫不及待地分享了他們的感受。
酷愛STEM學科的Ryan當時得知自己將作為漢鼎書院的代表參加活動時,驚喜萬分。「好開心能在現場和航天員實時對話,感覺夢想成了真!」Ryan笑言自己小時候經常一到週末就泡在科學館裡,後來長大了也讀了很多和太空、科技相關的書。活動前,他還特意找了一些和國家航天發展有關的資料了解了一番。而對航天員日常生活好奇萬分的他,更是想了一些問題希望能在現場提問。
儘管沒能得到現場提問的機會,但是對於Ryan來說,整場活動依舊令他印象深刻。連線成功時全場歡呼鼓掌,航天員在失重情況下隨意漂浮,他們的「星際豪宅」其實沒有想像中大但卻細節滿滿,航天員在飲用「功夫茶」時一口吞掉了球形水珠,在座學生親切地稱航天員為「叔叔」……而最令他記憶猶新的,當屬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女士在座談會上提到航天員的訓練方案。「我從來沒想過航天員也要進行海上救援、沙漠求生的訓練,而且他們訓練的課目還涉及到醫學、生理、心理,還有科學理論和工程技術這麼多方面。」
這次難得的機會,不僅讓Ryan明白了航天員、航天科技並非遙不可及,還提升了他對太空、航天方面的興趣。「雖然參加完活動後我更加努力地健身,但這似乎暫時還不能幫我成為宇航員哈哈。不過,如果能成為一名研究火箭和宇宙飛船的工程師,那也相當不錯啊!」Ryan說道。
一同出席的馮老師同樣盛讚此次活動。「我看到了一群人共同付出、努力的成果。不單是那些航天員在困難的環境中堅持訓練,還有地面上的科學家不停鑽研,技術員仔細檢查、施工,以及所有支持科學發展的人——大家各司其職,互相合作,這樣才做得成這次的創舉!」
馮老師感言參與完這次活動,她對香港未來的創新科技發展越來越有信心。「香港不是只有金融和房地產,創新科技也會成為香港未來產業鏈的一部分。」她解釋道,「香港有扎實的科研基礎、國際視野、充足的資金。而我們教育者可以做的是培養學生的興趣。有興趣他們就會願意多學、多鑽研,甚至之後從事STEM方面的工作與研究。」
她表示,作為一位STEM學科老師,會將這次活動和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等內容融入到漢鼎科學課堂上,激發學生對於太空、創新科技的興趣與探索慾。
她以香港理工大學研發了「落火狀態監視相機」參與國家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為例,表示航天科技其實並未脫離生活,它跟STEM有很多交集。比如在STEM課上,孩子們可以探究植物的向性在宇宙中的改變,或是涉及物理知識的行星運行的軌道、無重力狀態、工程力學等。
馮老師續言,和培養航天員和科學家一樣,培養學生的STEM技能和態度也是需要慢慢建立起來,雖然不是馬上看到成果,可是長遠來講對學生的發展很重要。比如做STEM模型時要精準,一個細節的不完美很可能導致整個作品的效果都出現偏差,這跟對航天技術的要求是一樣的。再比如STEM課上,老師有時會要求學生用有限的材料去創作,訓練學生的解難能力,而航天員和科學家同樣需要克服種種困難和挑戰。
據瞭解,漢鼎書院今年的STEM課程部加入了好幾位教學教研經驗豐富的老師,他們對物理、化學、數學、編程都頗有研究。伴隨著他們的加入,相信漢鼎STEM課程將會更專業、內容將更豐富。我們也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航天員遨遊星際,探索宇宙奧秘,說不定這其中,就有咱們漢鼎學子呢!
宣講會
攻略
漢鼎書院的線上宣講會等著您!如果您對漢鼎書院獨樹一幟的課程特色、雄厚的師資團隊和暖心的師生互動充滿好奇,就快來參加每逢週三的宣講會吧!
時間
9月15日 14:00
9月29日 09:00
對象
有意了解或入讀漢鼎書院1至13任意年級的家長或學生
內容
學校簡介、課程介紹、教材介紹、師資介紹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每天限50个名额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