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08:23发布于广东
10月1日,祖国母亲的75岁生日,清澜山5组家庭带着8位孩子,默默地在学校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了一件大好事,来庆祝祖国的生日!
#01
无人认领的校服已达存放上限,
招募志愿者前来清洗整理
李文平校长提出今年的年度关键词“凝合”,凝聚力量,融合共生。家委会主席陈斌先生积极响应,促进家校凝合。上学期得知学校的仓库内有数十箱无人认领的校服后,陈斌先生就冒出了一个想法。
“当时我就想着能不能做一个‘校服绿色循环活动’,将这批校服清洗干净,让衣物循环利用起来。”想法是好的,可惜“天公不作美”,今年上半年东莞的天气反复无常,下了好几个月雨,于是这个事便暂时放在陈斌先生的to do list中了。
这个国庆假期,陈斌先生决定将这项放在心中“待完成”的活动提上日程。与李文平校长进行沟通后,李校长对此大力支持,“这个活动特别好,这些衣物清洗后可以做到一个流转,绿色循环,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利用起来,这样的活动,不但彰显了清澜山孩子为社区奉献的志愿精神,还体现了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9月29日,陈斌先生在家委群内发布了招募令,邀请家长及学生志愿者前来参与“校服绿色循环活动”。假期期间,真的有家庭愿意来学校参与清洗衣物吗?
同学和家长用实际行动打消了陈斌先生的顾虑。
4组家庭陆续在群内接龙,2年级的黄恩泽Leo Huang同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之前手臂摔伤骨折,他打着石膏来参与本次活动,全程帮了不少忙。
8年级的付子墨Zimo Fu和4年级的吕梓涵Amy Lv同学是一对姐妹,她们平时在家也很乐于帮忙分担家务,这次妈妈为她们报了名齐上阵。
还有3年级的聂德勋Erik Nie同学、6年级的刘熠铭Simson Liu同学,也都来到了学校参与这项有意义的活动。
陈斌先生带着自己的三个孩子,8年级的陈希芠Chloe Chen,幼儿园K班的陈希媛Zoe Chen、陈希玥Kelly Chen同学,一同参与其中,增加团队战斗力。
就这样,5组家庭,8位清澜学生利用自己的假期,在10月1日,带着自己的劳动使命,回到了清澜,成为了不怕脏不怕苦的“清洁工”。
#02
分类、清洗、晾晒、折叠、整理,
数百件无人认领的校服被完美收拾
早上8:30,8位志愿者学生们来到学校忙碌起来。物业师傅将仓库内堆放的10余箱校服搬出来,打开纸箱后,一股霉味和灰尘扑面而来。大人们都戴着口罩和手套操作,没想到孩子们反而毫不畏惧,徒手就开始行动了。
首先,大家根据校服的颜色深浅和款式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接着,11台洗衣机同时作业,连续洗了三轮,将数百件的衣物全部清洁完毕,每一件校服都经过了仔细的清洗与消毒,确保它们干净卫生。
吕梓涵同学一开始面部发痒,出现了一些过敏症状。后来情况有所好转,又主动回来帮忙,晾晒衣服、叠衣服,一直忙活到下午。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家长志愿者还是学生志愿者都积极参与,大家分工合作,有人进行衣物分类,有人将分类好的衣物放置在洗衣机内清洗,有人将洗好的衣物搬运晾晒,有人将晾晒好的衣物折叠整理,最终大家一起高效完成了从清洗到打包的每一个步骤。
看着数百件校服焕然一新,这些校服被挂在校园里晾晒时,阳光下的它们随风轻轻摇曳,如同一片片色彩斑斓的旗帜,在空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为清澜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仿佛都被这份成就所冲淡,每位志愿者的心中都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
原本计划需要两天才能完成的任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仅仅用了一天就圆满结束了。每个参与者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展现出了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一面。
陈斌先生说,衣物清洗的工作已经完成,后续还有分发的工作要进行,让这批衣物发挥最大的价值,做到低碳生活,绿色环保。
#03
一场发生在校园内的劳动教育
阳光明媚的一个节假日,一群志愿者为清澜校服而来,成为一场发生在清澜校园内的劳动教育。
经过了这个充实又忙碌的一天,参与活动的每一个清澜孩子必定会对生活有更加细腻的感悟,对肩负的责任感有更加坚定的认识。
他们不仅体会到清洁工作的辛苦,还明白了日常要爱惜个人物品,也展现了清澜学生八大核心素养中“正直担当”的一面。
劳动教育是清澜山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生活技能和品德培养的关键。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劳动的价值,从而培养责任感、自律性和创造力。
清澜山学校组织一系列劳动教育活动,鼓励学生“以劳树德,以劳增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整理书包、打扫教室,还通过参与义工活动,如整理图书和收集遗失物品,培养了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看似简单的劳动活动,实际上是对学生品德的深度熏陶。它们教会孩子们持之以恒,学会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通过劳动,孩子们学会了尊重每一份劳动成果,理解到每一份成就背后的辛勤付出。
李文平校长曾说:“现在的孩子生活很幸福,衣食无忧,所有的一切基本都能得到满足,少了更多的渴望和期待。家长应该带孩子走出去,让孩子去服务他人和社会,从奉献、给予和帮助他人中找到对社会的价值,找到个人的价值和幸福所在。”
这群可爱的清澜志愿者,他们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用自己的劳动建设清澜社区,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清澜学子应该有的模样,向这些志愿者们表达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的默默付出,清澜社区为你们骄傲!”
滑动查看更多
文字 Writing|Amy Gong
图片 Photos|All Volunteers
编辑 Editing|Amy Gong
审核 Auditing|Jade Liu, Aui Zhao, Wenping Li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