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08:30发布于江苏
|Walton School|
全世界每年有十分之一的人因食用受到污染的食物而患病;有200多种疾病是因食用受到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5岁以下儿童占到食源性疾病负担的40%……不论身在何处,如果不采用食品安全做法,就有造成自己或他人生病的风险。
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为“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倡导食品消费“尚俭”新风尚,重温食品安全要点吧。
01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危害。
02 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
按致病因子来划分,可分为化学性、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有毒动物性、有毒植物性等因素。
化学性因素
摄入被某种化学物污染或在加工、制作、存储过程中产生或误用某种化学物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例如食用含有亚硝酸盐、钡盐、农药残留或兽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含有禁用药物及非食用物质的食品(如三聚氰胺)。
细菌性因素
摄入被致病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等,这些病原菌引起的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10月份最为多见,发病率高而病死率较低。
真菌性因素
摄入有毒蘑菇或被某种真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如食用有毒蘑菇、发霉的花生、发霉的玉米等。
寄生虫性因素
摄入被寄生虫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见有鱼源性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肉源性(绦虫病)、螺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等。
有毒动物性因素
摄入含有天然毒性成分的动物性食品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如河豚毒素、有毒贝类等)。
有毒植物性因素
摄入含有天然毒性成分的植物性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乌头类、未煮熟的菜豆、发芽马铃薯等)。
03 如何正确选购食品
看包装
产品包装严密无损、商标内容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清晰可见。
看色泽
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若其颜色过于鲜艳,失之自然,就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所致,不要购买和使用。
闻香味
产品香应与品名相符,应香气柔和,无刺鼻,若有异味,则表明已变质。
品滋味
产品滋味应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酒精饮料除外)。
04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保持卫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要洗手,洗干净、煮熟了的食物才能食用。
用餐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滋生。
定期清洁消毒厨房各项工具、器具及更换抹布,保持厨房空气流通,避免它成为滋养细菌的温床,“偷”走我们的健康。
生熟分开
食物要生熟分开,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也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食物要彻底煮熟
烹调要煮熟、烧透,因为正确的烹调方法和适当的温度,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温度达到70℃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记得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哦!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冰箱不是保险箱”,无论是冷藏,还是冷冻,食物都不要存放过久。时间一长或包装破损易造成交叉污染或食物腐败变质,失去最佳食用价值。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
使用安全的水和新鲜清洁健康的食物,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不食用不易辨识的蘑菇和其他野生植物,预防食源性疾病。
05 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就医
如吃完食物,感觉肚子痛、恶心、呕吐或者全身乏力,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有些食源性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紊乱、肝肾损伤,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要尽快就医,并尽可能保留剩余食物样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溯源。
食品安全记心间
健康幸福每一天
让我们共同守护
“舌尖上的安全”
让每一份食物都成为
滋养生命的礼物
而不是危害健康的隐患!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