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围绕着桌子上散落的各种谷物,仔细地研究,对照资料,尝试对常见的谷物使用创新性的分类方法。
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他们,比如徒手“捏”世界五大地形图,辩论,甚至动手培育植物。
老师们会以历史为主线,将历史、地理、政治、文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知识内容与研究方法充分融合,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主题学习。
本期新侨课堂实录,我们一起走进中学七年级的综合人文课堂。
“早期人类文明的动植物驯化”,是七年级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综合人文课程学习的第一个单元。
“动植物驯化非常关键,它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大门。只有对动植物驯化,人类才能够定居在一个地方,不需要到处迁徙,才会有文化的发展。”
老师们通过对比,从重大事件中提炼主题,再由主题拓展成课堂教学活动,并结合生活中热门内容切入,这样的思路几乎贯穿了整个综合人文课程。
在正式开展这一单元的教学前,Ms Miranda提前带领学生们进行了地理知识的学习。
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与地理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只有在了解基本的地理知识,学生才能去从更宏观的角度,深入分析和探索。
“从这两张地图,大家能够看出什么?”Ms. Miranda为学生们展示了两张50年代广州市马路图及交通图。
△学生在认真地研究广州老地图
通过交通线网的分布,学生们发现并讨论起广州这座城市的面貌变化。
“越靠近江边,房屋越密集,马路越多。”
“二沙岛原来的名字居然叫二沙头呀。”
“地图上还有商家打广告的。”
......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习了地图的相关知识,包括图例、方向、比例尺、等高线等,了解了一些广州城市历史,还初步接触了世界的五大地形,尝试结合地形来分析城市的发展趋势。
△Ms. Miranda制作的中国早期人类遗址分布图
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理论有更加深刻、真实的感知,Ms. Miranda还会鼓励学生建模,边动手边构建空间想象力。他们慢慢地学会应用地理概念和方法,研究自然及人文现象。
△学生制作的立体地形图
新侨的综合人文课程在纵向考虑历史脉络的同时,还会横向帮助学生建立和全球之间的联系。
在这个单元,Ms Miranda在“原有的中国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中国农业起源”等知识的基础上,横向加入了世界其他早期人类文明的知识点。
他们先是学习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相关知识。比如,学生们会对新石器时代的石头进行分析:现在能看到的这些石头,在当年是如何被使用的?
他们阅读古代的壁画,研究甲骨文对应的文字,观看古代青铜器纹样,从文物遗迹去了解古代人们对动植物驯化的程度。
△课上,学生们需要阅读各种资料
△借助“甲骨文连连看”的游戏,Ms. Miranda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Ms. Miranda还向学生们发起了一个谷物分类挑战,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五谷文化。每组随机分到4-5种谷物,它们很常见,大家也并不陌生:小米、糯米、红米、玉米、红豆.....
学生需要辨认谷物,了解每一种谷物背后的来源,对这些谷物进行分类,并阐述理由。
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分类方式。“这里要求学生学会观察,找到谷物之间的共同联系,所锻炼的其实是他们抽象概括能力和解释事物的能力。”
有的小组以形态作为分类的标准,比如把米粒状和椭圆状的谷物区别开来,有的考虑到热量,把谷物分成高热量和低热量两种,还有的从产地等不同角度去分析。
在此基础上,他们继续了解世界其他地区早期文明对动物和植物的驯化过程,通过比较和中华文明在驯化动植物物种方面的选择,思考得出其共同性与不同之处。
学生们按照大洲分组,学习和调查了世界上其他常见的动植物的驯化过程,并制作了全球版的驯化动植物分布地图。
比如,这组同学就将甲骨文和动植物结合在一起。在当时,人们已经驯化了猪、鸡、鸭、马等等动物,所以留下了甲骨文的文字记录;像土豆、玉米,是16世纪传入中国的,则是没有对应的甲骨文。
在新侨的课堂上,学生一直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内化所学的知识,输出自己的观点。
在完成了“早期人类文明的动植物驯化”的学习后,班上就开展了一场关于“Are people benefit more from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or less?(人们从农业革命中受益更多还是更少)”的辩论。
正方的学生说:农业革命增加了粮食供应,养活更多的人口,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反方的学生说: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往往涉及大量的水资源和土地使用,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和耗竭,破坏了环境。农业革命也导致传统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画廊漫步学习法:课室里设有白板,一有想法,学生们可以随手记录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更重要的是,在所学的知识上有了深入的思考。
在本单元的尾声,学生们选择了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种植,Ms. Miranda邀请来生物老师为大家讲解植物的构造、种植的要点。
模拟当时人们驯化农作物,他们轮流浇水、施肥、养护,记录下每天的情况,体会当时“靠天吃饭”的人们耕作的心情。
△种植记录中,不仅有每天的记录,还有植物的产地、特性、别名等等
学生们发现,原来把植物养好并不容易,感受到古代人们在驯化动植物过程中的坚持,从此也更加懂得珍惜粮食。
世界上,所有的信息并不是单一存在的,我们希望,通过综合人文的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拥有对世界的感知力和抽象思考能力,以更加开放、多元的心态看待不同的事物。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